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喜歡賭?

小樹和爺爺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罷了!

沒有喜歡與不喜歡的說法,只有對與錯的說法。賭博本身就是錯的。一句老話說的好“小賭怡情,大賭傷身”。賭是毒藥,它也會讓你上癮的!所以看清賭博的騙局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那些喜歡賭的人,他們可能是喜歡這種感覺,喜歡這種不用出力的感覺。久賭必輸是真的,我見過的所有賭徒,沒有那個是過的好的,不論你再有錢沾上賭博也會付之東流

我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我經歷過這個過程

我賭的初衷是被朋友拉進去的,起初贏錢了我覺得很高興,於是我慢慢的深陷其中,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喜歡吧!後來輸了好多,我變的討厭賭博,可是我還戒不掉它,因為債務。我不喜歡它但我不得不喜歡它

不知道大家懂嗎?

奉勸大家還是不要碰賭博了。遠離賭博,不要喜歡這種東西。即便贏錢了也不乾淨


九頭修羅


因為賭可以給大腦的獎賞系統帶來大量的多巴胺等化學物質的刺激,簡單說就是讓人覺得“爽”啊。

早在2000年,當時還在倫敦神經科學研究所的Elliott, Friston和Dolan等人就運用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究了人腦在賭的過程中是怎麼活動的。在這個早期實驗中,他們找來9名健康受試者躺進磁共振成像掃描儀(MRI)中,一邊進行腦活動的掃描,一邊“小賭怡情”。每位受試者在實驗前都獲得10英鎊“賭資”,實驗開始後,他們躺在掃描儀中通過一面反射鏡看到屏幕上呈現的畫面(如下圖),每個回合會出現2張撲克牌,一紅一黑,任務是猜中哪張撲克牌是莊家選中的“正確牌”。受試者可以通過手中的按鈕進行自己的選擇。他們被告知整體而言紅黑作為正確牌的概率是對半開的,猜中了,受試者會獲得1英鎊獎勵,猜錯了則會損失1英鎊作為懲罰。屏幕的右方有一個指示溫度計,反饋給受試者目前的盈虧情況。(左圖中紅色為贏錢狀態,右圖藍色為虧錢狀態)。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大腦的中腦區域和腹側紋狀體區域對贏錢比較敏感,而海馬體則對輸錢比較敏感。此外,隨著節節勝利,贏得越來越多,他們發現大腦的蒼白球、丘腦、膝下扣帶回等區域對高回報的獎賞有很高的神經響應。這些都提示了,賭輸賭贏,大腦的獎賞與懲罰系統是分開來的。

我們人類的很多行為都是受到基本生存需要的驅使,比如食物、飲水、性、金錢等,這些“需要”就被大腦體驗為”獎賞“。而為了避免一些危險情境,還有一些“損失”被大腦體驗為”懲罰“。賭的過程,就是大腦一遍又一遍地演練這種”獎賞“與”懲罰“的過程。而大腦最喜歡的就是不斷被刺激,所以人們很喜歡這種不斷演練的過程吧。


鯨魚小星球


在回答為什麼人類會喜歡賭博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心理學史上的一個經典實驗:

著名行為心理學家斯金納(B. F. Skinner)曾經設計出了一個神奇的箱子——“斯金納箱”(Skinner box),小鼠在箱內按壓操縱桿可以使食物掉出,當小鼠發現自己這一行為可以獲得食物,便會不斷重複這一行為,從此學會了按壓操作杆這個技能。

斯金納之後對又進行了一些變動,小鼠需要按壓一定次數操縱桿食物才會掉出。也就是說,它有時能得到,有時不能得到食物,而並非每次都有好結果。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小鼠反而按壓地更賣力了。因為它覺得只要拼命按壓,下一次就能的到獎勵。

