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华章之《闲话鸡汤》

前几天有个朋友来看我,见面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很多人对你实在有太多误解。我特别好奇地问,什么误解?他说,其实你一点也不鸡汤,你活得比写的还励志。我也很好奇,因为这不止是一个朋友这么评价我了,于是我问,你说的鸡汤、励志到底是什么意思?她说,正能量,是见证世间残酷,依旧相信美好的态度,这些文字,只有了解你的人,才能明白,是真心的。那一刻其实我很感动,因为很久没有人说出那些让我心动的句子了。我想,朋友们其实并不是对我误解,而是对鸡汤有误解,然后开始对励志误解。

有些误解,可能不是简单的误解,而是一系列的误解背后的爆发,于是,才让我有了如下思考:这个世界对“正能量”几个字到底怎么了?这一系列的逻辑变化发生了什么?我不得否认,鸡汤开始变成了贬义词,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别人说我写的是鸡汤时,我不舒服的,就像当你说一个人是小鲜肉时,那人多半也不会开心。可是读过我文字的朋友能明白,这些不是简单的鸡汤,而是一些深刻有意义的文字和故事,可是,为什么我还被带上了这个帽子呢?后来我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公众对鸡汤的反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想,公众对鸡汤的反感有以下几个原因:

1、光告诉你鸡汤美味,却不给你勺子。我对鸡汤的理解是这样,你可以描述生活美好,但你不能不提供方法。我们见过许多文章和故事,描述的生活非常美好,却从来不给你方法,不告诉你应该具体做什么能打破现在的僵局,也就是让你看着这碗浓浓的汤,却没有勺子去喝。这就是我们看过无数的标题是“月薪5000如何到年薪百万”类型文章,却无济于事。没有方法论,或者许多方法论只适用于自己,却对公众无济于事。从这个角度来说,许多鸡汤是不合格的。

2、鸡汤看完只会有短暂的欣慰,人却没有任何改变。我的一个好朋友做事很慢,在这个高速发达的社会,人是不能慢的,尤其是年轻人,慢就等于消磨光阴。我告诉他,你再这么慢下去,就很容易被淘汰。因为他毕业三年,还没开始找工作,好在他是我的朋友,在我的两次抨击下,他终于开始清醒了,开始抓紧时间,至少开始投简历了。可是几天后,他又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打起了游戏,我去他家时,才发现他在看一本书,名字叫《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我还遇到一个朋友,辞职在家,终日游戏追剧,我几次跟他沟通,希望他能尽快走出低谷,可他只是淡定地说着自己刚看过的一本书的书名《上天有更好的安排》。我时常会因为身边朋友被这些观念影响而大发雷霆,因为你说让人慢,可是你有数据和资料表明这个时代慢的人会比快的人更成功、过的更好吗?你说上天有更好的安排,那么更好又是怎么定义的呢?许多人,在看一本书之前和之后,状态是完全一样的,生活没有发生改变,思维也没有迭代。而在这个快速的世界,读完一本书少则两天,多则一周,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所以,这就是书的问题,而不是人的关系。这也就是我经常建议大家看一本书前,一定要看简介,看谁写的,看第一章,看完后能被触动再购买,因为钱是小事,关键是时间,这个世界的时间,是最稀缺的产物,而不是慢慢来。因为一切可能会来不及。

可是,反鸡汤的逻辑,一定是正确的吗?答案当然不是,我的很多读者跟我说过,他们在读我的文字时,总有一些傻里吧唧的人在他们身边说:鸡汤你也看?问我怎么办。这种感觉我见到多了,有一次我在看一本书,名字叫《希望永远都在》,一个朋友走过来说:写鸡汤写不下去了吧,还要看鸡汤。还有一次,我拿着一本《丰乳肥臀》在看,一个朋友惊讶的走过来嘲笑说:你竟然看黄书!可是如果你真的读过,你就会知道:第一本是讲红色高棉的历史;第二本是莫言获了无数奖的作品。不幸的是,第一本在很多平台被分成了“励志”。这一点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有些人,自己从来不看书,但他们十分喜欢歧视那些看书的人,你拿一本励志的书看,他嘲笑你看鸡汤;你拿本严肃文学看,他质疑你看得懂吗;你拿本《金瓶梅》,他说这是黄书;你拿本《水浒传》,他告诉你电视上也有……这种人世界上很多,自己生活一塌糊涂,就认为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样。他们看似反鸡汤,其实反的是自己糟糕又没有进步的生活。所以,面对这种人,我的处理方式很简单:你可以嘲笑我读书,我一定不会嘲笑你不读书。因为,这是读书人应该有的心境。所以,到底什么才是励志?什么才是正能量?什么才是鸡汤?

曾经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你的QQ空间人气那么高?我的答案很简单:真正的正能量,不是傻里吧唧鼓励你要坚强、要坚持,谁不会这么说话呢?真正的正能量,是见证世界丑恶,依旧相信美好的心境。没有见证丑恶,没有经历沧桑,所有的正能量,都是无用的鸡汤,没有任何说服力。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怎么读过书,但总想鼓励大家,这样是没用的。我不敢说自己经历很多,但我在39岁的年纪里,经历了那些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于是看世界的角度,虽然不一定对,但一定是不同的。我时常在写字时,会想起求学时的痛苦,求职时的艰难,失业时的空虚,创业时的复杂,这一切,在最痛苦的当时,在我无法扛住的时候,总是会在纸上写下:这都是经历,以后可以吹牛的经历。当扛过去时,又不太想吹牛了,只想认真地纪录下来。久而久之,我就明白,人只有一辈子,要么选择乐观地活着,要么被迫悲观地生存,而我,一定选择前者,因为这样,你能改变更多的人。

尼克胡哲的演讲我听过很多次,如果不知道他从小和别人不一样,只有一条腿,他的语言和文字,永远只会被当成鸡汤,因为他经历的事情和痛苦,他的故事和文字,才会令人感慨万分。同样,如果你不知道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是在战争最残酷的时候,写的《小王子》,你永远都会觉得,这是一本鸡汤而已。所以,所谓正能量,是见证世间残酷,依旧相信美好的态度;是见证世界黑暗,依旧相信光明的决定;是历经无尽沧桑,依旧向往曙光的希望。这一切,才是最令人感到美好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