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有哪些細思情節讓你能淚崩?

金庸是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從1955年第一篇武俠小說問世,到1972年封筆,金庸共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在這15部小說中,不僅有波詭雲翳的政治畫卷,也有蕩氣迴腸的英雄俠義,還有出神入化的蓋世武功,還有精彩絕倫的引人入勝的愛情故事。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細思情節讓你能淚崩?


汝陽王見女兒意不可回,深悔平日溺愛太過,放縱她行走江湖,以致做出這等事來,素知她從小任性,倘加威逼,她定然刺胸自殺,不由得長嘆一聲,淚水潸潸而下,嗚咽道:“敏敏,你多加保重。爹爹去了……你……你一切小心。”

趙敏點了點頭,不敢再向父親多望一眼。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細思情節讓你能淚崩?

汝陽王轉身緩緩走下山去,左右牽過坐騎,他恍如不聞不見,並不上馬,走出十餘丈,他突然回過身來,說道:“敏敏,你的傷勢不礙麼?身上帶得有錢麼?”趙敏含淚點了點頭,汝陽王對左右道:“把我的兩匹馬牽給郡主。“左右衛士答應了,將馬牽到趙敏身旁,擁著汝陽王走下山去。

不得不說,金庸對於細節的描寫,尤其是人與人之間最微妙最真實的感情,真的是極為打動人心!

父愛如山,何須贅言。


張無忌扶他坐在艙中椅上,伏地便拜,哭道:“義父,孩兒無忌不孝,沒能早日前來相接,累義父受盡辛苦。”謝遜大吃一驚,道:“你……你說甚麼?”張無忌道:“孩兒便是張無忌。”謝遜如何能信,只道:“你……你說甚麼?”張無忌道:“拳學之道在凝神,意在力先方制勝……”滔滔不絕的背了下去,每一句都是謝遜在冰火島上所授予他的武功要訣。背得二十餘句後,謝遜驚喜交集,抓住他的雙臂,道:“你……你當真便是我那無忌孩兒?”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細思情節讓你能淚崩?

張無忌站起身來,摟住了他,將別來情由,揀要緊的說了一些,自己已任明教教主之事卻暫且不說,以免義父敘教中尊卑,反向自己行禮。謝遜如在夢中,此時不由得他不信,只是翻來覆去的說道:“老天爺開眼,老天爺開眼!”

謝遜半生遭際悲慘,指天罵地,“賊老天”,義子生還的時候竟能感謝上天。


少室山大戰之後段譽受了傷,蕭峰匆忙把他安置在自己的故居,這是他回到故居的一段描寫。初讀只道他追憶起兒時的生活,思念養父養母。同時感動於喬三槐夫婦對養子的疼惜:為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做了這許多玩具,並且在他離家多年還一件一件好好收著,蕭峰名滿天下,而喬氏夫婦和這世間空巢的老人一樣,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兒子,盼能和他團聚。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細思情節讓你能淚崩?

後來再讀卻體會了更多:這一段劇情之前正是少室山一場酣戰,蕭遠山和慕容博現身,困擾蕭峰多時的真相終於揭開,王霸雄圖,血海深恨,歸於塵土。然後筆鋒一轉來到這間小屋,蕭峰此時此刻拿著木老虎究竟想了些什麼呢?

當然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哀痛他們無辜橫死,這之外也許還有對命運捉弄的無奈:這些家國恩怨,出生入死,誤解陷害,痛失愛侶……如果只是一場大夢該有多好,一覺醒來他只是個樸拙少年,承歡於三槐公膝下,平凡長大娶妻生子,做個庸常的樵夫。他不希望打遍天下戰無不勝,寧可自己像兒時抽屜裡的小刀:沒有被打磨出鋒芒,也沒有被鑄刻上哀傷,在無人知道的角落默默生鏽。

如果能回到最初,一切都沒有發生,那該多好……


洪七公道:“蓉兒的烹調功夫天下第一,這個我卻敢說。”黃蓉抿嘴笑道:“不用贊啦,咱們快下山去,我給你燒幾樣好菜就是。”

洪七公、黃藥師、郭靖、黃蓉四人下得華山,黃蓉妙選珍餚,精心烹飪,讓洪七公吃了個酣暢淋漓。當晚四人在客店中宿了,黃藥師父女住一房,郭靖與洪六公住一房。次晨郭靖醒來,對榻上洪七公已不知去向,桌面上抹著三個油膩的大字:“我去也”,也不知是用雞腿還是豬蹄寫的。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細思情節讓你能淚崩?

他將丐幫幫主的位子傳了給黃蓉後,獨個兒東飄西遊,尋訪天下的異味美食。廣東地氣和暖,珍奇食譜最多。他到了嶺南之後,得其所在,十餘年不再北返中原。

在射鵰書末,華山論劍之後,洪七公留下一句“我去也”就此告別。

看似是完滿的大團圓結局,【只是,靖蓉都沒想到,這一別竟然就是永別。】

給靖蓉夫婦傳藝授業、言傳身教;給他們一個自幼喪父、一個自幼喪母的單親孩子,來自長輩的慈愛;給他們毫無保留的愛護,赴湯蹈火、數次險些性命不保。

當楊過告知靖蓉洪七公逝世消息時,他們是怎樣的感受?

我不敢想象。

張震嶽有一首叫《再見》的歌,裡面有段歌詞很貼切--

我怕我沒有機會

跟你說一聲再見

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

沒想到,有些人,真的就再也見不到了。


那就是城破人死,壯烈殉國。

從不敢細想郭靖黃蓉死難時的場景,以他們的蓋世武功,縱然城池失守,難道竟逃不出去? 究竟是萬箭攢心留的住郭黃? 還是年邁病篤無力再戰? 抑或是為了城破後多救下幾個百姓? 大俠終究是倒下了,能留他們在城中的恐怕只有責任吧?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細思情節讓你能淚崩?

楊過問道:“郭伯伯,你說襄陽守得住嗎?”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鬱郁蒼蒼的丘陵樹木,說道:“襄陽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當年耕田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治國安民的才略,我們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說只知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最後成功失敗,他也看不透了。 我與你郭伯母談論襄陽守得住、守不住,談到後來,也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

郭靖黃蓉也知道襄陽守不住,楊過可以呆在古墓裡絕跡江湖,張三丰可以覺得武功未成而不來,朱子柳他們可以提前把家眷遷往西域。

唯有郭靖黃蓉,獻了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

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當年的承諾,一語成讖,然而他們死後呢?他們的屍骸是否會被殘忍的蒙古人蹂躪?他們的頭顱是否會被砍下耀武揚威?他們的武功是否從此失傳江湖?

金庸書中素來善於寫情,不止情感宣洩可以寫的死去活來,情的種類也花樣繁多。人們為了令狐沖與任盈盈終成眷屬而心慰,為楊過小龍女神蹤江湖而心往,也會為郭靖黃蓉身死襄陽而感嘆,為張無忌遍身情索不得抽身而心急。這是主角們的幾乎與武俠對決的情節等重的主線,此外,也有楊過與段譽各自漫步花叢中所見的,姿態萬千的群芳,讓人為每一個配角求之不可得的愛情心傷,心醉。

太多太多的片段讓我們感動,太多太多的情節讓我們回味,那是我們一起走過的青春時代,那是我們一起追過的心中英雄,那是我們一起羨慕過的瀟灑人生!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緬懷金庸老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