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為什麼要進行基因檢測

癌症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其共同點是失去控制的細胞增殖。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內的細胞會增長、分化和死亡,但癌症細胞只增長和分化,並不死亡,這種細胞的永生導致了失控,身體無法承受而走向死亡,癌症越來越多見,其診斷技術也不停地在改進,讓許多人體內的癌症被提早發現。



  • 手術(外科和介入科)
  • 化療(細胞毒性藥+靶向藥+激素藥)
  • 放療(X線放療:伽馬刀、託姆刀、射波刀和質子重離子放療)
  • 免疫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免疫+疫苗)


手術能夠切除掉早期的小腫瘤,可以算是"根治"。但是即使根治了的癌症患者,依然有部分會出現復發的情況。而且很多腫瘤只能進行部分切除,無法保證不會復發。因此對於很多手術後的患者,可以選擇放療鞏固治療,對於手術後殘留腫瘤進行徹底清除,但是放療只能對局部腫瘤進行照射,對於擴散腫瘤或者多處轉移的腫瘤效果不好。除此之外,就只剩化療了,經常也推薦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或者終身服用。而對於那些無法手術的患者,則除了放療外,就只能考慮化療或免疫治療了。


臨床醫生在腫瘤治療中發現,人體腫瘤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部位的腫瘤,治療效果和方法也應因人而異,這種因人、因病而採取的不同疾病治療方法稱為“個體化治療”。因此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只有同病異治,因人而異,實施個體化治療,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選擇適合他們的藥物。


癌症治療為什麼要進行基因檢測




不同的患者個體、不同的腫瘤,對於各種化療藥和免疫靶向藥物的敏感性均不相同。很多患者按照既往經驗或診療指南用上了非常昂貴的化療藥或靶向藥,但是腫瘤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這種情況非常多,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那麼,除了按照經驗來選擇藥物,還有什麼辦法能預先判斷出每個患者,或者說每個腫瘤適合用的藥物呢?




基因檢測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每個患者對藥物選擇的正確性。選藥前,先檢測患者的基因,看患者體內是否存在已報道的藥物靶點基因。如果存在靶點基因,那麼患者對藥物敏感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的提高。


比如,肝癌對化療和放療都不怎麼敏感,選擇化療藥和免疫靶向藥物非常困難。有的患者通過基因檢測,發現他對一種抗肺癌的藥物敏感。隨即購買並使用了這種抗肺癌的藥物,並獲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而有的肝癌患者,檢測後發現對指南唯一推薦的肝癌治療藥(索拉菲尼)不敏感,而對其他藥物敏感。患者及時選擇了別的抗癌藥物,省去了嘗試索拉菲尼的十幾萬的治療費用。當然,基因檢測也不是萬能的,但它還是可以大幅提高很多患者的用藥效率的。

基因檢測的方式和途徑


基因檢測是通過被檢測者外周靜脈血或其他組織細胞等,利用生物基因技術,通過特定設備及分子生物技術檢測方法、擴增受檢者基因信息後,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類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達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種方法。


腫瘤患者的基因檢測的樣本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活檢後取得的病變組織樣本,也可以是血液、其他體液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積液、甚至是腦脊液等。常用方法包括組織/細胞活檢及液體活檢兩種。


基因檢測的方法


癌症治療為什麼要進行基因檢測




基因突變-靶向藥-病情控制-精準治療


以基因為線索,找出腫瘤發生發展的驅動基因,也就是關鍵基因,進行轉化研究,也就是實驗室研判和臨床研判,使得患者在正確的時間獲得正確的藥物治療,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最小的毒副作用,最高的生活質量。所以,精準治療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精準的癌症基因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