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為什麼大多是45分鐘左右,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阿衝學剪輯


在很久以前(最早的電視劇出現在80年前,而最早的電影出現在100多年前),膠片卷盤的片盤,一般可以容納15分鐘的容量。技術制約形成習慣,因此電影或電視劇的長度一般都是15的倍數。短片一般為15或30分鐘,故事片一般是90分鐘或者105分鐘,電視劇一般為45分鐘。


但真正的問題來了:15分鐘的片盤是很早的事情了,拍攝電視劇後來使用的是磁帶,而如今電影電視劇使用的則是數字技術,根本不會受到這15分鐘的制約,為什麼電視劇仍然大多是45分鐘左右一集呢?


現在,說書先生退場,經濟學家上場。這裡面的原因,就是經濟學上的“路徑依賴”原理。它的含義是:有些事情當你做出了第一個選擇,那麼未來的道路就被不可逆轉地決定了。影視業已經從敘事、製作、發行、終端等各個環節都適應了這個時間長度,因此改變意味著巨大的成本。


最能說明“路徑依賴”原理的例子就是鐵軌軌距。美國使用的鐵軌軌距是4.85英尺,這是從何而來的呢?原來這是英國鐵路的標準,因為美國早期的鐵路都是英國人設計建造的。那麼英國的標準又從何而來呢?答案是最初的英國鐵路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而4.85英尺,就是電車軌道的標準。


我們繼續溯源,電車軌道的標準從何而來?原來最早是以馬車的輪寬做標準。那麼馬車的輪寬——這個該死的4.85英尺究竟從何而來?答案在古羅馬人手裡。4.85英尺正是古羅馬戰車的寬度。那麼古羅馬人為何使用4.85英尺作為戰車的輪距呢?謎底就是4.85英尺是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寬度。

這個說法你也許覺得過於故事性,但這大半是有史可查的事實:1937年鐵路軌距的國際標準就是143.5釐米(4.85英尺),而這就是沿襲了美國1835年的規格,而美國最早的鐵軌就是承襲了英國的規格。而據英國第一條蒸汽機推動的鐵路設計師George Stephenson的兒子Robert後來在國會上回憶說:143.5釐米軌寬也不是他父親定的,而是從家鄉地區承襲來的。他說143.5釐米的軌寬,“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上的依據,純粹是因為已經有人在用了”。今天你坐在寬敞的日本新幹線或者中國高鐵中,你腳下的鐵軌軌距,正是兩個馬屁股的寬度——143.5釐米。歷史就是這樣不可思議,45分鐘的電視劇也是由工業時代的一卷膠片決定的,就像一英尺的長度是由一位國王的鼻尖到手指的長度決定的。


樂娛早知道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國產電視劇,全都是45分鐘,其中原因非常簡單:廣電總局規定每集電視劇播出時長45分鐘,是為了不給電視臺在電視劇中間插播廣告的機會。但為什麼是45分鐘呢?這要從上個世紀說起。在數字化還沒有普及之前,播放電影、電視劇的設備,都是電影膠片卷盤。那時沒有數碼攝像機,所以都用膠片拍攝,沖印後再用底片播放。如果是電視劇的話,還需要電視臺將之轉成廣播信號。這種卷盤一盤最多能容納15分鐘內容,所以那時所有的影視作品的時長都是15的倍數:短片15或30分鐘,電視劇45分鐘,電影則是90或120分鐘。


傑克船長520


但為什麼是45分鐘呢?這要從上個世紀說起。在數字化還沒有普及之前,播放電影、電視劇的設備,都是電影膠片卷盤。那時沒有數碼攝像機,所以都用膠片拍攝,沖印後再用底片播放。如果是電視劇的話,還需要電視臺將之轉成廣播信號。這種卷盤一盤最多能容納15分鐘內容,所以那時所有的影視作品的時長都是15的倍數:短片15或30分鐘,電視劇45分鐘,電影則是90或120分鐘。

最早的電視劇出現在80年前,而最早的電影出現在100多年前,膠片卷盤的片盤,一般可以容納15分鐘的容量。技術制約形成習慣,因此電影或電視劇的長度一般都是15的倍數。短片一般為15或30分鐘,故事片一般是90分鐘或者120分鐘,電視劇一般為45分鐘。拍攝電視劇後來使用的是磁帶。而如今電影電視劇使用的則是數字技術,根本不會受到這15分鐘的制約,為什麼電視劇仍然大多是45分鐘左右一集呢?

