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文|Dedee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新冠病毒終於將全球攪了個天翻地覆。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大洋彼岸的美國人終於不再搶購槍支和廁紙了,他們開始瞄準一切能看到買到用到的東西,尤其是洗手液——從雜貨店到小藥房,從沃爾瑪到Costco,從亞馬遜到eBay,幾乎所有貨架都空空如也,彷彿什麼都沒出現過一般。


由於很多人都沒買到洗手液,網上開始出現了用蘆薈凝膠、普通酒精,外加各類有護膚功效液體的自制試劑,看起來就相當於某寶上那些DIY的護膚品。


沒人阻止這樣的自救,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州長甚至都表示,準備讓服刑人員搞定大批量的洗手液缺口……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不僅僅是美國缺洗手液,整個歐洲也是哪哪兒都缺。於是,一些從未接觸過專業防疫產品的公司,開始學習咱們五菱,人民需要什麼他們就搞定什麼。


比如在腐國,大名鼎鼎的全球最大洋酒公司帝亞吉歐,向合作伙伴捐贈了200萬升酒精,用於製造超過800萬瓶洗手液。


總部在比利時魯汶的百威,也開始將無酒精啤酒中提煉出的酒精做起了洗手液,目標是100萬瓶。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最牛當屬LVMH集團。


這個奢侈品巨頭要求其下負責迪奧、嬌蘭、紀梵希這三個品牌香水和化妝品製造的工廠停工,火力全開改做水醇凝膠洗手液。上週末他們已向法國醫療系統免費交付了起碼12噸。


據說,每一瓶洗手液的蓋子上,都會有相應的品牌logo。


小阿姨感覺,這或許是許多歐洲娃接觸的第一款LVMH產品。聞起來不僅有酒精味,說不定還有Miss Dior的牡丹味,紀梵希禁忌的晚香玉味,嬌蘭小黑裙的酸櫻桃味——和滿滿的鈔票味。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難怪知乎上有人來了一篇:“同是抗疫,為什麼國內自制口罩,國外 DIY 洗手液?”


西方人的固有防疫常識裡,口罩往往是多餘的——嘴巴不可能東舔西舔,鼻子不可能東嗅西嗅,可雙手必然會東摸西摸。


因此,他們顯然更習慣於戴手套或勤洗手。比如許多美國女生的雙肩包上,都會懸掛一瓶花花綠綠的便攜式免洗洗手液。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包包衣服,一視同仁地砸在任何地方的地板上——餐館、廁所抑或地下鐵,同時又必須保持雙手乾淨。


無論幹啥,他們都離不開“消毒雙手”這個動作。因為病毒不僅可以通過食物、水、排洩物、嘔吐物或空氣等介質傳播,也可以通過雙手接觸傳播。


一旦病毒被人手觸摸,經口、鼻或眼粘膜等處,就會對人體進行感染。某類鼻病毒的研究顯示:它能在人手上存活七天甚至更長時間。


或許這也是為何,歐美的商業巨頭們更熱衷於跨界造洗手液,而不是口罩——再看看迪奧童裝工廠和蘭博基尼的口罩製造速度,真和繡花差不多……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早在古羅馬時期,醫生們就已經掌握了用酒精清潔消毒的技能。


比如當時僅次於希波克拉底的第二大醫學權威,“解剖狂魔”蓋倫。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當年他被故鄉派伽蒙聘任為“格鬥士學校”的外科醫生時,就酷愛用酒精給需要救治的角鬥士消毒傷口(巨疼啊)。


到了14世紀英法戰爭期間,法國著名的外科專家Guy De Chauliac經常用酒精給受傷的軍人消毒創口。


1860年代,法國的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通過大量實驗,證明了許多病源於細菌。只有防止細菌進入,人才能避免得病。因此,人必須學會消毒,尤其是醫生。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微生物學”由此而來。他還順手發明了大名鼎鼎的“巴氏消毒法”和“狂犬病疫苗”。


地球上終於開始層出不窮地出現各種殺菌消毒法。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二戰後期,讓西方人徹底上頭的瓶裝洗手液,誕生在了美國。


