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壹線:掌握一手招商資訊(5月28日)

招商壹線:掌握一手招商資訊(5月28日)

智囊深挖長三角區域“四大走廊”潛力

在上週末於上海召開的兩場重磅論壇——2019浦江創新論壇和“上海論壇2019”年會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各方熱議的一個共同話題。由一市三省組成的長三角,擁有經濟開發區、高新區、自貿區、新區等四類政策區。如何更好地串聯起這些政策區和各個城市的功能,在各界也引發廣泛討論。有專家建議,長三角需要打造包括G60科創走廊在內的“四條走廊”,由此帶來更大範圍的創新空間。也有專家建議,第二個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可考慮在東部兩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兩個世界級港口之間建立,以為未來建設自由貿易港打下基礎。

一體化發展新建言:“四大走廊”設想浮出水面

如何深入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上,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張兆安給出了他的建議,共同打造四條走廊:G60科技創新走廊、G50綠色發展走廊、G42高端智能製造走廊、臨海臨港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廊。

此前,上海市松江區副區長、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高奕奕已公開透露,G60科創走廊3.0版正式上升為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重要平臺,其發展將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據悉,目前長三角已有不少城市,包括紹興、衢州、常州等正在申請加入G60科創走廊。

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敬東也認為,多中心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空間結構的最優選擇,也是必然選擇。他在出席“上海論壇2019”年會時表示,需要瞄準科技創新走廊。以前,交通性廊道把城市串聯起來。近幾年,三省一市在推科創走廊,併疊加創新功能的概念。

張兆安表示,截至目前,G60科創走廊的效果已很明顯。而G50綠色發展走廊將從上海大虹橋開始,經過青浦、吳江、嘉善、湖州等地,一直延伸到皖南地區,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特色小鎮,成為示範區。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迅速,目前綠色信貸規模已達到8萬億元,還有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展綠色金融既是一體化的重要內容,也將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陳詩一對上證報記者說。

張兆安還表示,G42高端智能製造走廊位於滬寧高速一帶,從上海桃浦工業區開始,往西經過嘉定,與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以及安徽的皖江經濟帶銜接起來,著力發展高端製造和智能製造。而臨海臨港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廊則是從溫州開始,經過台州、舟山、寧波、上海,到南通、鹽城、連雲港,結合上海鐵路建設,以及海洋強國戰略,輻射南北,將建設成為一條重要的沿海發展走廊。

錨定協同發展創新點,探索要素流動

至於如何建好“四大走廊”,專家建議,除了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外,還應推動要素流動。

根據復旦發展研究院研究團隊撰寫的《市場與政府雙向互動推動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報告,長三角深度一體化,基本思路是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配置作用,建構統一的市場標準、服務平臺、數據資源和金融風險防範機制。根本保障是行政管理體制變革與創新。主要抓手是市場主導的產業自然集聚和分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融合,生態經濟與工業經濟的融合,特別是瞄準若干前沿領域,打造人工智能、微電子、健康科技等核心產業集群。

舟山群島新區總規劃師周建軍在“上海論壇2019”年會上建議,第二個長三角一體化的示範區可以考慮在東部兩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兩個世界級港口建立海上統籌發展的示範區,或者航運合作示範區,以為未來建設自由貿易港打下基礎。

上述報告還建議,長三角深度一體化示範區建設,要緊密圍繞建設“世界級大都市圈”這個總目標,緊密遵循“先進製造業”這一寬路徑,要做好“產學研用結合”這篇大文章。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張庭偉教授也在“上海論壇2019”年會上建議,都市圈必須是四輪驅動的經濟結構,特別應該具有現代製造業,這樣才能帶來比較平衡的發展。

政 策 速 遞

招商壹線:掌握一手招商資訊(5月28日)

石家莊出臺37條舉措助民營經濟發展

“發債融資、發展私募股權投資都是我們企業一直在跟進的工作,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37條政策措施中,對這些工作都制定了明確的扶持政策,這項政策來得真是太及時了!”近日,在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宋建玲正在逐條研讀石家莊市出臺的《關於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文件。

