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众所周知,工厂的生产过程,从浪费的形式上划分,有8大浪费。分别为

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浪费、多余加工的浪费、库存浪费、过量生产浪费以及管理浪费。风靡全球的精益生产,不论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是各类改善工具的应用,都是以消除浪费为核心目标。本文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对8种浪费形式进一步细化,总结出93种更为具体的外在表现,便于工厂制定完善的计划,实施改善。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一类:等待的浪费。

1、是否由于前面工序造成下道工序的等待?

2、是否由于检验时间过长造成等待?

3、是否由于供应商来料晚造成等待?

4、是否机械自动加工时,操作员在旁边等待?

5、是否计划安排不当造成等待?

6、产品是否突发批量不良,没有人快速处理,造成大量的浪费?

7、是否操作没有任何价值(例如没有标准化生产,检验造成动作增加,时间延长)?

8、等待能否做其它事情,例如下一个产品准备或者增加其他的工作?

9、是否遵循了标准化工作,例如有的员工30S、40S、35S秒操作,没有标准作业,造成NECK变化?

10、工序之间是否有缓冲?数据是否正确?

11、传递时间是否变化很大?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二类:搬运的浪费。

1、零件、工具等,是否可以尽量放置于近处?(搬运距离是否过长)。

2、物品及工具等,是否整齐的放置?(例如电源线凌乱,是否有合适的BOX或架子,便于拿取)。

3、物品及工具等,放置场所的位置与顺序恰当吗?(物品、工具无交叉,一个流方向)。

4、物品箱是否整理过?(过脏、存有垃圾,造成操作工使用麻烦)。

5、物品箱的大小适切否?(过大、太小)可否斜置或重迭。

6、机器与机器间的距离可以缩短吗?

7、机器保养检核表有确实执行吗?

8、能够缩短运搬距离吗?

9、可以利用输送带吗?

10、可以利用重力吗?(倾斜溜滑梯,倾斜的架子等)?

11、一次运搬量可以增加否?

12、较重物品是否利用台车等来搬运?

13、物品的流程曾作过整体检讨否?(是否最短最顺畅)?

14、能否使用特殊进给匣装置?(螺丝振动排列)?

15、是否有逆流或连续来回之工程存在?

16、包装是否恰当?(标示是否可以一面全部贴完,而不是翻来覆去的贴)

17、是否可不必透过人力使物品移动?(流水线移动,自动机械手、自动滑道)

18、使用的工具,是否能吊着使用呢?是否使用自动打包带?自动条码器等?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三类:不良品的浪费。

1、有没有容易混淆的标签、标注?(例如,作业员现场很容易拿错产品,因为标签,如颜色过近等)。

2、容易操作错误的机械,是否装置自动停止之危险防止装置?(比方说自动螺丝钉,螺钉反方向就报警,停止)。

3、容易发生作业错误之机械工具等,是否有预防策?(1 关键设备操作,是否培训 2 是否遵守 3 是否检查设备)。

4、次品率是多少,是否有进行每天管理和持续改善(Time Check )。

5、工艺是否过于复杂,造成不浪率较高(工艺是否可以简化,作业手法是否过于陈旧,没有进步)。

6、库存里是否隐藏了次品(1,现场良品不良品是否进行了混放,造成不良2.供应商不良率较高)。

7、机器,工具,技术是否有问题(是否没有经过批量产,没有进行全面的检讨,4M1E就盲目生产)。

8、标准化工作是否被遵守(1.未按照SOP标准流程产生不良的产生2.SOP 文件复杂,难懂,员工不理解)。

9、次品是由准确的依据还是凭感觉来决定(1.检验标准是否培训 2 是否遵守,操作工及品质)。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四类:动作浪費。

1、动作不能删除吗?不必要的额外动作?

2、供应商来料是否标准,是否有不合格造成挑选?

3、动作能合并吗?

4、能够缩短移动距离吗?

5、可否以双手或手脚同时动作?

6、是否操作区域是在其正面前135度视角操作?

7、是否有弯腰的动作?

8、是否有来回走动的动作?

9、是否有转身的动作?

10、是否靠蹲、仰头、不必要的摆动才能生产?

11、以双手动作是相反方向或是相对方向来进行呢?

