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提到二戰軍隊中的流行歌曲,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莉莉瑪蓮》。它同時被德軍和盟軍傳唱,撫慰了無數戰場上受傷的心靈。


但少有人談及的是,另一首借用了莉莉瑪蓮曲調改編的《D-Day逃兵》,自1944年末開始在意大利的盟軍中廣為流傳。這首歌比莉莉瑪蓮更有深意,通篇反諷和自嘲的歌詞,流露出戰士們說不出的苦澀,這種感受大概只有瞭解意大利戰場的人才能有所體會吧。


▍有苦說不出的D-Day逃兵


D-day逃兵這個詞源於人們對意大利戰場的誤解——在意大利的士兵逃開了真正的戰鬥(指諾曼底戰役,D-day就是諾曼底登陸日),相比歐洲西線的殘酷,他們的日子輕鬆了許多,對戰事貢獻不大,這首歌乾脆接過了這個罵名。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歌曲一上來就自嘲說:我們就是D-Day 的逃兵,躲在意大利,永遠有美酒,天天是狂歡


逃兵的說法顯然不公平。實際上,盟軍士兵在意大利戰場戰鬥了兩年之久。


突尼斯戰役結束後,美英對於意大利戰役分歧嚴重。美軍希望儘早在法國登陸,而英國人要考慮在地中海、蘇伊士運河、中東和遠東的全盤利益,要保障通往印度的航道,他們的地中海戰略中,奪取意大利至為重要。


另一個因素是“地緣政治”,從意大利北部可以迅速進入東歐和巴爾幹地區。丘吉爾是西方最先預計到戰後“鐵幕”的領導人,他認為防止戰後東歐和巴爾幹地區的“布爾什維克化”,最大地“保護西方利益”,戰略意義不亞於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最終,英美決定以法國為重心,同時在意大利保持相對小規模的攻防戰,吸引和牽制德軍兵力。但這個小規模戰場卻打得尤其坎坷,盟軍傷亡人數高達32萬。


1943年9月,盟軍登陸意大利本土。此時的意大利熱鬧非凡,7月底大法西斯議會通過了對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動議,第二天墨索里尼就被國王下令解職並軟禁。


至此意大利法西斯政權走向窮途末日。在上臺之初,墨索里尼被狂歡的民眾簇擁著進軍羅馬,在他的鼓譟下,全民陷入重振昔日羅馬帝國雄風的非理性意淫之中。戰爭爆發之前,意大利已經成為一個將法西斯極權主義、瘋狂民族主義、宏偉願景和虛弱國力結合在一起的怪胎。


可是自從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蠻族所滅,似乎其尚武精神和軍事天賦也隨之蕩然無存。意大利軍隊的表現,給慘烈的戰爭底色上混入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此時,盟軍和德軍在本國國土上激戰,自認軍事強國的意大利——古羅馬帝國後裔們基本上只有觀戰的份兒。


意大利南部多山,地形艱險,到了北部才開始平坦。拿破崙曾經說過“意大利這隻靴子,必須從上面穿下去”。而盟軍在亞歷山大、克拉克和蒙哥馬利將軍的指揮下,卻是從腳趾向上沿著複雜的山地困難地前進。


在諾曼底登陸時,在意盟軍已經奮戰了11個月之久,發起了好幾場慘烈的D-Day。D-Day本身是個軍事用語,指的是進攻或行動開始的那一天,早在一戰中就有使用,只是因為諾曼底名氣太大,後來乾脆等同於D-Day稱呼。


死傷慘重也就算了,被諾曼底光環掩蓋也認了,大部分軍備物資轉向法國也不提了,但士兵們還要莫名其妙地揹負逃避戰爭的惡名,真是啞巴吃黃連。英美文化中“反諷”是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所以這首歌在1944年底一炮打紅——先是把意大利戰場描述成一場沒完沒了的歡宴,然後心酸地指給你們看白骨遍野。


▍陰差陽錯的卡西諾修道院之劫


1943年末,盟軍歷盡艱辛才來到橫亙意大利的“古斯塔夫防線”,10月份解放羅馬的原計劃落空。1944年1月,盟軍從古斯塔夫防線背後發起安齊奧登陸戰役,被用兵靈活的凱塞林元帥擊敗。只得被迫回到正面突破防線的卡西諾戰役計劃上來。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古斯塔夫防線的關鍵卡西諾鎮以及卡西諾山