據瞭解,石家莊市日前出臺了《關於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圍繞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持續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民營企業要素成本、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以及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等7個方面,推出了37條政策措施,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融資難、融資貴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37條政策措施中,解決民營企業資金難題的多達10條,分別是支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發債融資、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強化對小微企業金融支持、提高風險補償標準、建立支持融資擔保發展機制、建立轉貸過橋服務機制、設立民營企業紓困基金、建立貸款保證保險發展支持機制。其中,該市聯合金融機構設立總規模80億元的石家莊市民營企業紓困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石家莊區域內上市公司紓困項目和優質民企重點項目,幫助短期流動性出現風險的民營企業渡過階段性困難。

降低要素成本,是民營企業輕裝前行的保障。石家莊市圍繞降低用地、用人、用能和物流成本,出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其中,在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安全要求,不改變工業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嚴格落實國家和省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政策。加強管道燃氣配氣價格監管,減輕企業用氣負擔。延續現有ETC通行費優惠政策,進一步規範公路治超執法,合併貨運車輛年檢和年審。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重點圍繞壓縮審批時間、改革審批制度、規範執法行為、提供便捷服務、維護公平競爭環境、清理拖欠民營企業欠款,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其中,明確提出要將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2.5個工作日以內,將項目立項階段審批時間壓縮一半左右。按照國家和省有關部署和要求,抓緊開展專項清欠行動,全面清理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拖欠民營企業賬款,依法依規清零。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石家莊市將著力從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支持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鼓勵和支持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財政獎勵。落實引進諾貝爾獎、菲爾茨獎、圖靈獎等世界知名獎項獲得者、發達國家院士以及同等層次產業頂尖人才,經認定後給予每人1000萬元科研經費補貼和200萬元安家費補助等相關獎勵政策,持續加強人才引進。

在助力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方面,提出了支持重點項目建設、支持質量品牌建設、支持退城搬遷、鼓勵工業用地“二次開發”、實施“飛地政策”等5條舉措。其中,將通過設立市級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在申報技術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時予以支持。支持質量品牌建設,對首次獲得“中國質量獎”“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單位,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該市還提出從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樹立正向激勵導向等方面,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其中,將嚴格區分經濟糾紛和刑事犯罪,妥善處理民營企業歷史上生產、融資、交易等活動中的不規範行為。建立涉企政策企業家參與和知情機制,全市有關重要會議安排優秀民營企業家列席,持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此外,石家莊市還在全面落實國家有關增值稅、所得稅和其他稅收政策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動態、合理調整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和標準,確保收費項目“只減不增”。

龍巖市出臺九條措施扶持展覽業發展

日前,龍巖出臺促進展覽業發展的九條扶持措施(試行),包括給予場租、展位扶持,扶持精品展覽、行業展覽,引進巡迴展覽和壯大辦展主體等具體九條扶持措施。

此次扶持的展覽項目為自主策劃生成的經貿類行業展會,或引進舉辦的經貿類行業展會。

在場租扶持方面,對經報備認可,並符合條件的經貿類行業展會,給予展覽場地使用費、水電費、安保費、物業保潔費等綜合費用補貼。按首屆100%、第二屆90%、第三屆80%的標準撥付補助資金,封頂15萬元/場。展位扶持方面,第一、二、三屆給予牽頭主辦機構當屆實際展覽的展位數按450元/標準展位的布展費用補助,封頂15萬元/場。

為提升展覽國際化水平,有國際(境外)企業(港澳臺及國外企業)參展的,給予牽頭主辦機構1000元/標準展位的國際(境外)企業(港澳臺及國外企業)展位獎勵,封頂10萬元。

