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國曆史地圖介紹 西域三十六國曆史概要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癸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烏孫、龜茲、焉耆、若羌、樓蘭、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城國,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西域國。

下面為各位介紹其中的幾個國家。

西域三十六國曆史地圖介紹 西域三十六國曆史概要

自兩漢之後,西域就與中原地區國同氣連枝,渾然一體的。作為漢民族的一部分,多數西域民眾無論在精神還是文化上,都與中原地區基本保持一致並衍傳至今。儘管傳說中的西域三十六國大都在歷史長河中自行消失,但其留下的諸多人文遺蹟和令人遐想不已的傳奇故事,卻一再煥發出奪目光輝,令人嚮往。

張騫“鑿空”西域

所謂西域,按照羽田亨的說法,即自陽關、玉門關以西,皆為西域。只不過,今新疆境內為小西域,再擴至伊斯坦布爾為大西域。張騫當年所走的路線,無外乎過秦嶺、天水、隴西,由蘭州或者今臨夏州渡過黃河之後,再入河西走廊,至敦煌和玉門關、陽關,穿越羅布泊進入新疆境內。他第一個到達的國家,當是位於今甘肅玉門市境內的疏勒國(另一說在今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張騫與百多位勇士冒險的結果,是為漢武帝對匈奴實施大規模的反擊戰找到了切實的行軍路線,也窺破了長期繚繞在匈奴背後的迷霧與實力。當年張騫穿行的西域城廓諸國,也紛紛投入了漢帝國的懷抱。張騫開創的絲綢之路卻因此而清晰和“深刻起來”。

西域興亡之歌

直到東漢時期,班超、班固家族的勇士們再度出使和經略西域,才接續上了張騫等人的餘脈。兩漢帝國對西域前後長達兩百多年的開鑿和維護,使得原本就與“內地”緊密相連的西域“漢化”程度加深。

西域這些國家和部落,燦若星群,棋佈在浩茫的“西域”,色彩神秘,歷史傳奇。但由於生存環境強敵環飼、多民族不間斷爭戰,“三十六國”多數或被周邊國家和民族兼併,或在風沙和瘟疫之中自行消失。

具體來說,自敦煌以西,主要有以下幾個名聲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國家:

古樓蘭

位於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之間,距離羅布泊約三十公里左右。因為它是商旅和軍隊穿越沙漠之後可見人煙的第一座城鎮,商業和軍事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前漢書》、《後漢書》多次提及。但到西晉時期,由於沙漠侵蝕、強國兼併以及水流斷絕和瘟疫等不可抗原因,樓蘭逐漸荒蕪,至唐開元年間,已成廢墟。由敦煌出至樓蘭的絲綢古道已被直通吐魯番大海道以及到若羌的于闐道替代。

高昌古國

唐時,高昌王名麴文泰,玄奘夜半逾城,千辛萬苦至高昌國,受到了麴文泰的隆重接待和挽留,並贈予他諸多的人馬、盤纏。玄奘念起真情,曾約定由天竺返回後再來高昌國。殊不知,在玄奘翻越帕米爾不久,唐帝國的阿史那社爾、侯君集等人帶領交河道大軍開進西域,高昌王麴文泰受前突厥控制,負隅頑抗,城池被攻破,個人也被押往長安斬首。數年後,玄奘遊歷印度歸來至於闐,聞聽麴文泰已經死去多年,繞道今的外蒙和內蒙古回到長安。

交河故城

原為車師國所在地,地處天山豁口,城中多寺廟。一度為唐帝國在西域設置的較大屯田區。曾做過安西節度副使的詩人岑參有詩句說:“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巴里坤古城

位於天山北麓東部,是翻越天山達坂的第一站,南鄰天山北嶺與哈密,北可直達蒙古高原。

疏勒(今喀什)

唐時安西四鎮之一,突厥語為有水之意,歷史上因與突厥和回紇關係密切的粟特人居住此地較多,又稱粟特城。回紇語稱“喀什噶爾闊納協海爾”,意思是喀什噶爾老城,又名托克扎克。疏勒都督府鏈接塔什庫爾幹,東接龜茲府,西接休循,東南為毗沙,四鎮遙相呼應,唐時為帝國的西域軍事與政治核心,領鬱頭、達滿(今阿克陶縣境內)、耀建、金、渲度(寅度)、磧南(朱俱波)等,治所在今新疆喀什市東汗諾依古城(伽師城)。

龜茲(庫車)

唐帝國時期安西四鎮之一,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北枕天山,南臨大漠,西與疏勒相接,東與焉耆為鄰,其地,在絲綢之路北道中段咽喉處,是古印度、希臘、波斯、盛唐文明在西域的重要交匯點之一,佛教有其發達,自三世紀開始,境內修寺、開窟、造像和繪畫等活動已經興盛。

焉耆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後自覺接受唐帝國統治。于闐是西域至天竺(印度)和波斯的口岸。早在公元前,歷史的矇昧時期,于闐就以玉石和鐵石貿易聞名歐亞大陸,當然還有河西地區乃至蒙古高原。

這些主要的國家和民族,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諸多的傳奇故事和人文遺蹟。只是,年代久遠,自然環境的變遷,境內外民族的兼併,這些長期處在自相雄長生存境遇中的“城廓諸國”,多數湮滅無名。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和國家和民族的長期以來的共同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