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廈航乘客投訴前排乘客座椅後調引發輿論關注】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上週六,一位廈航的乘客在微博上發帖,講述前排乘客後調座椅導致其投訴空乘的情況。具體內容已經看不到了,大致就是空乘認為此事不屬於他們的協調範圍,乘客就要投訴空乘等等,然後引發的輿論關注,再然後乘客受不了指責謾罵刪帖了。

這起事件導致的討論基本意見分為:調節座椅角度是乘客權利以及調節角度會影響後排乘客這兩類。微博知名博主也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此類問題長久存在】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而且不止航空業存在,鐵路、大巴上都有這種情況。而在國外這種情況更尖銳一些,畢竟總所周知的原因,外國人的體型通常比我們要壯一些,此類問題遇到的更多,以至於國外有網友開發出限制前排乘客調節座椅角度的神器,一個塑料卡扣,卡在座椅的關鍵節點上前排乘客就不能後調座椅了。

(這裡就不貼圖片了,畢竟這種做法不合理不合法,也更容易引發矛盾)


【廉航經驗或許能提供幫助】

我們知道,廉航的座椅是不能調節的,這點被不少人詬病。當然對於我這種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來說這種座椅真是太好了,坐著非常舒服,建議病友以後出行選廉價航空體驗下。

迴歸正題,廉航如此安排的原因很簡單,高密度的座椅佈局導致人均空間下降,為保證每一位乘客都有必要的空間,固定座椅是非常明智的也是唯一的辦法,雖然部分乘客會坐的不舒服,但避免了因此必然會產生的矛盾,大家以後留意下,廉航的乘客根本沒有前排乘客座椅後調的煩惱,甚至有不少乘客就因為這點特意選廉航出行。


【技術改變生活,新型座椅受青睞】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這種座椅是現在航空公司普遍採用的可後調角度的座椅,應該說座椅的厚度是相當佔用空間的。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再來看看這張圖片,這是已經在國外航空公司流行起來的新型座椅。座椅採用高強度材料製作,比上面一張圖上的座椅薄許多,空間被最大程度釋放。同時,眼尖的網友應該已經注意到了,這種座椅的角度不是筆筆直的90度,而是有一定的後仰角度的。

這是目前國外開始流行的新座椅概念,即固定後仰角度的經濟艙座椅。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乘客間不再會有座椅調節問題上的矛盾,而一定的後仰角度又讓乘客的乘坐感受有保障。同時,較薄的座椅讓原本有限的經濟艙空間充分釋放可滿足不同乘客在腿部放置空間上的需求,可謂一舉多得。筆者在這裡呼籲國內航空公司,當然不止廉價航空公司,都能考慮下此類新型座椅在經濟艙的應用。


【國內航企已有所行動】

前不久看到春秋航空官方微信發了一篇文章,說是他們跟新到了第三代座椅,固定114度的後仰角度讓乘坐更為舒適。筆者對比了相關圖片,應該就是筆者上文中所提到的此類座椅,以後有機會可以體驗下此類固定114度後仰角的新座椅。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航界雜談》:從座椅後調糾紛看,固定角度座椅將成為經濟艙首選


【航企努力的同時乘客也應相互體諒】

最後回到原本的話題上來,筆者比較贊同五嶽散人的觀點,同時筆者在坐飛機時也是怎麼操作的。前排乘客需要調整座椅角度在合理範圍內筆者沒有意見,如果角度過大筆者會和前排乘客協商,目前為止筆者還未遇到不願意協商的乘客,這點或許是比較幸運的。而筆者自己也會向後略微調整座椅角度到110度左右,這個過程是比較輕緩的,一來不想打擾後排乘客,二來慢慢調節也是一種禮貌。

在原本就比較狹小的經濟艙空間中,作為乘客應該相互體諒,不能說調節座椅是我的權利就可以任意調節,換位思考如果您的前排乘客也這麼調您是否受得了?後排乘客也需要認同前排乘客適當調整座椅角度的做法,畢竟第一代那種厚重的座椅90度坐起來是比較難受的,筆者今年年初去了次廈門,就是坐的廈航的航班,738的那種座椅那種空間坐過的人都知道。

(以上筆者個人意見,並非指點江山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