12、由腕到手,或由手到指头,能够顺利达成工作?

13、重的东西或抗力大的东西是否使用机械化?

14、动作圆滑顺畅吗?是否有急促激烈的方向变更?(生产的动作没有交叉,也像一个流的方式进行)。

15、有利用惯性动作吗?

16、有妨害动作的障碍物?或者作业台设置不合理?

17、非得使用手以外的身体部位,才能进行作业吗?

18、工具尽可能共通使用(标准化)?(或者配件标准化,例如丰田汽车通用汽车底盘)。

19、二种以上的工具,可被归纳成一种吗?

20、装配、插下能够简单快速吗?

21、须要用力的手把、把柄等的握把与手接触面积可否加大?

22、能否使用自动化工具?(电动螺丝起子)。

23、工作是否标准化(张三需要3个动作,王五需要六个动作,或者左手右手)。

24、是否进行了岗位交叉培训(多技能培训)。

25、换手是否必要?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五类:多余加工浪费。

1、员工是否对样品、产品的要求是否理解?(0.1的误差精度,0.01操作)。

2、检查基准是否简单明确,便于现场员工理解?(1员工看的懂吗?2基准加严或者放宽了解吗?)。

3、产品、工序是否理解其要求,而产生的动作浪费?(内部件拼命加工,无意义)。

4、工序设计是否不合理?(例如无任何意义的海绵、螺丝、黏贴)。

5、设备、模具、治具是否正常,不会造成额外动作?(例如注塑毛边等)。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六类:库存浪费。

1、库存周转率是否过低?

2、废品库存不良是多少?(库存不良品是否过大)。

3、库存盘点差异率是否过大?(1%)。

4、是否根据采购周期、生产周期进行备货?而不是大量的进行备品备货?

5、核心的备件是否做了备品?而不是缺少造成浪费?

6、安全库存设置是否合理?(而不是仓库面积的浪费,资金过多的占用,人员过多的保管)。

7、仓库是否遵守先入先出?而不是造成产品过期造成产品浪费(例如油漆等)。

8、现场半成品是否有准确的管理管控?

9、仓库台车、box 是否进行统计管理?没有过多,或者过少(现场堆积产品),或者浪费严重。

10、各个部门、各个工序产能是否均衡?半成品是否过低或者过高?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七类:过量生产浪费。

1、生产速度是否过快或者过慢?计划是否遵守?人力、设备安排是否合理?。

2、是否缺少拉动的管理系统,而造成各个部门生产不匹配,各自为政?

3、计划安排是否合理?没有过小的情况?(注塑、喷涂)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过大(临时生产、加班)。

4、是否有库存排队等待加工?(现场堆积半成品过多)。

5、标准的设备产能、流水线的产能是否准确?(而造成过多生产)。

6、是否存在“因不良过多,而生产过多,避免出货不够?”

7、生产进度的安排是基于生产实际需求还是依据人员主观意识?

8、伴随着生产不良的下降,BOM loss 率设置是否合理?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第八类:管理浪费。

1、管理浪费之等待浪费。

①等待上级的指示;②等待外部的回复;③等待下级的汇报;④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

2、管理浪费之协调不利的浪费。

①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利;②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利;③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利;④ERP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利。

3、管理浪费之闲置的浪费。

①组织职能重叠;②人员配置臃肿浪费;③重复的信息传达;④企业设备、车辆的配置过剩。

4、管理浪费之无序的浪费。

①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②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③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④业务流程的无序。

5、管理浪费之失职的浪费。

①做事不认真,敷衍 ②忽视团队能力,管理者尽己所能 ③自身监督、指导、沟通不利造成的问题。

6、管理浪费之低效的浪费。

①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②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没有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费。

7、管理浪费之管理成本的浪费:

①计划编制无依据;②计划执行不严肃;③计划查核不认真;④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⑤费用投入与收入不匹配。

工厂有8种类型、93种浪费,你离标杆工厂有多远?

总结:因为生产现场各个板块的浪费形式多样,并且很多浪费内部存在关联,所以,在推动浪费改善时,必须制定合理的改善顺序,避免改善活动走回头路,造成新的浪费。

如果您喜欢管理与优化相关知识,点击右上角“关注”,可时常看到我的一些实践性总结与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