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誰也沒想到,深圳的樓市就這樣又“秀”了一波,短暫的兩週裡,新盤一入市便出現“秒搶”、“日光”。


  • 3月7日,蛇口太子灣灣璽,70套2000萬起步的豪宅,12分鐘賣了3.6億,當日清盤。
  • 3月12日,光明勤誠達正大城,453套產品,吸引百人戴著口罩前往,開售15分鐘銷40套。
  • 3月13日,太子灣灣璽加推14套房源,套均4200萬起步,8秒宣告售罄。
  • 3月16日,沙井萬科星城線上開盤,7分30秒288套房源售罄,吸金近3億,圍觀人數高達近50萬人次。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圖源網絡


巧的是,這幾個項目推出的均是清一色的公寓產品!!!


是不是很意外?當大家還在高呼“首選住宅”,“公寓靠邊站”的時候,深圳的公寓給市場打了一劑雞血。


似乎從去年大灣區規劃綱要+先行示範區出臺後,深圳市場被看好,外地客們進場,下手麻利,住宅、公寓、寫字樓都不放過。


當然,深圳公寓火熱的另一邊,是臨深的住宅,也成了熱門選項。


手握熱錢的購房者們,對臨深住宅躍躍欲試,出擊臨深市場的案例明顯增多。


上週東莞某中介在朋友圈發文:東城萬科皇馬驪宮開盤當晚,36000元/平的單價,3分鐘售罄。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不難理解,臨深買房,多是想要搏一把深圳擴容的利好,若是深圳擴容,臨深片區補漲就快,房價還得往上走。就算不搏深圳擴容,目前臨深片區房價足夠便宜,也是不錯的投資。


算了一筆賬,像深圳光明建發小巨蛋、沙井萬科星城、大運仁恆夢公園、龍崗中心城遠洋新天地等,推出的都是小面積段公寓產品,總價100多萬也能拿下。


而臨深的住宅,像惠州的惠陽、大亞灣片區單價1萬+,東莞鳳崗的小戶型住宅,總價也在100多萬。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上下滑動查看深圳及臨深片區低總價房源


這種情況下,對於許多人士來說,熱錢究竟是灑向深圳的商務公寓,還是臨深住宅?


先來看下業內人士是怎麼回答的。


1、深圳壹地產/灣區壹地產總編輯--陶文傑


首先關於擴容,我覺得今年深圳擴容的概率,可能性在5成左右,而今年前海擴容概率超過50%,個人覺得有8成左右概率。


但是長遠來看,時間拉長到3年、5年、10年的週期看,深圳擴容的概率可能就是8成、9成,甚至100%都有可能。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你願意做長遠的投資,用小錢去試圖博取很大的收益。同時,也做好了萬一深圳沒有擴容,可以承擔房子跑輸大市的這種準備的話,那肯定是要去博臨深這些可能擴容的區域。


當然,如果你的性格比較穩健,厭惡風險,不想有賺很多的機會,覺得跟著大勢走就差不多了,那肯定買深圳中心區的小公寓好。


因為深圳中心區小戶型公寓,是一個非常穩的產品,可以出租,可以抵押,也比較好賣。同時,隨著深圳的發展,隨著貨幣的增發,也能穩健升值,非常穩。


因此買深圳小戶型公寓,還是臨深的住宅,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做抉擇,沒有一概而論的。


2、永高樓市分享會創始人--永高


我的答案是買臨深的住宅,理由有幾個。

第一,深圳擴容是早晚的事,就算不實質性地擴容,不從政策面去宣佈,但隨著交通軌道和路橋設施不斷地完善,這時候擴不擴容問題不大,深圳的居住還是會外溢。


這是因為這次YQ之後,會形成以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發展圈,就是以點帶面。所以,擴不擴容沒關係,買住宅一樣會有優勢。


第二,在臨深片區選擇住宅,100多萬基本上都可以選擇兩房,還比較宜居,因為它都是屬於有小區、有花園、有學校的。而選擇深圳公寓,100多萬能買到的戶型很小,只能拿來出租,居住環境也不好,所以臨深的住宅能夠滿足居住功能。


第三,從投資的角度考慮,臨深片區的小公寓,以我所知的都是開發商的一手樓比較多,因為它屬於增量市場,沒有像市區裡面很多公寓是屬於存量市場二手樓。


所以在增量市場的時候,這種小公寓都賣的不便宜。具體來講,有些時候中介公司的佣金都去到3到5個點,賣的價格個別已經去到4萬多5萬的單價了,所以它的價格面並不便宜。


而跨過去一步,如果是住宅的話,跟深圳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100多萬買一個臨深的住宅,它的單價就很低了,兩三萬隨便買,甚至再好一點的也不會太貴,又是居住又是有小區,所以肯定是買住宅的。


