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到底在想什麼?知道這3點,可以讓你擺脫“貧窮”陷阱

年初,智聯招聘發佈《2019年短視頻/直播行業人才發展報告會》,其中顯示,2019三季度,直播的平均薪酬為9423元/月。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奔入“直播帶貨”的獲利紅海中,行業競爭十分慘烈。在“薇婭一晚賺到一套房”、“李佳琦一年收入近2億”的光鮮背後,有很多人直播收入平平。

小米CEO雷軍有一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

呵呵,這不過是,人家大佬的自謙。你聽聽就好,當真,你就輸了!

而且,雷軍的這句名言背後還有一段更為重要的話,是他多年創業最深的體會:“創業能否成功要靠命。所謂命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創業者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思考,如何找到能夠讓豬飛起來的颱風口,只要在颱風口,稍微長一個小的翅膀,就能飛得更高。“

劃重點,這裡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思考。

近日,我看了期薇婭做客訪談節目《十三邀》,發現薇婭的成功也離不開她的理性思考,比如、“網購一定是個大趨勢”、“覺得自己可以”、“在房產上做一些投資”......

更巧合的是,這些都和我剛看完的一本書《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的內容相吻合。

有錢人到底在想什麼?知道這3點,可以讓你擺脫“貧窮”陷阱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的作者是哈維艾克,他被譽為“富翁的教父”。在書中,他通過講述17個關於有錢人和窮人的差異思想,幫助你察覺平時不自知的思考金錢的錯誤模式,並改善那些有所侷限的消極想法,讓你從思想源頭變得富足。

如果你希望跳出貧窮的陷阱,擺脫金錢的“鬼打牆”模式,意識清晰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財富,那麼請一定要讀完這本書。或許,短期內你不會看到明顯的效果,但總有一天,這些獨屬於有錢人的思想會在你的人生道路上開花結果。

今天,我將這17個致富思想,總結為3大板塊:自信、行動與金錢管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理性且堅定

奧裡森·馬登曾說:“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薇婭也是如此。她在2010年就已開始做直播,這過程中,她虧掉了2套房,卻依舊咬牙堅持,是因為她相信自己的眼光“網購一定是個大趨勢”,也相信自己 的帶貨能力。

有錢人到底在想什麼?知道這3點,可以讓你擺脫“貧窮”陷阱

這就是自信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擁有“能發揮自我價值”的能力,更相信自己可以掌握人生。

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緻富,這不是空穴來風,《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這本書就解釋了3個具體原因:

1、自信的人會將目標定得高一些

比爾蓋茨說過,人生的選擇決定一切。

誠然,你能獲得多大的成功,離不開你的選擇,但自信的人因為相信自己的能力,會把目標定得高一點。如果你將這個小技巧,用於賺錢上,那麼當你將目標設在百萬元時,你可能不會賺到千萬元。

正如孔子所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意思是,追求高目標,最終往往得到中等結果;追求中等目標,會得到一般結果;追求一般目標,可能沒有什麼收穫。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擔心自己不行,但據研究表明,大多數人的大腦潛能只發揮了10%。所以,自信一點,你本就擁有無窮的潛力。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又怎會實現那些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夢想呢?

2、當遇到困難時,自信的人會變得更強大,然後擊敗它們

問題的大小永遠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你有多強大!

在賺錢的這條路上,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自信的人相信自己可以戰勝困難,相反的是,不自信的人會選擇退縮、找藉口,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所以,自信的人能一路打怪升級,獲得越來越多的金錢,成為有錢人;而不自信的人依舊在原地踏步,保持著貧窮的狀態。

那麼,怎麼讓自己在困難面前更強大呢?