扶持精品展覽。對被認定的年度精品展覽給予牽頭主辦機構不超過5萬元/場的精品展覽獎勵補助。鼓勵舉辦行業展覽,儘早實現“一業一展”。

此外,鼓勵主動對接國家部委、省直部門,吸引政府主導的展覽項目落戶龍巖會展中心舉辦,給予符合條件的牽頭主辦機構5萬元/場到10萬元/場獎勵。

鼓勵以展招商。積極鼓勵以展覽為平臺開展招商推介和投資對接,在展覽舉辦期間組織開展龍巖市情推介及相關產業招商活動,促進符合龍巖產業發展的相關項目投資落戶龍巖。對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7萬元/場的招商經費獎勵。對實際簽約項目總投資規模(實際到資)分別達5000萬元(含)以上、1億元(含)以上、3億元(含)以上的招商推介會,給予最高不超過7萬元/場的招商經費獎勵。

重慶:高標準規劃建設打造西部創新高地

27日,重慶市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企業創新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到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將力爭達到1.6%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與高成長性科技企業達到400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超過25000家。

通知從六個方面制定了重點任務促進企業創新。

培育科技企業方面,包括集中資源,加大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在全國和行業有影響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引進、培育、壯大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等。

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方面,加快完善“國家—市級—區縣(園區)”多層級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體系,推動龍頭企業普遍建立內設研發機構;支持企業到發達國家或地區新建或收購研發機構,積極引進和鼓勵國內外知名企業來渝新設研發機構。

促進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方面,要求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技術需求,實施科技重大專項,集中攻克一批主導產業核心共性關鍵技術,促進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

優化佈局創新型園區方面,要高標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推進高新區、經開區管理體制改革;引導創新人才、科研成果、科技型企業向大學周邊聚集,促進我市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健康快速發展等,以高標準規劃建設,打造西部創新高地。

推動科技金融創新方面,實施創投資金倍增計劃,引導創投管理基金在渝落戶;進一步發揮重慶股份轉讓中心培育功能,推動創新型企業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科創板掛牌展示,開展交易和融資;擴大我市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和中小微企業轉貸應急週轉資金規模。

強化人才支撐方面,包括整合優化人才政策,簡化政策申報程序;探索建立廣域重慶大都市圈高端鄉情人才數據庫,建設高端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

產 業 風 向

招商壹線:掌握一手招商資訊(5月28日)

京津合作示範區力促京津產業深度對接

2019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5週年,也是關鍵階段。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第二階段(2018-2020)目標,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將是本階段的重點工作之一。

近日,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首創集團承辦的京津合作示範區承接首都產業對接會上,北京市國資委積極響應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和兩市產業發展政策,邀請北控集團、京能集團、同仁堂集團、祥龍集團等百餘家國有企業赴會,力促京津兩地產業實現深度對接。

此外,阿里雲、京東方、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深蘭科技、北方航空實業集團等14家企業代表同京津合作示範區進行了現場簽約,首創經中作為首創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擔任著京津合作示範區整體開發建設任務,在此次大會上發佈了《2019京津合作示範區招商政策彙編》,為即將入駐的企業提供了產業發展及政策指引。

據悉,實現第二階段產業聯動目標的關鍵還在於京津兩市,如何於當前產業格局下做好差異化的產業定位。在這一點上,根據首創經中公司的總體產業規劃,示範區將形成高科技製造業及現代高端服務業兩大產業組團,構建以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旅遊休閒、健康醫療、文化教育為特色支撐的“3+3”產業體系,推動示範區產業生態協同發展。

“京津合作示範區也讓更多企業看到產業協同發展擁有的巨大潛力,2019年或許就會迎來國有企業和市場化的產業頭部企業參與協同發展的一個爆發期。”一位入駐企業代表如此說道。

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對於未來入駐企業,示範區能在土地及稅收上給予較大優惠,如京津合作示範區享有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政策,以及天津市、天津濱海新區、天津高新區等多重產業政策的疊加優勢,可覆蓋各類產業政策111項、產業投資基金7項。

同時,首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愛慶指出,“政府給予首創或示範區的政策,我們也將最大限度地落實到園區建設發展或返還給入區企業,會根據入區企業的類別給予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地成本和稅收優惠政策,此外還將自主安排70億元-80億元資金,推出更為優惠和靈活的扶植舉措,進一步降低企業落地成本,幫助入駐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促進產業繁榮發展。”

