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愛乾淨,但是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的他們,用什麼洗刷刷

古人其實很愛乾淨,定期有“休沐”假,就是為了讓大家洗澡換衣服。

但是古人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用什麼洗刷刷呢?

早在周朝時,人們發現淘米水是個好東西,可以去汙清灰,還有保健的功能,天然無汙染,聽起來就很健康。


古人也愛乾淨,但是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的他們,用什麼洗刷刷

▲古人的傢伙事兒還是不少的


重點是很便宜,人人用得起。所以在當時非常受歡迎。

當時還找到了一種天然的洗衣液:草木灰。

《禮記·內則篇》中記載:“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澣。”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關於洗衣液的記載。


古人也愛乾淨,但是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的他們,用什麼洗刷刷

▲草木灰這賣相……


草木灰中有碳酸鉀,可以達到去除油汙和灰塵的效果。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衣物,便有當年用草木灰處理過的痕跡。

我國南方有一種進貢的珍品布料:蕉布,是用香蕉莖用草木灰水浸泡後,再紡織成布。


古人也愛乾淨,但是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的他們,用什麼洗刷刷

▲皂莢樹上的皂角


後來,勤於動手的古人們又發現了一種超牛的植物:皂莢。

皂莢是豆科植物,長得有點像豆角。但是天然的皂莢果實(即皂角)可是不能吃的,因為它有濃重的洗衣粉味道。這也是皂莢防止被動物吃掉的防禦方法之一。

可是皂莢萬萬沒想到,如此味道被古人用來洗澡、洗頭、洗衣服。


古人也愛乾淨,但是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的他們,用什麼洗刷刷

▲皂角籽


皂莢的果實皂角,不但可以清除汙垢,還有美容的作用。洗衣服不褪色、不收縮、不失光澤。可謂居家必備之良品。

在秦漢時期,皂角的使用已經很普遍。

但是部分長江流域地區,並沒有皂莢生長。不過一種替代植物,俗稱“肥珠子”。(宋代莊季裕《雞肋篇》)


古人也愛乾淨,但是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的他們,用什麼洗刷刷

▲今天的肥皂


相比於皂莢,它的果莢更加肥大,故果實被稱為“肥皂子”,這也是今天肥皂得名的由來。

在草木灰的基礎上,古人還發明瞭“胰子”,用豬胰臟和草木灰混合製成的洗滌用品。


古人也愛乾淨,但是沒有沐浴露和洗衣液的他們,用什麼洗刷刷

▲澡豆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澡豆”便是胰子。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曾記載:豬的胰腺去掉脂肪後研磨成糊,加入豆粉、香料等,自然乾燥便可製成澡豆。

有錢人會在澡豆中加入更多的中草藥和香料。不過即使是什麼都不加的澡豆,成本依然非常高,在唐朝時只有貴族才能用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