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文學素養,靠努力能選文嗎?

史國宏


天生的是資稟,造作的是修養;資稟是潛能,是種子;修養使潛能實現,使種子發芽成樹,開花結實。資稟不是我們自己力量所能控制的,修養卻全靠自家的努力。

拉丁文中有一句名言:“詩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這句話本有不可磨滅的真理,但是往往被不努力者援為口實。

遲鈍人說,文學必須靠天才,我既沒有天才,就生來與文學無緣,縱然努力,也是無補費精神。聰明人說,我有天才,這就夠了,努力不但是多餘的,而且顯得天才還有缺陷,天才之所以為天才,正在他不費力而有過人的成就。這兩種心理都很普遍,誤人也很不淺。

文學的門本是大開的。遲鈍者誤認為它關得很嚴密不敢去問津;聰明者誤認為自己生來就在門裡,用不著摸索。他們都同樣地懶怠下來,也同樣地被關在門外。

從前有許多迷信和神秘色彩附麗在“天才”這個名詞上面,一般人以為天才是神靈的憑藉,與人力全無關係。近代學者有人說它是一種精神病,也有人說它是“長久的耐苦”。這個名詞似頗不易用科學解釋。我以為與其說“天才”,不如說“資稟”。資稟是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只有程度上的等差,沒有絕對的分別,有人多得一點,有人少得一點。所謂“天才”不過是在資稟方面得天獨厚,並沒有什麼神奇




宇藝0796


先說學校吧:學校重理輕文,但是文科重點班不賴,去年清北7個(狀元也在)但是理科資源也是很好的。

我就…開始理科學的好,文科不學成績也在中上(離文科生還差的遠)。高一下,想把重心全放文科上(因為覺得比刷理科題有快樂多了)現在理科掉下來了,文科一下也沒上去。

我是想衝一把,考上文重就學文,否則就安心學理了。但是家人都覺得時間不等人,理科拉下就完了。關鍵!!!我的文筆特別差,記憶力也一般,看書很少,只有現在滿腦子的“興味”(也不知道為什麼文綜成績好,但是也不非常好)

大家可能覺得我迷信,昨天我找兩個人算了兩卦,都是學文成績會比理科好,但是都說只是好“一些”,(因為兩個人算的都一樣,我還是覺得有些事科學的確解釋不了,存在也有它的道理)


NIRVANA—厚厚丫


怎麼提高文學素養。

怎麼做才能提高文學素養。

一、買一本《說文解字》和《新華字典》,這兩本書的好處是,當你不想完整地看一本書的時候,又很無聊,或者吃飯,發呆,曬太陽,不想玩手機的時候,它們就很有用,你就隨便翻,不出三個月,比你讀十本書有效。答主親測有效。

二、當你看一本書的時候,我不管是什麼書,要習慣性地回頭看。一般一本完整四百頁的書,我一般一個上午可以看完。但是,這並沒有結束,我會過了三天左右再重新看這本書,這時一般要延續看兩天。然後,再過了大概半個月,我又會重新翻一遍。這時這本書的思路,作者的手法,和內容,我都可以說出來。而且,一年內不會忘記。

三、關於詩詞,個人認為看是沒什麼用的,畢竟看不懂想睡覺。那怎麼辦?背,隨手拿一本詩詞的書,挑一些短的,一天背一首。怎麼樣才算背過了,大抵是你背十次都很順暢的。

這裡就涉及怎麼樣去背。首先你要看幾遍翻譯,讀順詩詞,再試著翻譯一遍,要想象你是詩人,怎麼去寫這首詩的。最後,拿出你的高端大氣的手機,把這首詩錄下來,一定要是你自己錄的,然後吃飯,午睡,閒的沒事就拿出來聽,到了晚上再默唸幾次再睡覺。第二天背不出來你打我。答主和身邊的同學親測有效,我們班的同學都被我安利過。

四、這個時候你就會問,我會看,會背,但是不會寫有什麼用。

仿寫。什麼是仿寫呢,我並沒有讓你仿寫句子。你要試試拿出一篇雞湯文,好吧,知乎那麼反感雞湯文,那麼名人的日記?某個你文風特別喜歡的作者寫的短文?其實都可以啦。

仿寫重要的是仿寫思路,其次才是用詞,因為用詞可以積累,思路需要訓練。

那麼你自己寫的文章要怎麼改?記住兩個字,凝練。十個字可以表達的句子,你寫了二十個字的廢話,那就把十個字都刪除。一定要狠心刪!

