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區以“三品”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核心優勢

四川彭山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商品糧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是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農業農村改革創新的“領頭羊”,將土地規範流轉個案納入全國首批農村改革案例,為全國各地土地流轉相關難題提供參考,實現“農民流轉有收益,業主投資得效益,政府服務保權益”三方受益格局。彭山區通過實施“紅色先鋒引領綠色發展”,探索農業產業鏈上建組織,以此帶動農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推動了農業產業發展相融共促、互動雙贏的局面。成功創建省級示範農業公園2個、市級農業產業融合示範園區1個,市“三百工程”標準園2個。以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打造為核心,走市場化路徑,促進農業產業化、鏈條化發展。

彭山區以“三品”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核心優勢

果怡農業的發展是彭山優質小葡萄成增收致富大產業的一個縮影。在彭山區公義鎮鶴林村的四川果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鶴林葡萄生產基地,成片的白色鋼架大棚內,一行行葡萄藤架整齊排開,翠綠的葡萄藤長出新芽,煥發著勃勃生機。果怡農業近年來的發展,帶動了片區農戶合作發展標準化葡萄種植2000餘畝,每年可產出各類精品葡萄上百萬公斤。

近年來,彭山區以“種中國最好葡萄”為目標,打造彭山標誌性特色產業。同時,“會節搭臺,經濟唱戲”,連續舉辦了十屆葡萄節,以節促遊、以遊帶銷。目前,彭山區已形成了以觀音街道果園村,公義鎮馬林村、紅旗村為中心的葡萄萬畝示範區,葡萄種植面積3萬餘畝,年產量4.5萬噸,產值達4億元,家庭農場500多戶,並組建了“家庭農場聯盟”抱團發展,人均增收3萬餘元。

彭山區以“三品”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核心優勢

目前,彭山農業形成了以晚熟柑橘為主導,設施葡萄、獼猴桃、水稻制種、道地藥材為特色的產業結構,以園區建設為抓手,以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打造為核心,走市場化路徑,促進農業產業化、鏈條化發展。在品質把控方面,彭山推廣生草栽培、綠色防控、避雨栽培、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提升農產品品質;同時引入溯源體系,對農產品品質提升起到反向促進作用。在品牌打造方面,彭山推出“彭山田野·禮”區域品牌,實施“區域+企業”雙品牌戰略,聯動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讓各個微小的單元有特色而又不失統一風格。

據瞭解,彭山堅持“引進來”的戰略,連續十年舉辦葡萄節和橘花節,同時彭山建立了“彭山田野禮”、“彭祖壽鄉果品”兩大公共品牌體系,並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兩大公共品牌的帶領下,彭山農產品品牌發展成效顯著。農業企業、專合社、家庭農場註冊的“紫紅園”“果怡”葡萄,“奇豔”“雷雷”“彭豐”柑橘,“謝家”“欣鈺”中藥材等10餘個農產品商標相繼出爐。大力推廣品牌,通過宣傳來獲得市場對品牌的認可;利用電商渠道拓寬銷路,通過現代物流將彭山優質農產品送到全國各地。(中國食品網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