就團隊合作這件事來說,當你發現你們共同完成的成果並不好時,責怪夥伴沒有做好某一環節,好像要比追問自己“到底哪裡沒做好?”、“怎麼做才能彌補?”更輕鬆,而且還會讓自己心裡更舒服。但是,那些擅於追問”自己哪裡沒做好?”、“我該怎麼辦?”的人,往往會憑藉對自己能力的信任,掙扎著改變現有的糟糕情況。這個過程雖苦,但當他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後,他也將變得更強大。

3、在風口面前,自信的人更容易行動

同樣一個創業風口,自信的人專注於機會與成長的潛力;而不自信的人專注於可能遇到的障礙與自己賠錢的風險。不同的關注點背後,反映的是,對自己能力的不同信心程度。

正因為自信,所以他們認為,憑自己的能力可以利用眼前的機會完成目標,哪怕目前能力有限,他們也一定能通過學習提升能力。於是,他們開始行動,向“錢”邁進。而那些一眼只看見事情最壞一面的人,覺得,新鮮事物就像“世界末日”般可怕,然後躲得遠遠的。

值得一提的是,自信的人不是不在意損失,但他們願意冒險,想盡辦法去避開風險,成為有錢人,而不是站在貧窮的起跑線,扔下一句“我不行“。

很喜歡作者的一句話,“瘋子才會認為可以預知未來即將發生的事,神經病才會相信可以為將來可能發生的每一個狀況做好萬全準備,並且保護好自己。”也就是說,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能做的只有行動,而這往往決定了我們將成為有錢人還是窮人。

有錢人到底在想什麼?知道這3點,可以讓你擺脫“貧窮”陷阱

二、除了自信,關於實際行動,你需要做什麼?

自信的力量會推動你不斷去破除障礙,實現“成為有錢人”這個目標。那麼,在實際生活中,你具體該怎麼做呢?

哈維艾克從工作方面給出以下3個建議:

1、如果我們真的想從事一行,那就參與到目標行業中

書中有一個作者的真實經歷,讓我印象深刻。幾年前,作者計劃開一家24小時糕點咖啡店,於是他著手於各種市場調研。但這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直到一個聰明的傢伙點醒了他:“如果你真的像瞭解一個行業,去做就是了。你不必愛第一天就萬事俱備,要想踏上走廊,就先在這一行裡找個工作。從在餐廳掃地、洗碗開始做,學到的會比你在外面研究10年還要多。“

接著,作者就去一家烘焙屋打雜,在裡面,他找機會和經理聊營收,主動幫烘焙師傅,認識機器與材料,檢查箱子上的供應商名稱,並接觸到其它很多關於經營店面的瑣碎問題。作者將這個過程中收穫的眾多好處歸結為4點:

1、能清晰地看見行業的一切內幕

2、便於建立相關圈子的人脈

3、遇見更多機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切入點

4、察覺自己並不喜歡這個行業,及時退出

作者就是選擇退出行業的一員。但在他離開的第二天,烘焙師傅也離職了,並打電話問他想不想去販賣一種熱門的新式運動器材,結果,這筆生意讓作者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由此可見,決定了的事就去做,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如果你在等自己做好準備再入行,你將永遠都等不到那一天。

2、根據工作成果賺錢,而不是用時間去交換金錢

曾經,我以為工作就是朝九晚六,一週5天,坐在辦公位上,勤勤懇懇地完成老闆的任務;現在,我發現,工作並不是只有這一種選擇。

隨著近兩年,自由職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拒絕兩點一線的上班生活,開始“獨立接單”。這樣的工作方式不允許他們渾水摸魚,因為他們需要有實力的作品來換取自己的報酬。而且,他們能獲得極大的自由,能自主地掌控工作與生活的界限。如果他們願意,他們能掙到比上班時高几倍的薪資。

這是件相當划算的交易。

這種既自由又多金的工作訣竅在於,你需要認清,時間才是人生裡最值錢的東西。用你寶貴的時間去換微薄的薪水,是一樁虧本買賣。當你在辦公室渾水摸魚,憧憬著外面的世界時,有錢人已經在巴厘島,查收與工作成果的價值相匹配的豐裕收入。

3、盡全力讓自己有錢

這是薇婭的日程表,瘋狂的顛倒作息,和一年直播330天的高強度工作量。你願意去做嗎?尤其是在自己還未成名時,你願意嗎?