五、很多人反感這時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可是在我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好。當你拿起手機的時候,你可以隨意接受世界的文化和知識。無論什麼書,你都要去看,經典有經典的好處,雞湯文有雞湯文的妙處,不去接受,怎麼區分?

個人習慣,你也可以試試。

心煩氣躁的時候怎麼辦,拿本《道德經》抄抄。親測有效。

不想看經典?太複雜,可以看看什麼《萬曆十五年》,同樣可愛。

正史太正經?沒事,我有一顆八卦的心,那就去看看野史。

唔,如果要學習詩詞,那就自己寫有意的“詩”,可以不按照格律,但是個人認為詩詞意境為先。

最後獻上自己的小詩,謝謝╮(╯▽╰)╭

曲江猶聞花月詩,原是嶺南秋意遲。

北地西風催寒夜,紅梅白雪共君知。



風雅堂


努力是必須的條件,不努力不可能成為優秀的藝術家,但努力沒天賦的人一樣沒法成為優秀的藝術家。這就是藝術領域的法則。天賦異稟的人在藝術之路上,是得天獨厚的,事半功倍的,但沒天賦的人,再努力也沒法成功,這是很殘酷的現實。比如繪畫為什麼我們說有畫匠和畫家的區別,並不是技巧上的落差,而是創作境界和思想層面上差距太大,技巧可以學習努力深造練習得來,但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和悟性靈感都不是訓練得來的,經歷、閱歷、思考、思維,看世界深度、廣度,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敏感和細膩的認識、觀察,這都需要創作者觀察、消化、昇華,並能有足夠的、嫻熟的甚至特別的技巧來表達呈現出來。文學當然也一樣,我們通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但是畢竟吟詩不是作詩,千百年來真正流傳千古的詩人又有幾何?熟讀唐詩三百首的人又何其多?!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都是唯一的不可複製的。但是做個普通的碼文字的,現在其實是門檻比較低的,只要真心喜歡,能不能成名都不應該是喜歡的負累和包袱,做自己喜歡的事本身就是幸福的,又何必追究能不能成就呢?!











雲起自在


選文科和你文學素養沒關係,理科是看你分析力,文科是看你的記憶力。文學素養只能和你將來當編輯和評論家有點關係。


用戶3496089786521821


你說的選文是選擇文科吧。文學素養深淺跟選文科沒有很大關係。

之前文理分科,歷史、政治、地理是文科組合。其實,地理有一部分內容屬於自然科學,這一部分應該劃入理科。而歷史和政治屬於正宗的文科。這兩門學科需要記憶的內容比較多。

不過近年來考試題目越來越靈活,很多題目需要靠分析推理,如果語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弱,考試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這跟文學素養關係不大。沒有誰要求歷史學者都有司馬遷那樣的文采,也沒有誰要求政治家都像毛澤東那樣會寫詩詞。

更何況,學了文科之後可以做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門的,很多工作並不需要一定需要有多深的歷史、政治或地理知識,與文學素養關係更是不大。

所以,你如果喜歡文科,願意學習文科,那就安心學吧!

話說回來,不管做什麼工作,多一樣才藝總不算壞事,它可以給你錦上添花。


飛光飛光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然打算選文,那就朝著這方面努力。提高文學素養有效的辦法首先是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這是成長道路上的指路明燈。其次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好朋友交談。走近書裡,不僅增長知識,而且提升審美能力,豐富精神領域;深層閱讀,不僅感悟文字詞語的用法,更能提升語言的感悟能力。有志者事竟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相信努力的你一定會有燦爛的明天!



歲月嗨


不能的!


用戶藝術人生


有文學素養只是起步早一些,沒有照養可以選文,前提是你真的喜歡。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培養的,只是你培養的晚一些,歷史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好多被冠名為笨小孩的人,後來都成為國家棟梁和藝術大家。



雪飛學書法


如果只考慮高中的話,可以選文,我文學素養很差,我感覺高中文科成績好壞和文學素養關聯不大,我就是這樣的例子,除了語文,我語文很差,記憶力也很差,但文科成績還好。但到了大學,專業課真心無感,無喜無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