卡西諾戰役打得殘酷異常,慘烈程度不亞於斯大林格勒。來自15個國家的士兵,4個月中歷經4此次進攻才突破了“古斯塔夫防線”,代價是盟軍6萬人對德軍2萬人的傷亡。


悲情的是,卡西諾戰役最為被歷史銘記的,卻是盟軍摧毀了一個德軍曾費力保護的修道院。 卡西諾山上這座古老而堅固的天主教本篤會修道院建於公元529年,幾個世紀來都是本篤會教士的隱修之地,也是巴洛克式建築傑作,修道院大門上雕刻著一個拉丁文名詞——和平。


卡西諾山山勢險要,易守難攻,修道院安靜地俯瞰著河谷,成了一個俯視戰場的最佳據點,卻令它最終難逃一劫。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戰前的修道院


1月17日起,盟軍連續發動兩次卡西諾戰役,接連失利。凱塞林也意識到這裡的重要性,想辦法從列寧格勒調來了王牌第1傘兵師,這支從東線趕來的部隊歷經九死一生,彪悍兇猛,富於經驗。

盟軍始料未及的是,凱塞林放棄了修道院居高臨的地形優勢,下令該修道院不在德軍防禦陣地之內,他還將大量珍貴文物轉運給梵蒂岡。


凱塞林有個部下馮•辛格爾將軍,恰巧是本篤會會員,畢業於牛津大學,因為有反納粹情緒而不受重用。他幫助凱塞林完成了轉移文物這個驚人之舉(雖然也有傳說部分寶貝轉去為戈林慶壽)。


盟軍卻仍然深信,修道院是炮兵觀察站一隻“全能的眼睛”。一個月前,盟軍就在山下遭受了德軍炮火的精準打擊。亞歷山大經過與克拉克的激烈爭論後,下命令炸燬這個隱患。


2月15日,B-17“空中堡壘”轟炸機群連番轟炸,這座古蹟成為一片廢墟。然而這次轟炸僅僅炸死了在修道院中避難的200多個意大利人。直到七十年代,美國官方才承認在這場戰役中“修道院內當時並無德軍佔領”。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B-17轟炸修道院


▍防守者的天堂,進攻者的噩夢


更加戲劇性的是,轟炸後修道院不再需要保護了,德軍馬上進入,殘垣斷壁和巨石被利用起來,被破壞的修道院反而成為縣城的防禦工事,幫了德軍大忙。這些工事非常堅固,視野極佳,德軍藉此巧妙地佈置了迫擊炮和機槍陣地。按照歷史學家約翰▪埃利斯的說法,這一切都是“一個可怕的戰術難題”。


3月15日,盟軍第三次卡西諾戰役“狄更斯行動”開始。500架轟炸機對德軍防線進行了長達3個半小時的狂轟濫炸,扔下超過1200噸炸彈。隨後盟軍又進行了3個小時的炮擊,700門火炮發射出的炮彈落在卡西諾小鎮和山上。此時,富於經驗的德軍傘兵們躲在掩體裡,安靜地等待著炮擊結束。


炮聲過後,新西蘭第2師發起進攻,深夜,盟軍中最擅長山地作戰的印度廓爾喀士兵和修道院中的德軍傘兵圍繞435高地反覆爭奪,德軍傘兵的機槍造成廓爾喀士兵極大傷亡。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修道院廢墟


3月19日,德第4傘兵團向盟軍駐守的要塞發起反擊,與英印軍隊展開激烈肉搏。這次反擊切斷了盟軍運送補給和援兵的公路,盟軍不得不空投補給,但又鬼使神差地落到了德軍陣地上,德軍從中獲得了珍貴的物資補充。


自發起進攻的10天內,盟軍在卡西諾這一彈丸之地共傷亡5500人,新西蘭第2軍編制打沒,編入英軍。德軍傘兵第1師在此戰後獲得“卡西諾的綠色魔鬼”稱號。第三次卡西諾戰役以盟軍戰略計劃被挫敗而告終。


這次失敗暴露出盟軍嚴重缺乏山地作戰經驗,在狹窄的山區道路上,坦克一字型編隊前進時,第一輛坦克被擊中後,後面的坦克只能停滯,成為“鐵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固定靶子。戰鬥中曾有過新西蘭軍隊全部17輛坦克被這種方式逐一報銷的戰例。


