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的學問

時至清明,天氣愈發的弔詭起來。前幾日還是“雨霏霏”呢,今日則是“楊柳依依”了。讀者若問為何不是“雨雪霏霏”,自然是清明時令,不該有雪而已。總之,天氣涼熱是容不得我儕來管的罷,亦如同康教授的論文大作,是管不得的。否則當真是觸怒天威了,可怕的很。

走在街上,我非路上行人,想來沒有斷魂之感。可看其他人呢?自遠來一個人,勿管他有無名字,有無身份,甚至有無臉皮,有無思想,這些彤彤不管,總算還是個人。他便劈頭就是一問,“呦?這不是吳先生麼?最近不罵人了麼?”

“罵人”的學問

這這這……這教我如何回答?可不能像教授們寫大著一般敷衍,回應這些“正人君子”必要慎之又慎,免得給他們抓了把柄,這可大大的不妙。

“罵人是要有學問的”我回答道。

“呵呵,世間百業,皆有學問,莫非罵人也有了學問了麼?”

我怕他糾纏,慌忙向著河邊走了。他還在後面追問“吳先生且說說罷!”我不理睬,直接跳進了河裡——我自幼不會水的。

“看罷,吳先生落水了!”

罵人真的有學問麼?

“罵人”的學問

歷史從來就不缺淵博的人,要做學問,知識還是要有的。是“博文強識”也好,是“Conocedor”也罷,或是“Знающие”也無不可,總是要有在別人面前炫耀的根骨的。倘若是沒有,可是要受別人哂笑的。

孔乙己尚知回有四種寫法,你若不知“目”的古字怎麼寫,你若不識“夲咲凪”三字,豈非連孔乙己都不如了麼?

對了,你便可以這麼罵他“呔!你這無知愚夫”,接著就可以擺出快活的神氣,等著他來向你虛心求問,即可獲得廉價的心理慰藉了。

“罵人”的學問

可若是沒甚麼學問,沒喝過洋墨水,也沒喝過留洋學生口中的自家難聞的土墨水,那該如何是好?

“國罵!”不知誰開口說了一句,我回頭四處張望,卻依然始終不知道是誰。不過他的話卻點撥了我,我們還有傳統的國罵——

他媽的!

罵人不用國罵還有靈魂嗎?似乎我認識的幾位先生中,學識越高的越喜歡使用國罵。自然是因為跟這些“正人君子”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忍著罷,又受窩囊氣,於是國罵便就成了最舒服的發洩。

舒服到什麼程度呢?估計吶,就跟性交差不多了吧。

“你,你,你,你,你。”老先生聽我這句已經氣到說不出話來了,“非禮勿言,你一介文生,竟然說出如此粗鄙之語。”老先生氣的要用柺棍打我。

無法,如同性交啊,交配啊,生殖器啊,這些是說不得的,無端被封了文章,你亦不知為何,這可讓學生物的學生急得直撓頭。

“罵人”的學問

我自顧自的說著,旁邊的野狗聽著,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