經濟學家馬光遠特別指出,首創經中用一攬子政策和服務支持京津產業形成協同發展的格局,讓我們的產業具有抗風險能力,助力京津冀城市群中具備世界競爭力,京津合作示範區這樣一個項目有望在整個區域發展過程中寫下可圈可點的一頁。

對此,首創集團總經理李松平也強調,“產業始終是第一位,產業進不來,這個示範區就不能說成功,現在我們要做產城融合,要把很多基礎設施、很多服務配套,教育、醫療全部對接好以後,把產業同時引進來,所以最重要的是把核心要素進行重新整合。”

而這份發展的成果產業是重點但並非全部,在京津合作示範區項目上,首創經中更是致力於“平衡城市”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智慧、生態、和諧的高端服務業新城。

除此之外,首創經中還將為示範區積極引入包括基礎教育、國際學校、高等職業院校、綜合醫院等教育及醫療機構。

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招商推介順利舉行

5月24至26日,2019年中國糖業博覽會暨世界糖業研討會在南寧舉行。藉此東風,5月24日,崇左向與會嘉賓推介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

會上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扶綏縣反芻飼料項目、扶綏縣木糖生產項目、中禾恆瑞蔗葉養牛產業扶貧性項目、中泰產業園崇左華勁紙業年產30萬噸技改擴建工程項目等13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108.1億元。

據瞭解,為落實國家糖業發展戰略,促進糖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中國首個糖業發展專項產業園區——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於2017年7月落戶崇左建設,總面積53.24平方公里。

2017年以來,崇左市推進園區建設,園區水、電、路、氣、排汙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其中完成標準廠房建設61.3萬平方米,企業入駐率達65%。引進東亞糖業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金冠糖果、好青春甘蔗醋等47個糖業重大產業項目,竣工投產項目21個,2018年產業園實現產值152.5億元。同時,在推進糖業循環產業發展、促進糖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據悉,糖業是崇左市第一大支柱產業,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每年甘蔗產量穩定在1800萬噸左右,混合產糖年產量佔廣西的1/3、全國的1/5,連續17個榨季位居全國首位,被國家農業部劃定為全國發展蔗糖優勢核心區域。豐富的蔗糖資源,為崇左糖業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下一步,崇左市將有效整合蔗糖資源,推進製糖企業做精、做專、做強,提升糖業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引進一批糖業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項目,進一步延伸糖業產業鏈。

四川超高清視頻產業2022有望破3500億

近日發佈的《四川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四川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總體規模有望超過3500億元。

《行動計劃》從核心關鍵器件突破、前端設備提升、終端設備產業化、傳輸網絡改造升級、超高清內容建設、行業試點示範等6大方面提出產業發展重點任務。核心關鍵器件突破方面,將組織產學研用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支持前端關鍵設備、內容製作、音視頻編解碼、信號傳輸、柔性顯示等核心芯片的研發和量產;鼓勵企事業單位、行業組織參與超高清視頻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前端設備提升方面,重點發展超高清數字電視編碼器、轉碼器、複用器、加擾機、調製器、解碼器等設備,推動建設超高清視頻(四川)製作技術協同中心。終端設備產業化方面,推動4K超高清視頻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新型智能電視、智能機頂盒、智能網關、數字電影放映機和家用、商用投影機等智能終端產業化。傳輸網絡改造升級方面,實施傳輸網絡改造升級、超高清內容建設和行業試點示範工程;加快廣電有線電視網絡改造、建設5G移動通信網絡、推動通信網絡設施IPv6升級。超高清內容建設方面,建設國家超高清視聽創新基地、超高清視聽內容創新雲平臺,扶持一批反映四川省傳統文化(如川酒、川茶、川菜、川劇)的4K超高清視頻創作生產。行業試點示範方面,在文教娛樂、視頻監控、醫療康養、超高清4K電視頻道和4K院線、智慧廣電等領域實施試點示範,打造一批超高清視頻典型應用。