看到這裡,有沒有感覺十分熟悉?是的,“賭博心理”也是同樣的道理,身處賭場中的我們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贏錢,但總是覺得下一次幸運就一定出現,於是我們便開始了不顧一切的冒險。那麼,為什麼這種隨機發生的、不確定的“賭博結果”,反而會比每次都確定發生的好結果,還令人著迷的?讓我們再看一下另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2001年,斯坦福教授布萊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項“賭博實驗”中,告訴被試,當電腦上呈現獎勵信號時,便預示著他們即將贏錢,他們需要按下一個按鈕來獲得獎勵。他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掃描被試在實驗中腦內的反應,發現被試在看到 “獎勵”的信號時,大腦當中的某個腦區(我們暫且稱之為“獎勵中心”)發生了強烈反應;而當真正贏得了錢時,這一區域反而平靜了下來。這個負責獎賞的腦區叫做“伏隔核”,它並不是“快感中心”,而是一個“獎勵中心”。它不直接產生快感,但卻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獲得了即將受到“獎勵”的承諾,並分泌出一種叫作多巴胺的信號分子,督促我們繼續採取行動。

正是這種分泌的多巴胺讓我們相信,如果我們不斷加註,不斷賭下去,就有可能獲得某種“獎勵”。但與我們喝水或者吃飯便能避免口渴和飢餓的“真實獎勵”不同,這是一種大腦給我們的“虛假獎勵”,它並不保證我們一定能的到我們所期待的快樂。只有看清這一點,人類才有可能跳出各種賭博或者變相賭博的“陷阱”,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情上,否則,我們只會像籠子當中的小白鼠一樣,在虛幻的期待中耗盡自己的一生。


紫花地丁


賭博本質上是一種衝動的行為,而衝動的人對獎賞非常敏感,對損失缺乏合理的恐懼心理,導致不善於規避損失。

一般人如果在進行有巨大損失風險的決策之前,身體通常會出於一種緊張的狀態,這些信號會被我們的高級決策中樞——大腦的額葉皮層察覺,從而判斷這種高風險的行為是否合適,至少會猶豫。而好賭者的情緒性和內臟信號似乎很微弱,也就說,在做一個可能帶來巨大損失的決定之前,身體無法感知潛在的風險,大腦也就無從決策,只有“單純的理智”在運轉,當然是要把輸的的再贏回來這種持平的心態。然而,在賭博中,單純的理智根本是無法計算輸贏的局面的,它由不得你去操控和計算。所以,情緒的信號在指導我們賭博,或者說,何時見好就收的決策中十分重要。好賭而又賭輸的人,通常是這種決策失調的類型:身體無法感知風險。

另一方面,他們又多具有衝動的性格,而不顧及危險的後果,行動被獎賞綁架。簡單地打一個比方,每次贏個5元,就會讓他們激動萬分,隨後這種激動的感覺會削弱,就需要贏個50元來刺激,後面就會需要500元,5000元,50000元來刺激。一想到這種潛在的贏面,他們的大腦就會麻痺掉,潛在的風險和損失,不再能夠阻擋他們。

一般的賭局設計得很巧妙,一開始都會讓人贏得幾把。獎賞的慾望立刻被觸發。隨後的局面中有贏有輸,但輸的也不痛不癢,賭博者繼續被獎賞牽著鼻子走。現在局面開始逆轉,贏得越來越少,玩得越來越大,而輸的概率和額度也成倍增加,這個時候,賭徒已經沒有回頭之路,因為迷失了方向的大腦和心智,已經對損失喪失了合理的判斷和警告,理智枯竭地盤算著如何把錢再贏回來,鉅額損失的恐懼感被壓抑到了身體感知之外。


鵜鶘心理陳小康


您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您解答。喜歡賭博,其實是人類天生的冒險本能,有時候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比如每一次新科技的運用都是一次賭博。但是沉迷賭博確實會是一種危害。

郭富城主演的《天亮之前》這部電影就很好詮釋了沉迷賭博背後的一些重要心理因素。

第一,在家庭裡得不到父母的認可關心,總會被父母罵是沒用的,沒任何用處。就像影片裡面,郭富城飾演的高野是富家少爺,但是從小爸爸從來沒有對他看好過,只會認為他沒用。高野也只有在賭場上贏錢的時候會聽到周圍人的羨慕和讚揚,在輸錢的時候可以聽到高利貸,對他說只要你再去借點錢就能賺回來。所以賭博會讓一個人得到了他所需要的認可。

第二,一個人在家庭環境裡面伴隨著自卑體驗成長起來的,會從賭博中尋求到他所需要的自信和成就感。高野他雖然為富家少爺,但是在家裡,爸爸看不起,兄弟比他更厲害,他內心是充滿很多很多自卑的。他也只有在賭博,家裡人最不屑的行當裡尋找到屬於他的內心的自信,所以高野對於賭博的研究是很多的,雖然說然並卵。

