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問|創始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創問:創業之問。


01

認清自身優劣

作為創始人,首先要對自己進行全面的分析。

自己具備什麼樣的特長?有哪些資源?哪些會對公司業務產生直接幫助的。

或者自己憑藉自身的優勢,適合去哪些領域、行業做創業項目。

同時,也應該看到自己自身方面的不足,從而知道哪些業務自己不能做,或者應該找什麼樣的人才來補短。

但很多時候看自身優點容易,發現問題就難,包括我本人。

這也是為什麼,優秀的、成功的創業者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

02

找到關鍵人物

創業不是單打獨鬥,每個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職責。

創始人核心的是找人、找錢、定方向以及找核心資源。

而一個企業的業務涉及多個方面,又需要持續長久的經營。就需要產品、市場、客服、商家、技術等人才等來配合。

我有遇到因技術團隊不靠譜,導致創業項目嚴重滯後。4月份開工,產品8、9月份才內測。

也有見過因商品供應鏈弱,商品不夠豐富,價格無優勢、物流售後問題多,導致項目口碑差的。

還有一些團隊冷啟動無流量,市場渠道弱、投放獲客無經驗,導致花錢了,業績增長慢的。

所以作為創始人為公司找到關鍵人物,是多麼的重要的。因為有些業務崗位對公司的業務正常發展可能是致命的影響。

順便再舉個例子,這幾年社交電商平臺的一直很火熱。

但是想做好社交電商,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代理。如果沒有代理分銷團隊,不管是賣貨、賣課程,想順利推廣都很難。

但許多公司,恰好在代理團隊長的招募上,沒花多少心思。

03

對業績增長負責

在創業公司,業績的增長不僅是一個員工或者幾個員工的事情。

創始團隊中的成員,尤其是合夥人,一開始必須要對業績的增長負責。

試想,如果從零開始的創業階段,你招來的員工憑藉一己之力就能幫你把項目從零做到一的話,那這個員工還需要你幹嘛?

他如果掌握這樣的獨門絕技,為何不自己去創業呢?

我看到許多企業在招聘中發的一些JD,明顯能看出來是入門級的創始人寫的。

比如能夠在有限的預算內,通過運營手段,推動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

試問各位哪有不花錢就能帶來業績的公司?

騰訊、百度、頭條、快手等主流平臺,其中重要的一個收益不就是廣告收益嘛?

許多從大企業出來的創業者,無意識的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

就是以往在大平臺做的活動非常成功,隨便一個活動就有幾千上萬人報名。

但是,他沒有想過,這個成功的背後是平臺給了無數的免費資源位置和流量。

而這個資源位置,如果正常賣給商家的話,則需要付出幾十上百萬的代價。

就好比昨天羅永浩直播,抖音做的開屏廣告,彈窗、APP push等等,這些就是流量,本質上就是錢。

作為創始人,不要企圖逃避業績增長的責任。

創業公司,一開始的業績增長,其實是很依賴於創始人或者創始團隊中的成員的。

所以,不管是合夥人還是聯合創始人,在創業初期應該集體出去找流量,做業績。

而至於平臺幾月幾號做什麼促銷活動,賣多少商品,定什麼價格,都不是創始人該操心的事情。

04

敢於放棄、面對失敗

創業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也幾乎沒有哪一個創業者,一開始打算做的業務和最終公司經營的業務是一模一樣的。

尤其是在當今的互聯網行業中,許多創業者都是歷經波折,才找到對口的方向。

但我見過許多創始人寧願項目死,也不願意暫時放棄,保留實力。

也許是聽了太多成功創業者所謂堅持到底的洗腦指南,也許是對個人的魅力、能力迷之自信。

從而在實際困境面前,不願意承認和麵對。

昨天大家看羅永浩直播,可能還有嘲笑、看熱鬧的心態。

因為羅永浩從錘子手機到社交領域的聊天寶到電子煙,再到鯊魚科技,最後到目前的電商直播賣貨,折騰了很多行業。

僅從項目而言,至今都不算太成功。

但我恰恰卻認為,羅永浩給所有的創業者樹立了一個正確的樣板。

那就是在羅永浩創業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羅永浩有做錘子手機的長期堅持,也有做電子煙、鯊魚科技的當機立斷,快速放棄。

