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的家長沒有成為孩子微信

筆試名次靠前,如何穩贏不輸?筆試名次靠後,如何逆襲翻盤?為助大家順利面試成“公”,小政將持續分享面試備考技巧以及歷年面試真題,敬請關注哦!

提醒:面試是一場靠說的考試,拿到題後一定要多練,勇敢開口說出來!

面試真題 | 55.8%的家長沒有成為孩子微信

【模擬題】

微信是近年來出現的較為流行的通訊交流方式。某權威機構對家長與孩子是否成為微信好友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沒有成為孩子微信好友的家長佔55.8%。對此,你怎麼看?

【審題分析】

1.明確分析的對象:對象很明顯是權威的“調查結果”,思考這一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2.聯繫生活實際,分析問題成因:比如如果自己沒加父母,那麼代入進去,看出於什麼原因,或者身邊有沒有不加父母的一些朋友,他們的理由是什麼。

3.立足當下,分析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注意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問題可能帶來社會不同年齡層間的撕裂,也可能加劇養老困境,影響民眾,尤其是老齡民眾的幸福感。

4.提出對策。

注意:這道題聊的是親情,而中華文化之核就是親情,文化的核心就是家庭,所以這道題除了理性分析,如果能結合自身經歷,流露真情和孝心,這樣的真情實感更能打動考官。

【示範答題】

前不久,我看到新聞報道微信用戶量已突破10億,這說明在國內,大部分人都已經使用微信作為交流媒介。但是調查結果卻反映了在大部分家庭,親子交流的方式還是未跟上技術的變革。而且據我瞭解,很少會有家長不願意加孩子為好友,更多都是孩子不樂意,他們出於隱私,代溝,或者“報喜不報憂”的心情不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朋友圈,加父母為好友。但這不加好友的做法往往令得一些空巢老人更為寂寞,所以這一調查結果看似是無足掛齒的家庭小問題,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視,很可能發展為社會大難題。

首先,對於和子女分隔較遠的父母而言,通過微信和子女交流幾乎是唯一緩解思念之苦的方式。因為微信不僅交流即時化,還能直接轉換語音,解決了中老年人不會打字的問題,更能讓父母通過朋友圈瞭解子女的生活狀況,拉近彼此的距離。而一旦這一方式被阻斷,父母們往往打電話又擔心打擾子女工作,發短信又不太會打字,和子女的交流就越發少,很容易因缺乏親情慰藉產生心理問題。近年來,針對空巢老人的詐騙案件,空巢老人的自殺案例不斷上升,心理孤寂是一大主因。

其次,隨著城市化推進和老齡化提前到來,越來越多的老人們會面臨類似的境況。因為很多小城鎮的孩子為了更好地拼搏,往往會去發展機會更多的城市,和父母分離已然成為大趨勢。因此解決遠距離親子交流難題勢在必行。

而我想解決這一難題,微信是最好的契機,愛和理解則是最終的秘訣。對於子女而言,要理解兒行千里父母擔憂的心情。比起因代溝而抗拒交流,不如通過交流消除代溝。比如我就經常在微信上給父母分享笑話,給他們解釋網絡熱詞的意思,而我爸媽也會經常通過朋友圈給我分享生活小妙招,搞笑視頻。我並不覺得這種溝通侵犯了自己的隱私,反而很感謝微信讓我能減少不能常伴父母膝下的遺憾。而對於父母而言,可以少一點對子女生活不必要的干涉,更多當一個朋友,在子女脆弱時給予支持,困惑時給予力量,比起傳統的權威和服從,信任關愛是更良性的親子關係。

古人早告訴我們,去而不得見者,親也。龍應臺在目送中也寫到親情是所有感情中唯一以分離為目的的感情,但縱使終究要分離,我希望藉助科技能儘可能減少分離帶來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