第三,一個人在自己生活當中,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事情,就會從賭博中尋求刺激感和心跳感。高野因為家庭有錢,所以也不需要自己去做些什麼事情,他的生活中充滿了無聊,他只有從賭博中才能尋求到一些刺激和快樂。所以這就會造成他沉迷於賭博。

第四,一個人之所以沉迷賭博,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想轉移自己對於生活當中其他事情的注意力。高野在家人出事了之後,更加沉迷於賭博當中不能自拔,因為他從小對於家裡人,特別是父母會充滿很多憤怒,但是父母因為飛機事故而離開他,他又會充滿很多悲傷。面對這樣的極端的負面情緒,他自己無法很好處理,他就只能讓自己通過賭博來逃避這些負面情緒。

一個人沉迷賭博的背後是由很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只有把這些心理因素慢慢的進行解決,才能讓自己也從沉迷賭博當中脫離。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不請自來。總結性的一句話:每一個人都心存僥倖,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贏,不會輸,從而導致了人生觀,價值觀的改變,否定了工作的意義,總想不勞而獲。



在賭局裡你先贏了錢,然後就覺得賭來錢很容易,你否定了努力工作帶來的那點回報,你的價值觀改變了,你這個時候認為工作掙得錢在賭博面前一點用都沒有,工作簡直就是浪費時間。例如:你今天一天用20萬元贏了100萬,而你上班要5年才可以掙到100萬,你這個時候就開始慢慢否定了腳踏實地的工作,一天你就賺了過去五年辛辛苦苦,省吃儉用才存下來的100萬,你開始反省努力工作是可恥的,是無用的,你開始迷戀上賭博,你上癮了。

接下來你開始不想工作,天天研究賭博,然後好事不長,沒有過幾天你就把贏的100萬輸完了,這個時候,100萬隻是一進一出,自己沒有虧損,但是就因為這一進一出,改變了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對工作的態度,要是你馬上收手還來得及,因為你沒輸沒贏,但這幾乎不可能。你想把這100萬贏回來,因為人就是這樣的劣質性格,到了自己手裡的就一定是自己的,你覺得你輸了100萬,心裡難受,一定要贏回來。結果是你不但沒有贏回來那100萬,還把自己辛辛苦苦5年存的100萬也都搭進去了。 接下來你就開始借錢,開始貸款,不斷的加大投注,想撈回本錢,可能中途撈回來了本錢,但你已經上癮,走火入魔,失去理智,不會就此收手,你想靠賭博發財,因為你有了少量的錢贏大錢的經歷,你就會覺得你肯定還好有這樣的事情,就一直心存僥倖,不斷輪迴在賭局,直到負債累累,家破人亡,一分錢沒有了,想到了戒賭,只這是想到,而不是真正戒賭。當你有錢了,你又會去賭。


迷戀上賭博,實際是迷戀上了不勞而獲,迷戀上上了好逸惡勞。沒有人喜歡賭博,是因為金錢的誘惑,是因為人性的弱點。舒舒服服的生活肯定比起早貪黑的工作好上一萬倍,誰又能抵擋住這樣的誘惑呢?所以與其說喜歡賭博,不如說在賭局裡視財如命,平平安安的過日子,腳踏實地的工作掙錢,這才是人生贏家。


奮鬥吧這個


因為賭可以組成的詞語是賭博,賭是一種僥倖心理,當有一定幾率贏得自己十分迫切需要的東西時,人就會想象自己贏的時候的樣子,但大多數都是十賭九輸,剛開始賭的時候,會贏,嚐到甜頭之後,就會繼續賭,當自己輸的時候,人們就會想我以前贏過,我就不信這個邪,我還能贏,就會一直賭下去,最後賭的一無所有,當自己一直輸了之後,心中的僥倖心理就會放大,甚至孤注一擲,遠離賭博,踏踏實實的,不賠就是賺到。



小哲怪談


其實說到底,這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問題!

首先我們來理解下,什麼是賭博?賭博,就是用有價值的東西(一般是錢!)作為賭資去博輸贏的方式。這其中產生的巨大心理“刺激”作用很少有人承受得住!再加上一個“僥倖”心理,很多人總是認為自己有橫財命,逢賭必贏的!總是覺得自己不可能會一直輸下去!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翻本的!從而越陷越深!走上不歸路!

