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婉清,你之寂寞你之歡喜

木婉清,你之寂寞你之歡喜


木婉清,你之寂寞你之歡喜


金庸為小說人物取名字多愛從詩詞曲賦中摘取一兩字,這樣的例很多,最難得的是摘取的名字竟然和人物性格以及人生際遇符合,看到名字便大概知道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了。譬如說木婉清,“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便知道她是一個美麗的,溫婉的,卻又高傲的女子,而再看《天龍八部》便知道她果真就是這樣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樣。
世間上有美好的女子就自然會有美好的男子來配,能配得起木婉清的,整個天龍八部裡大概就只有兩人,一個是無崖子,一個是段譽,可是無崖子太老了,且自己的感情糾葛也理不順,那麼就只有段譽一人了。喬峰雖然是大英雄,但是失之粗莽,虛竹老實武功高強,但又笨又不好看,慕容復雖然風度翩翩,但是是個偽君子,只有段譽是個美好的的英俊的男子,配她木婉清正好合適。
可是段譽偏偏又成為了木婉清的哥哥。
這對於木婉清來說大概很難接受,因為這變化實在是太快了,起伏也太大了,簡直比過山車還快還大。木婉清之前遵母命,不以真面目示人,因為認為天下的男人皆是負心薄情之輩,木婉清在這種教育下自然不會對男人有期望,應該是做好一輩子孤零零之打算的,可是卻偏偏遇到了段譽,恍然才明白天下的男子也並非如母親所說,於是將整顆心都交了出去,可是交出去後,卻又得知段譽是自己的哥哥,這顆心又不能交出去了,可是拿不回來了呀,那該怎麼辦?只能腸斷天涯了。


木婉清的悲劇就悲劇在這裡,如果不遇到段譽,便不會以心相許,如果不以心相許,便不致以身相誤。但幸好她等到了一個美好結局。
那日在無量山上,一個傻傻的段譽突然出現了,傻到什麼地步呢?竟然為了一個陌生人不要自己的命了,明明手無縛雞之力卻偏偏要管別人的閒事,明明可以逃走卻選擇了留下來,太多這樣出乎木婉清意料的事情了。在木婉清看來,段譽也該像別的男人那樣,貪生怕死,下流無恥,可是段譽卻偏偏不是這樣的。除了痴痴傻傻以外,長得又是那麼好看,說話也好玩,自然會如一顆石子在木婉清平靜的心湖裡打起漣漪。於是在嶽老三的攪合下,木婉清自覺再無生還希望,於是揭下了面紗:
“你是世間第一個瞧見我面貌的男子,你死之後,我便劃破臉面,再也不讓第二個男子瞧見我的本來面目。”
這便是木婉清,決絕至極,但只是愛,恨一個人倒不決絕,不然愛人決絕,恨人也決絕,就頗如李莫愁了。木婉清就在這點上可愛,她所有的蠻橫兇殘冷漠都是裝出來的,一旦不必偽裝,便溫柔如水,天真爛漫,猶如是一塊堅硬的冰,遇到段譽後就化掉了。
在木婉清不知道段譽是她哥哥時,她是快樂的,她和段譽雖然一路被雲中鶴追到大理,幾次都險些遭到雲中鶴的玷汙,可是終究是快樂的,因為有少年郎段譽在身邊。心若有了所屬,便不大怕了,不過是臨到死時咬舌罷了,死也很乾脆,我想木婉清在那時就是這麼想的。

在這裡我忽然想起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徐志摩之前寫詩就有用過雲中鶴的筆名,金庸必是知道的,不知道他把雲中鶴這名安在那麼一個邪惡下流的人物身上是什麼意思。
木婉清和段譽終於逃到了大理,最後得段譽母親刀白鳳相救才倖免,木婉清對於這麼一個恩人,首先的表現出來的不是感激,而是吃醋,這多可愛啊,也可見她心裡全是段譽的,不然哪裡會在危急時候還吃這些乾醋,而吃醋的少女最為可愛了,吃得不多不少,多了就成了妒婦,少了又不夠嬌媚,也不夠情深,所以我愛木婉清便是因為這些小情小緒。
木婉清的膽子也很大,第一次遇到段譽就敢私定終身,私定終身就敢跟著段譽回大理見他父母,真是初生牛犢不畏虎啊。而她的少女心思真是一現無餘,令人心醉。
當得知段譽是她哥哥後,木婉清該是極端痛苦的,這種從沒有到擁有,從擁有到失去,且都是對於少女來說最重要的東西,而且更無奈的是,這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木婉清或許不怕死,但是卻不敢違人倫,這種有心無力的感覺最讓人痛苦了。所以她在極喜極悲的對比下就顯得更可憐。可是能怎麼辦呢?也沒辦法。當他們被段延慶下了藥,囚禁於一室的時候,木婉清和段譽對對方的感情之別就顯現出來了,段譽依舊想著不能丟段家臉面,而木婉清只想著段郎。雖然真如此有違人倫,但是男女對待感情的區別就能看出來了,女人在感情中更為感性,男人則更為理性。