3、深圳中原二級市場董事總經理--玉家雄


如果臨深的一些片區,將來真的能夠劃入深圳,當然建議買住宅了,住宅的保值能力和升值能力是比較高的。


不過現在來看,深圳擴容還是帶有不確定性的。


另外,現在深圳100多萬的公寓,想要選擇有區位優勢的,也不容易,可選擇的大多是距離中心區較遠,比較靠近臨深片區的。


所以如果這樣的話,我肯定是會選住宅的。


聽完了業內人士分析,來聊聊和主題相關的兩個話題:1、深圳的公寓;2、臨深片區的住宅。


先來說下深圳公寓。


如果公寓分類別,那就是深圳的,和其它的。


市場上給公寓最多的標籤,是“升值慢”、“稅費高”、“賣不出去”,以為不被看好的公寓,在深圳卻走出了不一樣的行情。


從歷年數據來看,深圳的公寓成交量一直逐年遞增,2019年更是近1.9萬套公寓被拿下,成交量相比2018年上漲58%,成交均價同比升漲3.6%至61900元/平。


從成交結構來看,2019年公寓的成交更加集中在低總價、小面積的公寓產品上,成交總價仍集中在100萬到300萬之間,佔比6成多。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圖源深圳同致誠評估


有意思的是,14-18年,深圳公寓一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到了19年,出現了反轉,需求大於供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18年深圳“731新政”,規定各類用地上建設的商務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且不得改變用途,可以銷售的商務公寓越來越少;二是住宅限購政策趨嚴,部分剛需和投資人士開始轉戰公寓市場。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圖源深圳同致誠評估


深圳公寓魔幻就魔幻在,升值速度也快過了住宅,且正在縮小與住宅的價差。2016下半年開始,公寓平均價格在3.89萬左右,數據顯示,2年過後,公寓上升53.6%,住宅均價仍在5.4左右沒有大的變化。


看來在深圳投資公寓是可以的,不過市場風險一般來說是高於住宅的,所以購買時更要用心挑選,否則極易踩雷。要麼選擇核心地段,地鐵密集、人流密集的,易出租、易轉手;要麼就選擇頂豪公寓,總有富人會接盤。


另外,雖說現在羅湖、福田、南山、大鵬則可以使用商務公寓申請學位,不少人打著這個噱頭推售公寓,可是別忘了,現在住宅都有可能因積分不夠而面臨分流,更何況公寓呢?而且公寓申請入學也沒那麼簡單,建議有學位需求的還是首選住宅。


再來看臨深的住宅市場。


去年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大家都覺得會刺激各城市的房價上漲,深圳市場看似勢頭“強勁”。


然而大灣區一週年時,房價漲幅最大的卻不是深圳,而是東莞,據安居客房價數據顯示,9城中東莞年漲幅達到16.7%。


日前,中國指數研究院也發佈了2月百城新房數據,第一名是山東的日照,第二名就是大灣區城市東莞,深圳以0.24%的環比漲幅排名第六。


沒想到,低調的東莞樓市暗自發力了,漲的比隔壁大哥深圳還厲害。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中指研究院


其實得益於臨深的優勢,這幾年臨深的惠州和東莞樓市的表現確實不錯。


東莞房價從06年的4147元/平,漲到了如今的兩三萬,房價翻了5倍多。


惠州也經歷了兩個大週期,先是2009年2月-2011年的2月,兩年時間裡惠州的房價上漲了45%,後是2015年9月-2019年2月,房價上漲了95%以上,從不滿4千到如今突破萬元。


100多萬,該買深圳公寓or臨深住宅?好糾結

▲圖源子木聊房,數據說明:2006-2019年的均價取自東莞市統計局官網當年12月新房網籤成交價格


按照這個邏輯,買入臨深也不錯。


那麼臨深的住宅、深圳的公寓,究竟該怎麼選擇?


如果是純投資,依然建議紮根深圳,臨深雖說也能買入,不過一方面臨深城市這麼多片區,很多發展參差不齊,容易被套進去,另一方面一手房供應量太大,找不到接盤俠,不建議去“冒險”。


如果確實有自住或者教育的需求,那就優選臨深超級大盤,最好是靠近高鐵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