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荻教子的故事

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他的媽媽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後來更是成為大文學家。《醉翁亭記》是我們都讀過的一篇佳作。

畫荻教子的故事

歐陽修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完全與他的母親對他啟蒙是分不開的。他的母親雖然窮,但格局開闊,知道要讀書認字,家裡窮,買不起筆,便用蘆葦代替筆,教孩子寫字。

歐陽修母親在家境貧困的情況下,畫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貧窮而放棄學習。使兒子體會到即使條件再差,只要不畏艱難、刻苦學習還是可以學好知識的。歐陽的母親也是教子有方的典範。

由此可見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教育重視的程度是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境的窮苦,並不等於沒有眼界。家庭是孩子教育的主戰場。父母有遠見,孩子才能有未來。

畫荻教子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