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華為,於三月底發佈2019年年報。也是華為發佈最新旗艦機p40後引人注目的熱點。

畢竟2019年,美國的科技霸凌,也讓更多人把關注點放到了,華為"中國芯"和5g建設上。大黃當時也和同事討論此類時間,想著,華為的冬天來了!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但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從華為的年報上,銷量和利潤依舊保持增長的狀態。

銷量收入同比增長了19.1%,而在利潤上同比增速則是急剎車式,從2018年的25.06%,到2019年同比增長5.6%。

這種剎車式的同比增長,主要出在,國外市場出現"滑鐵盧"。原因自然不言而喻,美國的科技霸凌。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美國製裁華為,限制HMS服務(谷歌服務),對於海外市場,確是沉痛一擊。

畢竟HMS服務,對於海外用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舉例來講:海外用戶使用華為mate30,就無法安裝,很多生活上會運用到的app,如Facebook,YouTube等。

如果不讓你使用微信,抖音呢,地圖都打不開,迷路的風險漲了"億"點。

有個經常海外的網友曾吐槽過,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在國外,找不到路,地圖還用不了。一人悽悽慘慘慼戚。一副"我是誰,我在那,我來幹什麼"的表情。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甚至海外的銀行軟件都無法正常使用,錢都取不出。那我要這手機有何用?

2019年,海外市場銷量不盡人意,也在情理之中。歐洲中的市場同比增長0.7%,而亞太市場,下降了13.9%。

現在p40上裝載的emui10.1,便爭取到了更多海外用戶日常用到的軟件,還擁有這蘋果,三星所未擁有的AI地圖。華為也美國製裁下,不斷應對。

美國科技霸凌,為何如此針對華為?對韓國的三星卻視若無物?

首先要確定美國打擊的並非是"手機"業務,跟華為手機沒有半毛錢關係。 "中國芯"也只是其中一點。美國芯片,在華為芯片之前,美國芯片佔據全球市場,如此一塊大蛋糕,捨得分給具有如此威脅的中國廠商?三星也做芯片,那美國為啥不搞它?

最重要的還是通信基礎設施的技術和能力,中國從1G的空白,2G的跟隨,3G的追趕,以及4G的同步,直到5G時代的來臨,實現了領先和超越。這些都是三星和蘋果所沒有的。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還有一點和華為的科技研發"硬核"脫不開關係,2019年的華為財務報表。

研發費用高達1317億,佔據全年銷售收入的15.3%。這10年投入的研發費用總計超過了6000億。投入的人員也是高達9.6萬人,佔據全公司的人員的49%。可以看出華為是以研發為主,不是生產,更不是營銷。

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佔據華為整體收入的50%以上。華為在5G專利上佔據世界三分之一。但主要的利潤來源,還是在華為手機以及衍生出來的華為產品。

那問題就來了,如果手機也生產不出來呢?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華為的寒冬才剛剛開始。以最新發布的華為p40為例,華為的系統emui10.1,做出改變,突破HMS的限制。但最主要的還是芯片。雖然大部分零件都是材質中國和韓國等,但在射頻前端模塊,依舊是美國技術,來自高通,Skywork和Qorvo,這三家美國芯片公司。對於完全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還是有一段路途要走的。

美國要在芯片製造上,來一招釜底抽薪呢?

最為重要的在於華為的供應商"臺積電",臺積電是世界頭號的芯片代工廠,對於高端芯片來說,都是無法繞開的。只有"臺積電"才有將高端芯片造出來的能力。現在臺積電不顧美國禁令,為華為提供芯片製造。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那既然"臺積電"會為華為製造芯片,還怕啥?

這就牽扯到美國法案,"某企業所採用美國技術比例大於25%,就必須受到美國法律的約束。"那麼一旦"臺積電"美國科技超過25%,那就會受到美國製約護衛的條例,無法為華為製造芯片。

況且根據報道,美國考慮切斷全球芯片供應商向華為出貨,臺積電便是目標。如果美國降低了法案中美國技術比例,臺積電受到制約,那華為的寒冬還會遠麼?

前文也說道,華為消費者收入佔據整體收入的50%,儘管有不用高端芯片的華為產品,但是華為的手機上的路怕是走遠了。

中國沒有高端芯片代工廠麼?

答案是"沒有"。國內只有中端芯片的代工廠,以及生產能力。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美國的科技霸凌,如此囂張,國內又如何應對呢?

外交部:"中方不會坐視不理美科技霸凌主義",在報道,美國政府多部門官員擬對華為採取新限制措施,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美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先獲得美國許可才可向華為供應某些芯片。

華為從小寒到嚴冬,中國外交部:不會坐視不理!!

而且在月底,央視新聞也是發佈了華為2019年年度報告。這也是第一次,央視發佈民營企業的年度報告。

在華為之前,央視有發過諾基亞塞班系統"消亡"的相關報道,但多是帶有緬懷。

2019年是華為進入冬天,是小寒,那今年就是嚴冬,華為面臨的外部挑戰也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