除了戰術上的無力,多國部隊的統一指揮和配合也成了問題,空地協同等一系列短板在這場戰役中顯露出來,甚至多次出現空襲和火炮誤炸友軍的現象。


經歷過一戰慘痛教訓的英軍,非常在意人員損失,認為美軍更容易“冷酷無情地使用他們的人”,美國第5集團軍總指揮克拉克則貶低英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空襲和炮火”。


與備受尊重的英國指揮官亞歷山大相比,克拉克並不被下屬和同僚信任。一個美國將軍曾指出,克拉克最大的弱點是太在意個人名聲,導致他缺少優秀將領應有的敏銳直覺。不過英國人最終沒有抗拒他的指令,而美軍也因為其與艾森豪威爾的關係懶得挑戰他。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美國第5集團軍總指揮克拉克


5月11日,緩過勁來的盟軍依仗兵力和裝備上的壓倒性優勢,發起第四次卡西諾戰役。亞歷山大周密部署,美第5集團軍、加拿大裝甲部隊、印度工程兵、法屬摩洛哥山地部隊、英第78步兵師等精銳之師投入戰鬥。


盟軍強大的兵力和火力註定了德軍的失敗。德軍一名俘虜說道:美國人不斷地把坦克開來,我們不斷地敲他們。我們用光了彈藥,美國人卻沒有用完坦克。


5月17日,凱塞林果斷地命令筋疲力盡的德軍全線撤退,5月18日夜,德軍傘兵擊退波蘭軍隊的衝鋒後,在夜色掩護下撤離。凌晨波蘭軍隊衝進修道院的廢墟中,升起波蘭國旗。


第二天,英國記者彼得▪斯特斯博格登上卡西諾山頂,他描述道:“我從沒見過這樣詭異的景象,在這裡我見到了幾個月前的死者,我差點絆到幾乎成為木乃伊的屍體。

卡西諾戰場的可怕之處在於,那些曾在那裡戰鬥的人與周圍的死者生活在一起”


這時我們回頭看看D-Day 逃兵的歌詞,卻是這樣唱的:


我們大步走過沃爾圖諾和卡西諾

拿下它們才不需要打仗,我們只是兜兜風


想象一下,卡西諾戰役裡僥倖活下來的士兵唱到這裡時,心裡到底是什麼滋味兒。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卡西諾地區的德國傘兵


▍唯有墓碑為D-Day逃兵作證


雖然古斯塔夫防線最終被突破,卡西諾戰役的戰術指揮卻被後人定義為一個失敗。戰地記者諾斯說:這次戰役是高級指揮官的無能自大與前線戰士英勇非凡的經典搭配。《裝甲戰》的作者富勒也認為,此戰是“軍事史上獨一無二的,缺乏戰略意識和戰術想象力的行動”。


卡西諾戰役勝得實在令人心痛。投入戰鬥的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新西蘭、印度和波蘭士兵們,按照命令一浪接一浪地衝向幾乎堅不可摧的德軍防禦。生命的代價太大了,3:1的傷亡率大得令勝利、令牽制德軍的辯護都顯得蒼白。更諷刺的是,幾天後的諾曼底登陸很快就搶走了所有的頭條,意大利戰場轉入平靜、雞肋。


七十多年過去,如今的卡西諾硝煙散盡,修道院也於1954年重修。修道院周邊地區如今散落著各國士兵的墓地。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重建的卡西諾修道院


最顯眼的波蘭墓地就在修道院下的山坡上,四次卡西諾戰役中,共有約4000波蘭士兵倒在這裡,這是他們全部兵力的一半,每年都有大批波蘭人來此悼念。


臨近卡西諾鎮的墓地屬於英聯邦國家: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印度士兵被葬在了一起。同樣,法國、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等法屬殖民地國家的士兵也一起長眠在旁邊小鎮。另外還有美軍以及加入盟軍作戰的意大利士兵的墓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最大的墓地,距離修道院3公里外,埋葬著近兩萬名德國士兵,不少碑上刻寫的是“一個德國戰士”。


一片一片的盟軍與德軍士兵墓碑,現在和修道院一起,安詳地佇立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多麼血雨腥風,如今就有多麼靜謐安寧。

地球上最慘烈的山地戰,盟軍加德軍共傷亡8萬人!

波蘭發行的卡西諾戰役紀念郵票


D-Day逃兵最後的歌詞令人感慨萬千:

雨中環顧山谷的泥濘之地

散落的十字架上名字都沒留下

身心俱疲的小夥子們躺在那裡

他們可是為了逃避戰爭留在了意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