俄亥俄州阿克倫城的一家橡膠工廠內,一個名叫Goldie Lippman的部門主管注意到手下工人在幹完活後,必須先用煤油後用苯,才能洗乾淨指甲縫裡的石墨和炭黑。前者還好,後者則會腐蝕指甲或皮膚,甚至引起苯中毒。


Lippman找來一位相熟的化學教授,兩人合夥開發出一種極有針對性的一步到位的洗手液。它不僅能去除石墨,還能處理掉石油等油脂和其它難以清除的化學物質,同時對皮膚毫無損害。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1946年,Lippman夫妻倆成立了Gojo公司,推出了第一款產品Gojo洗手液。兩人分工明確:老公負責採購原料,老婆負責將原料混合罐裝,再放到汽車後備箱裡四處推銷(感覺老婆更累呢)。


這家夫妻老婆店的第一批客戶——是阿克倫城內的汽修廠和化妝品廠。尤其是全城的機械師和汽修工,幾乎一秒就愛上了這種與眾不同的洗手液。


自從有了它,工人們不僅會主動洗乾淨自己的午餐桶,還會排隊將公司洗手液裝滿帶回家獻給老婆。後者對此深受感動,就差給Gojo送錦旗了!


公司們則開始思考要不要給Gojo寄刀片,因為洗手液的消失速度太快了,照這種兇猛的用量,搞不好會破產。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還是Lippman老婆能幹。她花了6年時間發明了每次只能噴出一小撮量的分配泵,還申請了專利。客戶和工人們終於徹底消停,而Gojo洗手液的銷量也瞬間暴增,基本成為了俄亥俄州的土特產。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同一個國家,也有不同的洗手方式。


當美國中東部勞動人民熱衷於使用Gojo洗手液的同時,西部加州的醫護人員依舊堅持用最傳統的酒精消毒雙手。


直到1966年,貝克斯菲爾德市一個叫做Lupe Hernandez的實習護士,活學活用了自己的化學基礎課,將酒精和醋酸鈣混了起來(醋酸鈣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使醋酸鈣被析出,進而把酒精包裹起來,形成凝膠)。


而到1980年代後期,依舊是Gojo公司,他們生產的以酒精為基礎的Purell無水洗手液,徹底在歐美普及。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從此,大家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任意洗手了——其實也不是洗手,而是隔斷傳染渠道。因為手在病毒傳播的過程中,充當直接或間接的載體,洗手對於預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麥當勞和漢堡王不再需要單獨劃出洗手區域,一瓶免洗洗手液不僅給顧客帶來潔淨和放心,還節約出起碼一個桌子的空間。


學校、醫院、軍營、雜貨店、超市……各種公共場所都裝上了免洗洗手液盒子。當然,家裡也必須有!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爹媽們不再需要花時間和力氣將孩子哄去洗手間後,還一邊盯著他們一邊陪唱兩遍生日快樂歌,只需要將洗手液直接按在娃手心裡就行了。


不過,由於免洗洗手液的特殊配方,它還漸漸多出來一個用途——就如同老毛子哈飛機防凍液一樣,許多沒有飲酒資格的熊孩子,直接將它當成了替代飲料。


年紀大的直接嘴對嘴地擠舌頭上,小孩子則在用完之後對著手掌猛舔一口。總之,都是為了讓思維和靈魂在另一個維度飛一會兒。畢竟,免洗酒精洗手液的酒精純度,和普通龍舌蘭酒也差不多……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曾有一份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5年,美國醫院接收到了近10萬起,關於12歲及以下兒童飲用洗手液導致酒精中毒的報告。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現在,再看看之前帝亞吉歐和百威用自家酒精造洗手液的報道,以及搶購免洗洗手液的各種新聞——據說在亞馬遜,一些賣家把本來不到10美元(約合人民幣70.9元)的Purell免洗洗手液,炒到了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253.9元)!


