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觀行》第二章 規範


紅林悟道《韓非子-觀行》第二章 規範


紅林悟道《韓非子-觀行》第二章 規範

紅林悟道《韓非子-觀行》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人類的自知自明,這一點非常重要,人類所有的錯誤與痛苦均來自自大妄為,自以為是,自命不凡。韓非子在上一章很好的定義了人類本身,一是人類不是萬能的,二是人類有辦法避免因認知不足而遭愛的苦難。韓非子還給出了人類正己修身的方法“以道正已”。這裡的“道”我在上一章講過,道,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它是規律的不同層級的總稱,最高級就是宇宙的運行規律,它可以回答宇宙從何而來,又為何而在,將去何處的問題,再往下一直走,至到物質不再分割,一切歸於虛無的規律。

人類文明只是“道”在人類社會的表相,是“道”總體表相的極微小的部分,就像人類相對於宇宙一樣微乎其微。秩序是人類文明的本質,國家律法是這種秩序的體現與保障。行業規則與個人行為規範就是“道”在人類社會組織行為中體現。總之,我們要遵循和遵守社會中各類法則、規則、準則、規範,以此做為對照來修正自己的行為。

規則是自然存在,並不是人為創造的。就象自然法則是客觀存在的,人類只不過通達研究發現了它,並以此做為認知世界的基礎。人類社會的律法也是自然存在的,這種律法來自於自然法則,是自然規律在人類社會的延伸,絕不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只是對自然規律的應用而已。對於律法的客觀性韓非子說:“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惡。”意思是鏡子沒有照出毛病的罪過,法術沒有暴露過失引起的怨恨。言下之意就是人的罪過不能因鏡子照出了,就怪罪於鏡子,這是不對的,犯罪的主體還是個人,律法是界定你的罪行,其實有沒有律法,罪行永遠是罪行,正義的審判遲早會到來,也從來不缺席。承認律法的地位,這一點在現代社會很重要,律法是社會秩序的保證與保障,是社會活動的依據,如果不承認律法的地位不敬畏律法,社會自然就會走向混亂。韓非子的話說的很明白,鏡子的鏡相功能是客觀存在的,通過照鏡子發現自身的問題,問題的本身是人不是鏡子。現代人首先要學會承認鏡子的鏡相功能,這是基本的科學知識,再清楚要利用鏡子的鏡相功能審視自己。

在這一節韓非子又一次的說明“道”的重要性。韓非子說:“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意思是眼睛離開鏡子,就不能修整鬍子眉毛;人們離開法術,就不能辨別是非。意思很明白,我們在承認鏡子的鏡相功能與律法的社會地位後,我們要有發現自身問題的勇氣,那就是用眼睛看,用仁義道德來審視自己正己正身,用律法做為行為的標準來辨別是非。知道是非對正己正身很重要,我們學習一切聖賢學說,就是為了清楚什麼是是非,用此來辨別世間的一切,明白什麼是是,什麼是非。知道了是非,也就知道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做人的底線。

我們建立了無數的法規與規則,不是要約束個人的自由,而是為了構建自由的框架,在法律的框架下實現真正的自由。那些鼓吹絕對自由的人絕對是在犧牲別人的自由,他們既不承認“道”的存在,也不認可律法的社會地位,更不認同律法的鏡相作用。這種妄念思相是一切罪惡的開始。就象吃野生動物的人,他們無視法律的存在與地位,既不考慮自身的健康,也從來沒有想過他人的健康,在這種無視律法的思相的做遂下,他們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魔鬼不可怕,可怕的是釋放魔鬼的人。

【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惡。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聖賢之言,猶如明燈,指明方向,怎麼走,還是要靠人類自身。失鏡,鬚眉則亂;失道,行路則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