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春天告訴那些還來及的人,“我愛你”

請在春天告訴那些還來及的人,“我愛你”

早上醒來打開手機,屏幕一片灰色。


天安門降半旗了。10點鐘,防空警報響了起來,舉國齊悲,好像心臟驟停了一樣。

那個離開的人本來也可能是你、我的,是他們用肉身替我們擋住了災難。從此,我們要為對得起他們而活。

可被獨自留下的至親,要怎麼習慣身邊再也沒有他們?

莎士比亞說,“除了深陷哀傷的人之外,誰都能承受哀傷。”除了當事人自己,沒有人能代替,熬過漫長的痛苦。

01 白髮人送黑髮人,人生至苦


世上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


早些時候看到lvl父母的採訪。老父親低著頭一聲不吭,老母親一邊哭,一邊碎碎念,他的獎狀,他給家裡買的吃的,他發的最後一條短信……

像很多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樣,善良、懂事的兒子曾是他們多大的驕傲啊,也是一家人不可缺少的主心骨。

下半生要怎麼過呢,不敢想。更讓他們痛苦的是,當小孫子問爸爸去哪了,要怎麼解釋呢?

忍著痛撒謊,裝沒事人。

今天還看到一則新聞,張扣扣的父親清明前10天已經為妻兒掃過墓。張扣扣一案當時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因為他殺掉的是弒母仇人。

有人說弒母仇人都不殺,那還叫人嗎?也有人說殺人就是殺人,說什麼都沒用。

不管別人怎麼看,老父親認為兒子不該被判死刑。為了幫兒子活下來,他借債15萬做精神鑑定,兒子說他“真笨”。

為兒子娶媳婦用的二層樓空蕩蕩的,他自己的房間裡堆滿一袋袋糧食,那是他的財產,值2000塊,他還要幹活還債。

每次掃墓都“特別特別難受”,他說,日子要慢慢過。兒子死後,老父親拒領骨灰,後來還是兄弟們領了回來,但是沒舉辦葬禮。

他說沒舉辦葬禮兒子就是沒死

接受孩子已經永遠離開的事實,對誰都是最難的。失去孩子的痛苦,多久才能消失?

永遠不會消失吧。

《療愈失親之痛》中有7個失去孩子的白髮人,花了數年時間走出哀傷的經歷,八段錦今天想分享給需要的人:


1、女兒剛去世後的那幾個月,我寫下自己的感受、當天發生的事情、一些回憶,寫下心中的悲傷和希望。有時每天一則筆記,有時一天幾則,有時是幾天一則。

我寫滿了整整四本記事簿。


2、哭泣是最人性、最普遍的釋放方式。


3、女兒離世不久,我去醫院探望母親,在那和一位護士聊了起來。我們都剛剛失去尚處在青春期的女兒。我們瞭解彼此,深知對方心中的悲痛和問題。


後來我離開了這座城市和我的“新朋友”,但我們一直在聖誕節互送祝福和問候。


4、兒子自殺身亡。我在動手給自己縫製新衣的那一刻,終於決定重新開始相信生活。


5、我把刻有女兒名字的珠寶盒送給一個與她同名的可愛孩子,還有她的一枚硬幣放進了另一個人的婚鞋中。我們保存了一些女兒的衣服,放在抽屜裡,當我們想看看的時候就能如願。


6、我的孫女來看我。我女兒在妹妹的婚禮做花童時,也正是這個年紀,我一直保存著當時她穿的裙子。孫女和女兒一樣,頭髮顏色較深,這裙子也非常適合她。她將裙子穿上,在鏡子前轉動身體,“我好喜歡這條裙子!”


我給這個可愛的孩子讀當年女兒非常喜歡的故事,我在自己的聲音中聽到兩歲半女兒的聲音。這個我女兒從未見過的孩子,因為她的裙子和故事書而快樂地笑著。而我,是她們之間的

橋樑


7、我用女兒房門的開啟程度來衡量自己的絕望程度。只留一條門縫意味著,這是糟糕的一天——我無法直視那些熟悉的擺設。

隨著時間流逝,我已經能把房門整個打開了。

願所有備受折磨的白髮人還能勇敢地活下去,等到把房門整個打開的那一天。

請在春天告訴那些還來及的人,“我愛你”

02 失去父母,讓我們覺得自己是罪人

父母的離去,常常讓我們感到自己是個罪人。

至今仍記得姥姥去世時老媽撕心裂肺的哭聲,直到現在,已經稀裡糊塗的她還會後悔,沒讓姥姥過上好日子。

我的朋友阿英也是如此。

我知道對阿英來說,受盡磨難撫養她們兄妹長大的媽媽意味著什麼。當她打電話告知的時候已經是半年後。

去看阿英,她給我講母親去世的全過程,聲音低低的,緩緩的,面無表情,就是不停不停地說那些瑣碎的細節。

本來要帶她去看眼睛,大夫都找好了,沒去成,早去就好了;


終於找到她喜歡吃的那個點心,還沒來得及郵回去,本想要休假就親自帶回去;


休假還要去近處的湖邊小屋住一段時間,民宿都在網上找好了,媽媽肯定會喜歡那種原生態的地方,我怎麼就知道忙工作不能早點休假呢……

哪受得了這個,一個下午我的眼淚都停不住,可是阿英,愣是一滴眼淚也沒有掉。

太過悲痛,人反而哭不出來。

阿英是個吃貨,有好吃的就眉飛色舞,我提議出去吃點東西,被她拒絕了。

她說得了胃潰瘍。

一向胃口好的阿英,從沒聽說過她有胃病,怎麼母親胃癌一去世,她就得了胃病?

身體,能反映人們真實的想法。

阿英可能都沒意識到,自己有多想陪母親經歷同樣的痛苦,也藉此斷絕了讓自己歡樂的可能性。

如果出來吃飯見到朋友還能笑得出來的話,她覺得愧對九泉之下的母親。

而我,也是用了快兩年時間,才從喪父的低壓大氣層裡剛剛爬出第一層。

不會不防備看到什麼他的東西,就淚如泉湧;也不會因為想起哪件被忘記的小事就崩潰了;我甚至和小男人開他的玩笑,就好像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可為什麼,寫下這些的時候,我又控制不了自己?

請在春天告訴那些還來及的人,“我愛你”

03 請原諒我,我愛你

有人說,失去摯愛之人,至少需要七年的時間才能適應。

除了父母和孩子,還有人在這場疫情中失去伴侶、失去兄弟姐妹……失去至親至愛的人,連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

想要說出的讚美卻一直沒能開口, 想要好好談談卻一直沒有空, 想要一起做的卻一直推遲……

都沒機會了。

可你知道嗎?相愛的人很少能同時抵達港灣,而我們,就是那個後到達的人。

在失去中懷念那充滿遺憾又無可取代的愛,重新思考和定義人生,直到我們自己也將離開。

春天來了,外面的花還是一樣開得燦爛,氣清景明。


為什麼古人會把哀悼的日子選在春光明媚之時?那是讓活著的人,還要看到點希望,活下去啊。

在清明這一天,沐浴、薰香、更衣、祭拜。好好地告別吧。

對不起,希望你知道我是愛你的,我知道你也愛我。這就是我最想和你說的。

我相信你一定去了很好的地方,總有一天,我也要去那個地方的。願一切塵埃都被洗淨,一切煩擾都已解脫。

活著的人啊,無論多麼痛苦,都要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請告訴那些為時還未晚的人: 

我愛你。

請不要離開我。

八段錦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更多關於親密關係、情緒管理的內容,關注我~

· End ·

參考:《療愈失親之痛》

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