我似乎get到了些什麼。


反正,無論是實習護士Lupe Hernandez,還是如今市值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9億元)的Gojo,當初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本著為人民服務造出的洗手液,還會成為充滿禁忌和冒險色彩的狂歡,讓美國人徹底瘋狂。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最後,小阿姨必須要介紹幾款洗手液——肯定能買到的那種。


首先是家裡常用的普通洗手液,所以無所謂酒精不酒精的,畢竟大家現在都不太愛用肥皂了(有句剛句,世界衛生組織和疾控中心更推薦用肥皂+流水)。


愛馬仕香氛雙效二合一洗手液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不要眼饞法國醫院,不就是迪奧、嬌蘭和紀梵希的洗手液嘛,愛馬仕早有了!


作為目前品牌中幾款最熱門的商業香的衍生品,一瓶300ml,其實是沐浴洗手二合一產品。所以肯定不是免洗的那種,也不用擔心酒精中毒啥的。


不急不躁地放家裡挺好,沒事洗個手,就能聞到愛馬仕最熱門的幾款香氛味兒,順便還能洗出一種儀式感。


目前最受歡迎的是橘綠之泉、血色大黃、藍色水仙、黑色香櫞、金色橙花、龍涎柑橘這六款。店裡面一字擺出來,就是紅橙黃綠青藍……就差一個紫。


ecostore洗手液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顏值挺高的新西蘭有機品牌,主打純天然。


因此孕婦和新生兒都可以用,泡沫非常細膩豐富,洗完手不幹,再加上瓶身上的簡約小插畫,感覺會讓人愛上洗手。


目前有無香、玫瑰、佛手柑、甜橙等幾個味道。說實話香味上的確超不過愛馬仕,所以還是選無香型的最好。


而在用普通洗手液洗手的時候,請謹記七步洗手法:


起碼要唱兩遍生日快樂歌,弄溼雙手抹上洗手液後,手心、手背、十指夾縫、指關節、大拇指虎口、指尖指甲縫、以及手腕這七個地方都需要認真揉搓。完成之後再用流水沖洗40~60秒,把洗手液徹底衝乾淨才行。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之後就是酒精免洗洗手液。


請記住,酒精含量不是越高越好,70%到80%就夠了。這類洗手液只是應急,不能代替沖洗型洗手液。


一定要先看它們的使用方法和消毒時間,一般要雙手揉擦擦1分鐘才行。可以的話用完塗個護手霜啥的,酒精類不能常用,容易傷皮膚。


千萬不要把這種洗手液和打火機之類的放一起,尤其是有些免洗洗手液是噴霧型的——敢不敢拿它對著點著的打火機噴一下下?!


還有,沒事別讓娃拿著這類洗手液玩,你肯定不想他向西方熊孩子們看齊。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潔芙柔抗菌免洗洗手液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國內老牌醫療公司魚躍醫療旗下的醫用級消毒品牌,魔都基本上所有醫院都能見到。


它家的免洗抗菌洗手液絕對是醫院剛需品。醫生門診辦公室,導醫臺,病房門口……哪裡都有,基本上去一次醫院我起碼要用上六七次,不僅僅是洗手消毒,還要給手機屏幕、醫保卡、門把手啥的通通擼一遍。


潔芙柔唯一的缺點是液體狀的,按多了會滴出來,酒精味也比較重,孕婦和哺乳期媽媽慎用。但是相比其它添加了各種香精的國產消毒液,潔芙柔明顯是更靠譜的。


Purell便攜免洗洗手液


來上一滴洗手液,就此進入新世界


就是20~40塊錢一小瓶的那種。雖然Purell在美國斷了貨,但在我們國內……某寶和某貓上隨便買啊。


它可以說是美國人最喜愛的啫喱狀免水洗手液。可以做到15秒殺菌,酒精含量70%,雖然不能上飛機但可以託運,出門按電梯、摸門把手沒有流水洗手的時候,用這個的確很方便。


在2002年,美國疾控中心曾重新編寫過一次醫療衛生指南,裡面就明確表示:對於醫護人員,酒精洗手液在預防病原體傳播方面比肥皂和水更有效。


Purell就乘機將這一指南當活廣告打,迅速擴展到醫療市場。據說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流行之前,美國的醫院、餐廳、雜貨店、學校都在使用Purell洗手液。基本上它和廁紙在歐美是同等級的剛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