你願不願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錢人願意。

他們自願一天工作16個小時,自願一週工作7天,自願犧牲休閒與愛好,自願在無法預知未來的狀況下,投入自己全部的時間、精力、和資本。猶豫、退縮和懶散都是自己變富路上的絆腳石。你的一句“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堅持不下來”、“我沒有錢去創業”都只不過是你不願拼盡全力去行動的藉口。

薇婭說:“我不想讓自己留下遺憾,不想將來後悔,我就是要拼,要站起來跑。”如果你希望著自己有一天能“躺著把錢掙了”,那現在,你就站起來跑吧!你若不動,你也不會感覺到,錢正離你越來越近。

有錢人到底在想什麼?知道這3點,可以讓你擺脫“貧窮”陷阱


三、在致富這條路上,你該如何管理現有的財富?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是這麼說的 :“支出永遠與收入成正比。”

有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錢,不是因為你賺不到錢,而是你的支出隨著收入不停地增加,所以最終留在你手上的財富始終都很少。

那麼,如何管理現有的財富呢?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因為作者在《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中提供了一套十分詳細且實用的方案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它指的並不是工作收入,而是淨值,即我們所擁有的全部東西的價值。至於提升淨值,我們可以從影響它的4個因素做起:

1、收入:它分為工作收入和被動收入。前者是財富的主要來源,後者則是指自動獲得的收入,包括知識版權、銀行利息等等,是收入的加分項。

2、存款:這是讓你避免成為月光族的好習慣,也是讓“錢生錢”的基石。

3、投資:窮人總誤認為,投資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但它卻是每個人都可以且應該做的事情。

4、簡化:統計一下我們因簡化生活而節約出來的錢,數目絕對讓你大吃一驚!

總而言之,增加收入,定期存款,學會理財,簡化支出,做好這4個步驟,你擁有的財富自然而然就會增加很多。

有錢人到底在想什麼?知道這3點,可以讓你擺脫“貧窮”陷阱

再者,根據這4個因素,你可以更具體地對現有財富進行管理,比如將賬戶分為以下5類:

1、需求賬戶:我也將它稱為“消費賬戶”。每個月,你可以將收入的60%存入該賬戶,用於日常的開銷。

2、玩樂賬戶:這個賬戶的金額也是每月收入的10%。一般用於享受一些你平常不會去做的事情,比如旅行、去高級餐廳大吃一頓等等。

開設這個賬戶的目的,不僅在於犒勞一下平日裡辛苦工作的自己,還能避免自己一直處於壓抑購物慾的狀態。畢竟,物極必反,當某一天,你剋制自己消費的意志力崩潰時,你將摧毀之前所有的存錢成果。

3、財務自由賬戶:那些長達好幾年都不會被花費的錢,請放在這個賬戶裡,讓“錢自動生錢”。具體來說,就是用每月10%的收入進行投資,比如基金定投、創造被動收入......

4、長期儲蓄賬戶:

你也可以叫它“應急賬戶”,每月依舊存入收入的10%,直到它足以應付半年的生活基本開銷。如果你有這些備用金,那麼,即便有一天你失了業或者資金週轉不靈,它都會幫你挺過難關。

5、教育賬戶:“鐵飯碗”永遠是自給自足的。無論我們多大,自我教育的腳步都不能停歇。這個賬戶的錢就是用於自我學習,數量也是收入的10%。它的回報率很高, 即便在短時間內不一定見效,但就像董卿對讀書的看法一樣:“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這些付出也一定會在某個機會以成倍的方式回到自己手中。

當然,你不必真的去開這麼多銀行戶頭,根據所需,分配管理好自己的財富就行。要知道,財富就像池子裡的水一樣會流動,你只有同時把控好進口與出口,才能讓財富越來越多,成為一個“不僅會賺錢,更會花錢”的有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