現在,說書先生退場,經濟學家上場。這裡面的原因,就是經濟學上的“路徑依賴”原理。它的含義是:有些事情當你做出了第一個選擇,那麼未來的道路就被不可逆轉地決定了。影視業已經從敘事、製作、發行、終端等各個環節都適應了這個時間長度,因此改變意味著巨大的成本。

或許還有一個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廣電總局規定每集電視劇播出時長45分鐘,是為了不給電視臺在電視劇中間插播廣告的機會。


開心就要樂


總有些事情,我們司空見慣,直到某一天,才忽然想起來問為什麼。比如,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電視劇都是45分鐘一集?其中原因,既關乎電影史,也關乎收視率。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其實就是"走錯一步,滿盤皆輸"的經典案例。

  15分鐘的倍數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國產電視劇,全都是45分鐘,其中原因非常簡單:廣電總局規定每集電視劇播出時長45分鐘,是為了不給電視臺在電視劇中間插播廣告的機會。  但為什麼是45分鐘呢?這要從上個世紀說起。在數字化還沒有普及之前,播放電影、電視劇的設備,都是電影膠片卷盤。那時沒有數碼攝像機,所以都用膠片拍攝,沖印後再用底片播放。如果是電視劇的話,還需要電視臺將之轉成廣播信號。這種卷盤一盤最多能容納15分鐘內容,所以那時所有的影視作品的時長都是15的倍數:短片15或30分鐘,電視劇45分鐘,電影則是90或120分鐘。  這樣的梯度也容易理解:在家看不要錢的電視,注意力自然難以集中,而花了錢去電影院看,則可以多堅持一會。但再久就不行了,因為要上廁所,會影響觀影體驗。  如果導演堅持要拍攝46分鐘,或者121分鐘的作品,將是非常麻煩的事情。膠片卷盤又大又貴,搬來搬去還是很累的,這方面,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深有體會。電影拍好製成拷貝發到全國電影院,要保證同時上映,則需要很多拷貝,成本就上去了。所以,121分鐘的電影非讓導演剪掉1分鐘不可,這樣就可以節約多個卷盤。距離近的電影院還可以共用一個拷貝,你家12點開場,我家是12點半--你先放兩張盤,然後送到我家放,就這麼接力下去,又能省錢了。  數字化普及後,美國把電視劇拍成40分鐘或20分鐘。40分鐘的大多屬劇情類正劇,20分鐘的則屬於《生活大爆炸》這類的情景喜劇。情景喜劇不拍成40分鐘是因為這類劇不像正劇那樣劇情連貫,一集就是一個故事,編劇還要設計出滿滿的笑點,實在很難。  至於為什麼是40分鐘和20分鐘,則完全是為了湊整數。40分鐘一集,加20分鐘廣告,就湊滿一小時;20分鐘一集,加10分鐘廣告,就湊成半小時。湊成整數,統計收視率就方便了,拿到收視率數據,電視臺就可以找廣告商要廣告費了。這有點像體育轉播,什麼時候踢比賽,不是看球員什麼時間競技狀態好,而是看什麼時候看轉播的人多。
  路徑依賴理論  那麼,一首歌為什麼都在4分鐘左右呢?難道也是因為容量限制?  恭喜你答對了。早期的黑膠唱片,容量有限,只能錄製大概5分鐘的聲音,所以一首歌的時長必須控制在5分鐘以內。那時歌手都只出單曲,沒有專輯的概念,美國著名的Billboard,也只評Hot 100單曲榜。  不過,黑膠唱片還有可利用的空間,這便是B side(B面),正面錄上主打歌,背面再錄上一首算是友情贈送。  就這樣,寫歌的人只寫4分鐘,唱歌的人只唱4分鐘,等到大家都養成了這習慣,技術卻進步了,一張盤可以錄30分鐘甚至更久,這該怎麼辦?皇后樂隊把流行音樂往歌劇上寫,他們一首歌可以唱十分鐘以上,與之"臭味相投"的還有平克·弗洛伊德、齊柏林飛船等等。不過,就算是這麼特立獨行的樂隊,他們的大多數歌曲還是在4分鐘一首的範圍以內。至於其他人,更是嚴守"正常"底線。  為什麼會這樣?這裡便需要一個經濟學理論出場了:路徑依賴。這個名詞看起來很艱深,其實很好解釋,就是在我們的社會中,也存在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走上了一條路,我們就會一直走下去,一邊走著,一邊就對這條路產生依賴,然後就走不出去了。一個美國教授用這個理論闡釋經濟制度的演進,還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唱片業也是這樣適應4分鐘的流行歌曲的。假如有首歌長達10分鐘,那電臺DJ怎麼切歌?KTV裡是不是要唱得喘不過氣?拿來當彩鈴前奏是不是太長?這些都是問題。  同理,發行方也會恨死鍾愛拍長片的導演。《美國往事》拍完是6個多小時,後來被剪成3個多小時;《天國王朝》拍成3個多小時,後來被剪成2個多小時,結果剪成了大爛片。為什麼電影不能放太長呢?這首先還不是觀眾承受能力的問題,而是電影行業已經從敘事、製作、發行、影院終端等各個環節適應了90分鐘或120分鐘的時長,牽一髮就會動全身--時間太長,電影院怎麼排片?午夜場放完,是不是就天亮了?
  "標準"從何而來?  除了電視劇和歌曲的長度,其他"標準"又從何而來?  比如鐵軌的軌距是兩個馬屁股的寬度。傳說鐵軌的標準由電車軌道的寬度沿襲而來,而電車軌道是以馬車的輪寬為標準,馬車的輪寬則是依據古羅馬戰車的寬度--這種戰車是兩匹馬拉的。  馬屁股的寬度也能成為標準,這並非兒戲。在古代,實在是缺乏精確的計量工具。在中國,我們的祖先們是這樣測量長度:布指知寸,布掌知尺,舒肘為丈。把大拇指和食指伸開,指尖間的距離是一寸,手掌打開是一尺,手臂伸開是一丈,也就是人的高度,所以有"丈夫"之稱。  以人體作參照物,這個單位肯定就不準了。事實上,儘管有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但尺寸的長度,每朝每代都不一樣,只能是個概數。漢代一尺是21.35~23.75釐米,小說中說張飛身高八尺,關羽九尺,若按最低標準,張飛的身高顯然不夠看。但《三國演義》寫於明代,那時一尺超過31釐米,這樣算來,張飛和關羽都可以去打籃球。  幹不同的活,尺寸也不一樣,裁衣尺一尺是34釐米,量地尺則變成32.7釐米,營造(建造)尺則是32釐米,所以在古代想要跨工種,也不容易。  在國外,則是計算腳的長度。十三世紀的英國尺度混亂,英國國王便在地上踩了一腳,規定這一腳("腳"的英文為foot)的長度就是一英尺(也叫foot)。這也太隨意了,於是嚴謹的德國人便出了一招,量出最早從教堂出來的16個男子左腳的長度,加在一起,取出平均數,算出一尺。  如今,我們身邊的單位大多換成了米。相比尺,米就太科學了。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這夠精準了吧,但還沒完,那時的人只知道有地球,不知道有宇宙。等大家都見識到浩瀚的宇宙後,就覺得我們地球上的標準太落後了,還是要換成宇宙的標準。這樣,一米的長度就變成了光的速度,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792458秒內行進的距離"。