而做直播賣貨,首秀也算成功,更重要的是藉此機會休養生息還債,為未來夢想繼續踐行屯兵屯糧。

這一點,正是所有創業者應該學習的。

05

相信員工

如果你喜歡四處求經,輕信他人,而不相信員工的,那你招員工幹嘛?

1、相信員工能做

作為企業老闆,你花了1萬或者2、3萬高薪聘請的人才,到了你的公司就成了兼職打雜員,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

而許多的事情,老闆卻衝鋒陷陣指指點點,細小到一個文案要怎麼改,一個海報顏色要怎麼調。然後對此一片沉醉,這其實很危險。

如果你想的是做一個10個人以內的企業,一年賺個幾十萬就開心的企業,你無可避免的要衝到所有的業務前線。

但你如果拿了成千上百萬的融資,未來想做服務幾千萬甚至上億用戶的企業,這麼做肯定是不對的。

2、相信員工比你專業

如果有在創業公司待過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你會發現,你的老闆懂財務、懂運營、懂市場、懂新媒體、還會做客服。

老闆很陶醉,員工很受罪!

一個資深的員工在一個行業中有6、7年的經驗,怎麼就比不上老闆道聽途說來的有道理了?

我親眼見過一個老闆,把我之前創業過程中犯的所有錯誤,全部犯了一遍,耽誤了很多好機會。

若是如此,老闆應該找客服、找專員就可以了。

06

善待員工

求職過程中,一般都有求職者提問的環節。

而我每次必問的一個問題是,創始人心裡是如何看待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係。

除了法律上界定的僱傭關係外,老闆是如何看待員工的。

1、員工和企業真的是平等的嗎?

以我過往的經驗來看,很少真正有平等的關係。比如我工作上就被罵過,責罰過,但有些問題並非是本人之錯。

大家也經常在網上看到諸多的負面新聞,比如企業威脅員工的,變相加班、裁員、剋扣工資等等。

而這次疫情在企業端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就更加的多,更加明顯。

老闆犯的最低級錯誤,就是把員工當工具、當工人來使用。

2、壞口碑帶來後遺症

從我的角度來說,判斷一家企業好不好,行不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聽現任的或者離職員工的吐槽。

我去一家公司上班,其中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我的團隊成員對於公司的看法和遇到的問題。

若是企業不善待員工,不關心員工的意見,不在乎員工的生活,不考慮的員工的利益。

那麼,試問哪個員工願意掏心掏肺的來為你服務,替你出力呢?

所以很多創業公司離職率很高,但又遲遲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

因為聰明的員工有很多選擇,他們離職之後。對於公司的評價,影響的不是身邊4、5個閨蜜老鐵,而是幾十、上百號人。

我就經常遇到很多讀者,朋友來問我杭州某某公司好不好,怎麼樣,我都會如實相告。

許多企業面臨的實際情況是,企業還在,但員工的心早已經不在了。

回顧過往這4年多的創業經歷,我想說兩點:

其一:任何一家創業公司的成功不是靠老闆一個就搞定的,一家成功的創業公司本質上也不屬於老闆一個人。

其二:許多老闆永遠會從員工、外部找問題,但是打心底裡面從來不肯面對自身的問題,或者認真的聽聽員工的意見。

當然這個問題在大企業也會出現,所以也才給了許多創業公司機會。

最後,創業路上,送給各位一句話,與君共勉。

從來不怕犯錯誤,就怕從來不承認錯誤,還說別人不行。

來源 | 十里村

創問|創始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