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80年代:雅安名山一中,每到周三肉菜香


难忘1980年代:雅安名山一中,每到周三肉菜香


文庙山,顾名思义,指的是建有孔子庙的山。想必,对尊崇儒家之道的中国来说,全国各地一定会有不止一处叫文庙山的地方,不过,对我老家四川雅安来说,文庙山单指一个地方,那就是雅安市名山区(以前的名山县)的第一中学。

我想,理由无非是这两个,一是这座学校的校址就建在县城北侧的月华山上,二是学校里尚有一座敬奉孔子的文庙,因此,对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只要一说文庙山,肯定指的就是县一中。

其实,我也只是上世纪的1982年到1985年间,在这里读过短短的三年初中,此后的35年人生,已经离家远行整整31年。这期间,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而心中,却对这所学校深情难忘。这是因为在这里上学的那段时间,正是我从懵懂幼年走向成熟少年的分水岭,留下了许多至今难以忘怀的回忆。

本文为什么要提到“星期三”这个日子?这是因为,在那个平时很难见到油荤的年代,每周的星期三晚餐,是学生们有回锅肉吃的日子。回锅肉本来就是四川人的挚爱,尤其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能美美的吃上一顿回锅肉,简直就等于过一次节。

那些年,名一中周三的这顿回锅肉,可是名声在外。还记得,我姐1977年到1979年在这里读高中,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在一个星期三的傍晚,她竟然端着她的搪瓷缸快步归来,原来,她打上自己那份回锅肉后,舍不得吃,赶紧给我们端回来之后,把肉倒入灶台上的碗里后,又拿着空缸子急匆匆赶回学校上夜自习。

老实说,那些年,虽然周边乡邻们大都只有在腊月杀年猪后才能吃上肉,但由于父亲在市里的车队上班,我们家基本上每个周日都能打一次“牙祭”。不过,那时候我们几兄弟确实很能吃肉,拿母亲的话说,平时在餐桌上一见到肉,我们几兄弟的眼睛都要“绿”起来了。

吃肉这么多年,我想,肉这东西,天天吃当然会腻,长时间不吃呢,也可以,因为时间一长,味蕾恐怕也就淡忘了,可怕就怕我们家当年的那样,七八天吃一次,当你快忘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次,勾起你的馋念,但由于数量有限,每一次又没吃够吃过瘾,放下筷子总是意犹未尽,欲罢不能,连续多天牵肠挂肚折磨人。

12岁那年,等到我也踏入文庙山,进入名山中学读初中时,也开始在学校住宿和吃一日三餐。记得那年开学的第一天,晚饭竟然有点推迟,一桌的8个人,各自拿着自己的碗筷,等着那个拿着桌牌的同学去饭菜过来。没想到,每桌值日的同学竟然端回一盆香喷喷的回锅肉,当时我还想,这学校不错,晚上还有回锅肉吃!

然而,第二天、第三天就没有了,此后几天连续是素菜,我这才想起,学校一周只在周三吃一次肉,开学那天正好是星期三,而平时仍旧以素菜为主。现在想起来,对爱吃肉的人来说,一周一顿肉确实太寒酸了,不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川西地区,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我记得,直到我上学时,每个学生每个月要交的伙食费和粮食只有6元钱和30斤大米,这种标准还能确保每顿吃饱,且每周能吃上一顿回锅肉,已经算是很良心的学校伙食了!我不知学校食堂的师傅们有没有等级厨师证,反正他们做的这顿回锅肉很香很美味,这绝不是因为当年物质贫乏没有对比才觉得好,而是确实做的好。

虽然年代久远,我已记不得这道回锅肉究竟有那些配菜和佐料,但那种成色正好不软不硬肥而不腻的感觉,我至今依旧还清晰的记得,虽然每桌一小盆,分到8个人碗里并不多,但陪着那4两方形的米饭,足以让我们一解馋念,美餐一顿。尤其印象最深的是,一到周三晚上开饭时,一些平时偶尔溜号的同学,也早早来到饭堂,虽然每周就这一餐要推迟开饭时间,但大家都不着急,甚至面带喜悦聊着天,心照不宣地期待着这道回锅肉的出笼。

那时,县城里的同学离家近,基本上都是走读,住校的主要是县城之外的单位子弟和乡村的孩子们,而大部分住校的乡村孩子家境并不宽裕,所以,那些年,学校食堂每周三的这顿回锅肉,滋润着这些12岁到18岁的农村少年缺油少荤的肠胃,激励着他们寒窗苦读改变命运。

大概从1984年起,名一中的食堂好像就已经取消桌长取饭制,实行饭票制,即把每天的饭票分成早中晚三种,发到个人手中,吃饭时,个人排队去打饭,再后来,好像每天供应的主副食种类也增加了,回锅肉不再只有周三才吃,荤菜也不是只有回锅肉一道了,家庭条件宽裕的同学,打饭时可以随意多买几道肉菜吃。

再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们养猪大省的四川,吃肉早已不是问题,回锅肉已经成为了家乡人的家常便饭。可是在北方这么多年,我的心底总是隐隐牵挂着读书时吃过的这道菜。有几次探亲回家的时候,我不由走到文庙山下的那一长溜台阶前,翘首看看山顶上那些新建的楼宇,当放学的学生们拾阶而下,我就会满怀深情地注视着他们。看着他们中不乏肥胖的身影,我想,学校的食堂里,一定有了许多比当年的回锅肉还要丰盛的美味吧!

30多年后的某一天,当我在北京邂逅一位同样在这座城市工作的小学妹,吃饭时,我照例点了一份家乡人爱吃的回锅肉,谈起了学校当年的这道菜。谁料,她一脸的落寞,她说,后来的文庙山,再也不是以前的文庙山了。她说,那些年,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学生们的成绩都不错,不乏有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而后来,学校虽然建的越来越好,考上名校的学生却越来越少,而且家乡很多人从初中开始就把孩子往外送,有的进不了成都市区的学校,就往蒲江、新津的学校送,反正就是不在家乡读。

我问她为什么,她没有回答,只是给我讲她当年中考时放弃报考文庙山的事。她的父亲和我当年的班主任是好朋友,她说,父亲有天回去告诉她:“唉,听说某老师调走了,这么为人正直和有水平的老师都走了……”于是,从那年起,她就离开了家乡,去外地读完了中学。

我听后无语。时事在变迁,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越来越好,但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在失去,正如的姐姐舍不得吃自己的那份回锅肉,从学校奔跑着为我们端回来一样,这份手足情谊正在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淡漠,而富起来的家乡和新楼林立的学校,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不很正常么?

岁月流逝,往事浮沉。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去左右,但只要记忆里,还能记得曾经的美好,就已足矣。(梦里蒙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