區 域 觀 察

2018重慶物聯網相關產業產值超1000億

近日,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辦、重慶郵電大學承辦的物聯網及相關技術國際標準委員會第五次全會在重慶開幕。記者在會議上了解到,2018年,重慶市物聯網核心產業產值達到564.9億元,同比增長37%,相關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重慶已成為國家發展物聯網產業的重點區域。

據瞭解,物聯網技術是信息產業第三次革命的標誌性技術,已在智能工業、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推進全球物聯網技術的標準化,是加快促進物聯網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工程、節點工程。目前,重慶市正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將物聯網作為12個重點發展的智能產業之一。

前4月湖南對歐盟進出口總值達171億元

據長沙海關發佈的消息,今年1月至4月,湖南對歐盟28國進出口總值17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2%。其中,出口117.3億元,增長90.5%;進口54.1億元,增長30.3%。長沙對歐盟進出口92.1億元,增長67%,對歐盟貿易份額貢獻最大,佔全省對歐盟進出口總額的53.7%。

德國、荷蘭、英國等國家為主要貿易伙伴。1月至4月,湖南省對德國進出口52.3億元,增長93.9%,佔30.5%;對荷蘭進出口28.2億元,增長81.7%;對英國進出口21.2億元,增長75.3%。

進口貨物主要是柴油貨車、嬰幼兒奶粉等。1月至4月,湖南省自歐盟進口柴油貨車17.8億元,增長2.1倍,省內中聯重工、三一汽車等大型工程機械製造企業為貨車進口大戶。成倍增長的原因主要得益於基建形勢轉暖、省內工程機械訂單量的攀升。同時,省內奶粉加工產業今年從歐盟國家進口配方奶粉大幅增加,奶粉進口商湖南華一經貿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荷蘭等歐洲國家由於生產更嚴謹、環境更優良,相比澳洲、新西蘭等奶粉主產區,更受消費者青睞。1月至4月,湖南省自歐盟進口奶粉7.3億元,居湖南省自歐盟進口商品第二位,增長71.7%。

出口商品以玩具、瓷器等小商品為主,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今年前4月,湖南省對歐盟出口玩具6.4億元,增長12.5倍,列出口額第一;出口瓷制餐具3.6億元,增長70.4%。

中國光谷面向全國“眾籌”互聯網政策

未來幾年,光谷“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服務業政策怎麼定,由企業和創新創業者說了算——今起,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聯合湖北日報全媒體面向全國發起政策“眾籌”,通過“籌智”為新經濟賦能。

以往,一項政策的出臺通常是“政府說了算”,企業可以申請,但很難影響政策走向。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負責人直言,這次“眾籌”是產業形勢所逼,因為互聯網企業創新節奏太快,“新物種”層出不窮,政策不光得跟上、更要預判和領先於趨勢。

近年來,互聯網及數字經濟席捲全球,“互聯網+”加速重構產業格局。當前,光谷“互聯網+”企業超過2100家,從業者逾10萬人,互聯網“第二總部”突破60家。隨著5G、北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許多互聯網科技公司尤其是獨角獸和“第二總部”,對政策的需求早已不再侷限於房租和寬帶補貼,而是在應用場景、人才吸引、平臺搭建乃至產業話語權上,提出了更高訴求。

此次“眾籌”期間,湖北日報報道組將與光谷“互聯網+”辦公室一道,深入走訪光谷十餘家代表性互聯網企業,傾聽發展瓶頸及政策需求;還將奔赴深圳、成都等創新型城市,探索、吸收、借鑑新經濟和互聯網政策。根據企業走訪及異地考察反饋,將形成調查問卷,通過本報全網推送,大範圍吸取各方對光谷“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建議,最終形成政策出臺。“最好的政策,是企業需要的政策。”光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榮凱認為,互聯網是沒有地域邊界的產業,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動性非常強,哪裡產業生態好、開放創新,哪裡就是產業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