賭博是一種很容易讓心智不堅定的人迷失自己的“毒品”!一旦沉迷其中只會越陷越深,幾乎無法自拔!為了能繼續賭下去、為了能夠湊來賭資,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形呀!偷蒙拐騙,甚至去搶劫等,最終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中!家破人亡!走上一條不歸路!

國家明令禁止私下賭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三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開設賭場或者以賭博為業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可以說,國家為了禁止賭博出動了不少人力,物力等!但是,國家對於賭博的打擊力度已經如此之“重”了,為什麼賭博還是屢禁不鮮呢?

公民自身的原因佔了很大的比例,我們看看賭博的人都有哪些?

首先最典型的一類人就是為了尋求刺激,這類人或許家境殷實,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為了尋求刺激就跑去賭了,或許在他們心裡覺得賭比吸毒心裡罪惡感會少些吧,這類人比較可氣!明明有著比別人好的條件,卻不求進步,放棄自己,從而淪落為比普通人還不如的普通人!

接著,就是被“拉下水”的了,之前或許是個“三好”男人,但是有一天被朋友遊說了兩句參與到了其中,因為“手氣好”小贏了一把,就覺得自己有橫財命什麼的,放棄了家庭,放棄了妻兒,整天只想賭!從此自甘墮落,油鹽不進!這類人其實就比較好挽回了,畢竟他們只是一時迷惑了心神!只要家人朋友堅持不懈的幫助他,不放棄他,還是有很大機會戒毒的!

最後就是那些只想靠賭賺錢的人了!他們本身沒什麼過硬的技術本事,也耐不住性子去工作,覺得來錢太慢,加上本身性格懶惰不上進!整天幻想著中彩票之類的白日夢!也就是所謂的“爛命”一條了,這類人是最可憐的也是最可悲的!可憐的是他們的父母,兒女養大後竟成了一個“廢物”,可悲的是人的一生不過30000天!就這麼虛度了光陰了!

認清賭博危害!關愛周身朋友!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專懟雙色球


賭徒的心裡大多都是好逸惡勞,希望一夜暴富的。但是實際的工作收入低而且又辛苦,所以才會走上賭博這一條路的。好賭的人都有兩種心理。


第一種:僥倖心理,期望一夜暴富。這是一種進取心,但就是被放大了,從而無法控制。普通的收入是不能滿足他們的,所以希望通過賭博來快速獲得財富。

第二種:不平衡心理。當一個人輸了錢之後就會懊悔,怪自己怎麼那麼沒有出息。一但想到欠下的高額賭債,又不知道怎麼還。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借錢繼續去賭,希望回本就收手,結果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而走上絕路。

為什麼說的大多數人抱有僥倖心理呢,因為有一部分人的因為看見別人的好生活而羨慕才去賭的。還有一種是因為無知被別人哄騙去賭博從而無法自拔的。但不管是哪一種,賭博都只會讓人沉淪,一定要遠離。


珍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

賭博目的就一個———贏錢。

賭博的方式有千萬種,這裡不一一討論,我們只說買六合彩。

買六合彩想贏錢,只有一種機會可以贏錢:

就是你就買一個號碼,

而且買的號碼恰好它開出來了;

而且你壓的錢很多,比如十萬,你就中大概46倍的本金;

而且莊家有實力,講信用,給你一大筆錢;

而且你就壓一次,絕不再壓賭注。

這種情況你才是贏家。

除此之外,你必輸無疑。因為六合彩玩的是概率。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是六合彩總共是49個號碼,中獎的倍數只有46倍左右。就是說,如果你全部都買一元,需要49元,只能中46元,盡虧3元。

如果你不敢一次性花大成本買一個號碼,而且你運氣也不好,那麼只有落入概率的漩渦中。你經常買,偶爾也中獎,如果你統計一下長期買六合彩的數據,你就會發現,原來你盡虧了49分之3。

然而去賭博的人思維出問題。他們只覺得自己會贏錢,他們臆想出一整套必贏的策略,必贏心理是他們參與賭博的動力。但是,最終事實證明了他們的失敗,不過,他們不相信,他們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運氣不好。

他們腦子裡只有中碼的片段。

這是一種病,一種思維斷裂的精神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