换个身份再战冬奥,28岁的周洋拼了

换个身份再战冬奥,28岁的周洋拼了

站在新落成的二七速滑馆冰面上,28岁的周洋说自己还是个新人。作为一个手握3枚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的老运动员说,在运动生涯末期决定转项对周洋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2022是我的希望,希望在自己国家参加一次奥运会。毕竟年龄也不小了,还是希望能再突破一下自己。”如果能站在北京冬奥会的冰面上,周洋也将迎来自己的第4次冬奥会之旅。

转型·四朵金花只有周洋还在坚持

2018年4月,平昌冬奥会结束后两个多月,短道速滑国家队公布了新一期国家集训队名单,3枚冬奥会金牌得主周洋被分在第三组。

这是短道队首创分组训练模式,周洋所在的第三组是“跨项组”,除了短道速滑,还将兼顾速度滑冰,这是她第一次与速度滑冰联系在一起。

“我在短道上滑得快,但在速滑上其实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期待有好的发展。”最早谈起跨项,周洋说这只是短道职业生涯末期的一种尝试。

换个身份再战冬奥,28岁的周洋拼了

3枚冬奥会短道金牌得主周洋转项速度滑冰。

如周洋所说,一切都是未知的。去年大半年时间,周洋大部分时间都在调整,跨项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直到今年2月,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下发了《关于组织短道速滑运动员参加试训的通知》,周洋的名字才彻底跟速度滑冰联系在一起,她成了王濛为主教练的跨界跨项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一员。昔日并肩战斗的队友,如今各自换了身份后又成为师徒。

这之后,周洋随这支速滑队前往海南和加拿大训练,彻底从一名短道速滑队员转型为速度滑冰队员。今年5月,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短大队)成立,28岁的周洋被分在了速度滑冰国家队攀登集体组。被问及攀登组是否就是最好的队伍时,周洋不好意思笑了笑,“差不多。”

这支规模庞大的短大队,周洋并不陌生。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队拿下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当时的4名队员是王濛、周洋、张会和孙琳琳。如今,王濛是短大队教练组组长,孙琳琳是执行领队,张会是短道女子中方教练。

9年后,这4人又聚在了一起,熟悉的环境也让周洋更快融入到了新的队伍中去。采访时,周洋会不自觉地说“我们大道队员”怎样怎样。

从温哥华到北京,“四朵金花”中只有年纪最小的周洋还在坚持,“她们有时也挺羡慕我的,只有我还在滑。”

兵法·平常心面对大道首个赛季

10月11日晚上,周洋出现在新落成的二七速滑馆冰面上。之前,周洋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参加过测试赛,本次速度滑冰队“直通赛”算是她的首场正式比赛。

周洋的第一个项目是1500米,这个距离对她来说非常熟悉,要知道她可是冬奥会历史上首个女子1500米卫冕的选手。尽管都是1500米,但不同的项目给周洋的感触也是不一样,“这两个唯一相同的是距离一样,但又有着很大不同。短道是跟人比,速滑就是跟时间比,跟自己比。”

最终,周洋1500米的成绩是2分06秒49,排在20名参赛选手中的第11位,离世界杯平原达标还有4秒的差距,“对自己来说,(这个成绩)还不错了。但跟大家比,还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转天1000米比赛,周洋第一枪抢跑,第2枪又因为下蹲动作太慢被直接罚下。其实之前在卡尔加里高原测试赛时,周洋的1000米成绩已达到世界杯参赛标准,原本可以不参加本次直通赛,但她不想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意外被罚下让周洋很郁闷,坐在场边直抹眼泪。

换个身份再战冬奥,28岁的周洋拼了

周洋参加团体追逐比赛。

“下场后周洋一直在埋怨自己,她知道站在冰场上的意义是什么。”王濛说作为一名从短道转到大道的选手,周洋很珍惜每一次比赛,“她希望给大家展示出的是带领大家一起向前的精神。”随后的集体出发,王濛一直在场边给昔日队友加油,周洋也在最后3圈发力第一个冲过终点。

对周洋来说,意外被罚下也算提了个醒,她对大道的适应还需要时间。用周洋自己的话来说,“每一天的训练都是挑战。”

在短道,周洋的技术无可挑剔,现在她想把一些短道的一些弯道优势带到速滑上去,“在短道时我们很少滑直线,有时候错几步就成。但转到速滑后就要经常滑直线了,我们吃亏不少。速滑的直线有100多米,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然,对自己转大道的第一个赛季,周洋称并没有太多期待,“毕竟刚改速滑,希望这一年我能用平常心对待比赛。在比赛中如果成绩不好,或者状态有起伏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很从容地去面对。”

心愿·2022冬奥会成最高目标

平昌冬奥会之后,外界都在猜测周洋是否会就此退役,但她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她最大的寄托。

“当时转速滑的目的就是能站在2022年冬奥会的赛场上,因为在自己家门口参加奥运会很不容易,毕竟自己年龄也不是很小了。”周洋说还想再突破一下自己,“2022是我的希望。希望在自己国家参加一次奥运会。”

速度滑冰直通赛首个比赛日,许宏志等短道队现役队员也跨项来参加比赛,周洋给他们详解了起跑等速滑技术,俨然是一名速滑老队员。转项小半年,周洋适应地很快。

谈到短道转大道的优势,周洋笑着说自己“能拼”,不过再能拼也是要循序渐进。“自己心中有一个目标,每一天都是全力以赴。2022是最高目标,现在自己还是有阶段性目标。每一次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再上到2022。”周洋说练大道的最大的乐趣就是每一次都在挑战自己,每一次都比自己上一次好一点。

现阶段,周洋还在完善自己的各项技术,她要要提高的还有很多,“这次直通赛算是我第3次参加1500米比赛,每个环节都在摸索,包括每一圈的体能分配,前300米,还有冲刺等等,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滑法,都有待完善。”

如今的短大队,“跨项”是个高频词语,大道队中也有很多队员之前都是练短道的。用王濛的话来说,“现在大道全能组基本都在练短道,直到比赛前再转回大道。”

换个身份再战冬奥,28岁的周洋拼了

周洋参加集体出发比赛。

从短道转大道,周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短大队教练组组长王濛表示在国际上,短道和速滑其实是一家,很多运动员都是跨项联系。例如中国第一个速度滑冰冬奥会冠军张虹,此前就是一名专业的短道速滑队员。

在国际上,也有很多短道转大道并取得好成绩的案例。以去年的平昌冬奥会为例,7位韩国运动员获得了7枚大道速滑奖牌,这其中4人均曾有过短道速滑国家队经历,分别是Cha Min-kyu(男子500米银牌,2011年转项)、Cha Min-kyu(男子团体追逐银牌和1500米铜牌,2016年之前一直兼项短道和大道)、Lee Seung-hoon(集体出发金牌和团体追逐银牌,2009年转项)、Kim Bo-reum(女子集体出发银牌,2010年转项)。

图/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

换个身份再战冬奥,28岁的周洋拼了

欢迎朋友圈分享

——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