大聲地說娛樂


一直以來,大家都會有疑惑,為什麼電視劇基本上都是45分鐘一集,動畫片都是20多分鐘一集。其實最早的原因,無非是早期膠片盤卷容量的問題。

在幾十年前,那時候科技還沒有現在發達,大家用的都是膠片盤卷。而電視劇拍攝後還需要將其變成廣播信號,這就導致當時一個盤最多隻能容納15分鐘的內容。那就意味著無論是短片,新聞,電視機乃至電影,都是必須是15的倍數。那經過協商和分析,當時定下來的規矩就是短片以15-30為界限,電視劇就是45分鐘,而電影則90-120分鐘。

那有人會問,那為什麼到現在仍然要堅持45分鐘,這就和習慣脫不了關係。早期延續下來的做法,早已被觀眾習慣,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覺得一集就是45分鐘。如果突然改變時長,觀眾不習慣不說,電視臺還要進行節目的重新排序。畢竟一集片子,45分鐘,片頭片尾加上中間的廣告插播,差不多正好一個小時,排片算時間都方便很多,要是帶有零碎幾分鐘,就要麻煩不少。

更何況,人的集中力是有限的,沒辦法太長時間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我們試想下,如果把電視劇縮短,那勢必造成劇情來不及放,故事不連貫。那如果加長的話,觀眾肯定也沒這個耐心。畢竟像電影2個小時可以把故事說完,電視劇並做不到,拖沓的劇情反而會讓人厭煩。也就因為這樣,每集45分鐘,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娛樂至上JMF


一集電視劇45分鐘,這是廣電總局規定的,也是一種習慣。

最早的電視劇是用膠片來拍攝的,拍攝後沖印成底片才能播放。纏膠片的卷盤一盤能纏播放15分鐘的內容。基於這個情況,那時不管電影還是後來才有的電視劇,一般時長都是15分鐘的倍數。短片15分鐘、30分鐘,電視劇45分鐘,電影要長一些,90分鐘到120分鐘,即使不很精確,也基本接近這個時長,不浪費膠片。就像人用皮箱裝東西,不會用一個很大的皮箱裝很少的東西,不會讓皮箱閒置太多空間。膠片也一樣,儘量在一段膠片上表達拍攝者更多的思想。

而45分鐘是人們能集中注意力的一個時限,過短興致未盡,過長容易疲勞,一集電視劇45分鐘符合人們的觀看體驗。久而久之,形成了這個業界習慣,一直沿用到現在的數字化時代也沒有變。


樂逗短視頻


45分鐘是人能集中注意力的一個時限,過短興致未盡,過長容易疲勞,一集電視劇45分鐘符合人的觀看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