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有這樣一則新聞:在廣西貴港火車站,一名男子不僅將手提箱落在安檢的傳送帶上,還將3歲的兒子抬上了傳送帶。旁邊的乘客看到後,提醒父親孩子,怕孩子被卡在裡面。安檢人員趕緊過去幫父親,把孩子救了出來。事後,該男子說,他和妻子在外打工,很少帶孩子,經驗很少,孩子大多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果然,粗心的父親是很危險的,在孩子生命中長期缺席的父親,正是危險性極高的炸藥包,隨時可能讓孩子受傷。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最傷孩子的爸爸通常有幾種,作為母親你最不能容忍那種呢?

第五名

愛抽菸喝酒的爸爸

研究表明,父親的吸菸程度和孩子患上支氣管炎肺炎的發生率成正比。父親吸菸越成癮,孩子患病的幾率就越大。

而且,香菸燃燒時釋放出來的化學物質,會加強孩子呼吸道粘膜的敏感性,增大哮喘的發生。

除了身體上的傷害,心理損害也不可忽視。

試問,當孩子放學回家,看到爸爸醉成一灘爛泥躺在沙發上,他會是什麼感受?當全家人一起出去玩,爸爸的手上始終夾著煙,連句話都說不清楚,孩子又會是什麼感受?

我想,這樣的爸爸,是會惹孩子討厭的。

畢竟,沒有哪個孩子願意被別人說你爸是個“煙鬼”“酒鬼”,也沒有哪個孩子願意聞爸爸身上一股股濃惡的菸酒味。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第四名

說話不算話的爸爸

對孩子們來說,爸爸就像一棵偉岸的大樹,可靠又溫暖。他們對爸爸報以一百分的信任,對爸爸的話深信不疑。

爸爸的每一次失約,每一次反悔,都在把孩子對爸爸的信任一點點磨盡。

等到孩子再也不願意相信爸爸的話時,就是父子(女)兩人真正距離的開始。

所以,爸爸們,不要破壞孩子對你的信任。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否則,就不要輕易許諾,免得傷了孩子的心。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第三名

暴躁易怒的爸爸

一個脾氣暴躁的父親,往往會把孩子引入兩個極端:一個是變成父親的影子,情緒反覆無常,遇事急躁易怒;另一個就是變成父親壓榨下的犧牲品,就像我那位室友一樣,長成懦弱自卑的性格,永遠難以擺脫父親帶給她的痛苦。

家長必讀講堂田先老師說過: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爸爸們,收起你們的壞脾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交流溝通來代替指責謾罵,給孩子創造一個和平溫暖的成長環境。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第二名

沉迷手機的爸爸

手機,簡直比老婆和孩子還親!

爸爸長期沉迷手機忽略孩子,無疑是在親子之間架起了一座難以跨越的橫溝,孩子會覺得爸爸忽視他、不在乎他,久而久之,親子之間就會產生隔閡,孩子不願意和父親交流,性格也會變得孤僻自卑。

另外,父親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也會學著爸爸的樣子開始玩手機,一旦沉溺其中,就會嚴重耽誤學習和成長。

所以,爸爸們,在孩子面前放下你的手機,學會享受和孩子獨處的親子時光,別讓孩子把手機視為你和他之間最大的敵人。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第一名

苛責媽媽的爸爸

​一個家庭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

不難發現,在夫妻恩愛你儂我儂的家庭環境裡成長出來的孩子,大多自信大方陽光溫柔;而在爭吵不斷烏煙瘴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出來的孩子,心理上都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

在家庭裡,父親往往是力量的象徵。如果父親總是苛待母親,指揮母親做這做那,還時不時拳打腳踢,就會引起孩子對父親的恐懼,導致孩子不願親近父親,視父親為怪獸。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父親在婚姻中的惡劣行為,還會曲解孩子的戀愛觀和婚姻觀,他們會不敢戀愛不敢結婚,只為了不蹈原生家庭的覆轍。

因此,只有用心去愛妻子的爸爸,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愛,理解愛;只有其樂融融的家庭環境,才能培養出幸福快樂的孩子。

以上這6種老爸最容易毀掉孩子,甚至整個家庭!如果你家那位一天沒中,證明他是一位好父親。

其實,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從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讓孩子一開始就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良好的專注力是寶寶們今後學習的有力保障,而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孩子越大,越能體現出專注力的重要性,而3-6歲,又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期!

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這1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最傷孩子的爸爸,永遠是“這5種”,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