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家鄉水甜,泥坑酒香,泥坑有好酒,我喜歡這個酒,我這一生當中經常想到他。”這是十多年前趙忠祥老師的一段話。

對年輕人而言,趙忠祥是一個時代的符號。趙忠祥,1942年1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寧晉縣,中央電視臺的資深播音員、主持人,同時,他還是我國第二位電視播音員、第一位男播音員。在央視40餘年,趙忠祥擔任過新聞、專題、綜藝等各類重要節目的播音與主持工作。播報過這一時期國內外重大新聞,1979年隨鄧小平同志訪美期間採訪卡特,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進入白宮採訪美國總統的記者。這前後隨黨與國家領導人多次出國隨同採訪報道,先後採訪過幾十位國內外政要。在綜藝節目中,曾先後主持過15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和國慶45週年、50週年,香港、澳門迴歸等大型晚會。主持《正大綜藝》獲好評,尤以《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為代表欄目,這兩檔欄目都是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之一,《動物世界》已成為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欄目。《人與自然》是宣傳環保基本國策的專題節目,1994年5月一經播出即獲得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先生讚揚,加利先生說,“希望各國電視傳媒向中國中央電視臺這個節目學習。”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君系家鄉人,便知故鄉事。喜好文史的趙忠祥對寧晉縣的人文歷史、地理文化了如指掌,厚愛有加。趙忠祥以他特有的《動物世界》裡的解說聲音,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說:“古有陶氏,選膠泥優處掘坑,將五穀發酵,再用黑龍港黑龍潭之水以陶鍋蒸餾,成酒後,盛壇圈養百日,濃香滿堂,經年則香飄數里。這便是享譽全國的泥坑酒的來歷。”他說:寧晉泥坑酒的古窖池經過當地久遠的生態變遷,地質地貌和植被經過天造地化,形成了現在神奇的自然芳香。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寧晉縣古為東海之濱黑龍港區,《水經注》上說:"澤流迂迴城下",是中朝的準地名,它的基底為火山岩,由火山噴發堆積而成。泥坑酒業公司的發酵窖池就是採用黑龍港流域所特有的"狗頭膠泥",層層夯實而成。窖壁優質膠泥採用傳統的培泥工藝與現代培菌技術培養,其富含己酸菌群和多種微生物代謝的香味前驅物質,經多輪發酵賦予泥坑酒窖香濃郁的特點,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窖池中已查明對人體有益的微量物質有四百餘種。膠泥中發酵時可產生大量的香味物質成分,使得產品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濃郁、入口綿甜、醇香柔和、回味悠長的特點,“泥坑”品牌由此而得名。古語“千年老酒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的釀酒精髓在泥坑酒的釀造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泥坑酒的製作工藝十分特殊,是將特製的陶土捶坑,五糧發酵,陶壇儲酒,去邪祟、髮香醇。飲則沁心脾,逸神志。常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泥坑釀酒所用大麴為純小麥製成,與空氣中大量的微生物互相反應,形成適合北方人體質的特有菌群。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2008年1月20日,泥坑酒業領導在北京拜會了著名主持人趙忠祥,趙忠祥對泥坑酒的品質和歷史文化給與了高度讚賞,趙忠祥分別為寧紡集團和泥坑酒業題詞:

“做人做事兩相宜,人品精品好業績”

“人生得意須盡歡,舉杯常憶福盛泉”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泥坑酒業還特意為趙忠祥製作了一款紀念酒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此外,趙忠祥還與我縣著名畫家鄭增科關係密切,兩人曾在北京合作創作繪畫作品,併合影留念。


趙忠祥的泥坑酒情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