最終段譽走了,在江南遇到了王語嫣,而木婉清就沒有出現了,只在段譽偶然的思緒裡出現,只在最後的幾章才出現。這是我覺得遺憾的一點,我喜歡木婉清甚於王語嫣,所以我想木婉清出來的章節多一點,畢竟無量山上的那七日太美太讓人懷念了。
不過金庸的書有趣的點就在這裡,不是出現章節多的人就更能讓人記住,不少出現章節少的人就不能讓人記住,比如說木婉清無量山上逢段譽,比如說郭襄風陵渡口遇楊過,有些傾城只需要一眼。
木婉清再次出場是在西夏公主發出比武招親的消息時,段譽跑不見了,大理段氏為了這樁政治婚姻,於是讓木婉清冒充段譽去把西夏公主娶到,於是木婉清就變成了少年書生,騎在驢背上,向靈州趕去了。
在去靈州的路上恰巧遇到了段譽。
許久未見,以為安於兄妹之情的兩人卻並沒有,段譽雖然叫著妹子,但說的話卻更像是對戀人說的,木婉清雖然故意挑出他們的兄妹關係,但是一句話卻漏了餡:
“你想我?你為什麼想我?你當真想我了?”
有耳朵的人都能聽出此中的情意。
第一個問,自然是有點氣憤的,然而深究下,便是這樣的,木婉清以為段譽沒想她,所以氣憤地反問。第二個問,是木婉清回過味來,知道段譽在想她,便口氣軟了,但還是不肯承認,非要逞強,有撒嬌的成分。第三個問,便有悲涼在其中了,你真的想我了嗎?真的,那就好,因為我時時刻刻都在想你啊。

這便是木婉清了。再深的感情也掩埋在平靜下,再洶湧的潮流也湧動在平波下。她再也不會莽莽撞撞地愛一個人了,她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感情,儘管感情和在無量山上初遇時的感情並無變化,甚至更加深沉了。
木婉清是在第三章“馬疾香幽”到第七章“無計悔多情”出現的,在這五章中,她是絕對的女主角,但是此後就沒出現了,直到第四十四章“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才又出現,然後直至全書結束。她出現的章節不算多,所以寫完她在書中出現的行跡費不了多少筆墨,可是那隱藏起來的誰又能說盡呢?
估計有很多人疑問段譽到底愛不愛王語嫣,到底愛不愛木婉清,第一個問題我下次寫王語嫣時回答,今天只回答第二個問題:段譽愛不愛木婉清?
我認為愛,三個原因。
其一:原文,段譽見她輕嗔薄怒,更增三分麗色,這七日來確是牽記得她好苦,雙臂一緊,柔聲道:“婉妹,婉妹!我這麼叫你好不好?”說著低下頭來,去吻她嘴唇。
這個吻可是段譽的初吻哎,男人對初吻還是多少有點眷戀吧,而且段譽在全書結束前和女人最親近的關係就是接吻了,而這點段譽大概是不會忘記的。當然這是玩笑,我之所以將這個作為第一個理由,是因為那時段譽是真心愛木婉清的,甚至將木婉清帶到了大理見父母,要不是真喜歡,會這麼做嗎?一個少年,一個少女,一個有才,一個有貌,美好的愛情是極容易產生的,而且這還是他們各自的初戀。段譽最後放棄木婉清也是因為知道了他們是兄妹,不可能有男女之情,而在此之前,段譽必定是愛著木婉清的,這也必定是段譽最美好的記憶之一。

其二,原文,(段譽)轉念又想:“要是我一生一世跟一個姑娘在太湖中乘舟盪漾,若跟王姑娘在一起,我會神不守舍,魂不附體;跟婉妹在一起,難保不惹動情亂倫之孽;跟靈妹在一起,兩人從早到晚,胡說八說,嘻嘻哈哈...”
愛情是什麼?情與欲也,有情無慾是太監,有欲無情是流氓,有情有欲才是愛情。段譽自己的想法說得很清楚,他對王語嫣很難有男女之情,更多的是一種嚮往仰視,他將王語嫣當作了一個仙子,不敢動半點心思,所以很難說得上是愛情,而和鍾靈更像是兄妹,既無仰視,也無男女之情,只是妹妹而已。獨獨木婉清能挑起段譽的欲來,他自然對木婉清有情,現在又有欲,自然就是愛情了,而且是考慮到這是亂倫的,但依舊控制不住,這又符合了愛情的另一個特徵,那就是盲目不理性。
其三:原文,段譽見她對兩人乃是兄妹之事既不傷心惋惜亦無纏綿留戀,比之當年木婉清得知是自己妹子之時的悽然欲絕情狀渾不相同,心中忽有所感:“她畢竟對我並無多大情義,決不像婉妹那樣一意要作我妻子。在那萬劫谷的石屋之中雖說她是中了春藥陰陽和合散之毒,但她對我情意纏綿,出自真心,並非單是肉體上的春情盪漾,她確是真心愛我。後來再在西夏道上相遇,她知我已轉而愛上了王姑娘,雖微有妒意卻不恨我,當我和語嫣在小溪邊卿卿我我之時,婉妹還冒險化裝為男子去西夏皇宮代我求親...

段譽在知道木婉清和他是兄妹後悲痛欲絕,根本不能思考,但在得知自己和王語嫣是兄妹後竟然還能思考,且拿王語嫣和木婉清做了比較,同樣的事情,段譽在木婉清那裡傷得更深,在王語嫣這裡傷得更淺,這自然能說明什麼了。段譽終於知道木婉清的好來,雖然有點遲,但也不算太晚。男人是一種很容易一葉障目的生物,有時被一個女人迷惑了,就以為不愛原配了,但是這女人的迷惑一旦褪去,他便知道他愛的到底是誰了,所以很多男人會拈花惹草,但很少會因此離婚,而且當小三和原配鬧翻,男人總是站在原配那裡的,段譽大概就是這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