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還能傳承多久?

百年吳正茂


我在學校的專業是中藥商品,因為自身是開藥店的,偶爾翻翻中醫書,也能用中藥解決一點顧客的問題,一直到2015年見到同學黃,才領略到中醫的博大精深。黃同學第一軍醫大學畢業,一直在部隊醫院工作,他們高中同學聚會,我是他初中同學多年不見他,所以就厚著臉皮跟了他三天,奇怪的是他用食指和中指在病人的脊椎骨兩側按壓,就直接說出同學的哪兒好壞來,基本89不離10,搞的我這個自認為自己有兩刷子的中藥人目瞪口呆。黃同學告訴我,他以前也較真的人,也覺得中醫不科學,直到親眼看到劉鰲先生家傳的骨診,才知道大千世界還有如此神奇的醫術,從此他就迷上了中醫,學成骨診之後,提前從部隊退休,用純中醫的方法為天南海北的病人治病。我也是因此而結緣,愛上了針灸。我想不管政策如何變,中醫都會義無反顧地傳承下去。當然,如果純粹以金錢為目的,中醫也可能被社會無情的拋棄。


五行天地之間


民間中醫必定會一直傳承下去。

我本人就是醫科大學畢業,但是是中藥專業,身邊有親人出現退行性關節炎,到醫院進行過治療,並沒有得到明顯緩解。後來機緣巧合認識了跟師的師父,也見識到了去他那裡治療的就有很多大醫院治療無效的患者。就這樣憑著一種希望幫助到親人的熱情辭職去跟師學習了。為了以後可以合規從事中醫事業,辦了中醫師承,3年師承到期參加結業考試,然後可以考中醫助理醫,再隔5年可以考中醫執業醫。

經過那麼漫長的3年學習,一個藥學本科生終於等同於有了中醫中專的文憑,可以慢慢進入中醫體系,而中醫本科畢業就可以參加中醫執業醫考試,這中間足足相差快10年時間的等待。

這就是民間中醫想要合規需要經歷的,你們說難不難,對於我們來說,時間還長,還能應試考試,但是有很多年齡大一些的民間中醫,應付這些真的很困難。

就算它很艱難,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從事民間中醫,我師兄,老家在貴州大山,在重慶拖家帶口,但是我很強烈感覺到他對於中醫的熱忱,曾經找我借幾千的學費想去參加一個針灸體系的學習班。我同學也是脫產跟師學中醫,曾經一度有再想去參加高考選中醫專業為了有機會可以進入中醫行業,他也是拖家帶口的人。我是能親身體會到很多民間中醫人的艱辛,但是我更會覺得,社會需要這樣的人存在,需要一部分人捨棄些什麼去傳承。因為它曾經是我們的理想,現在也依然是一部分人現在的理想。


閔心吾


我就是個已不行醫五年的民間中醫,一則醫保施行人們有病去醫院,只有醫院醫了無效的才會找你,風溼骨質增生腰盤突出還得治一下,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後遺證經醫院折騰一下後,病人已不再相信中醫能治,至少能得到很好改善。有些心臟病在醫院搞上一個月就回老家了,但其實用中藥且至少可延命數年甚至十餘年。另外高血壓也可不應長期服降壓藥,至於一些慢性功能性免疫性疾病中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現在中醫已後繼乏人了,關鍵是一些有臨床的人已所剩不多,最年輕的也年近五旬。再一個是過去雖然也限制行醫但你不擺開來搞也沒事,群眾相信你,現在醫政打擊嚴劣,以非法行醫和假藥入刑,現在的人也有心懷叵測之人,將民間醫徹底從心理打跨從而放棄。至於大家很奇怪每年中醫學院培養幾十萬中醫怎會後繼乏人,中醫學院的教授學生講起理論來一套套的,分析起病證及辨證用藥來頭頭是道,引經據典看起來學識淵博,一到臨床要麼恣意妄為要麼茫茫然然,你去問問那些畢業的學生就知道了,如他還犟嘴就讓他幫你拉拉脈看看病開開方吃幾付藥就知道他有幾斤幾兩了。就是中醫院現在也是掛羊頭賣狗肉,以西醫西藥檢查為主,中藥也起輔助作用可有可無,造成了中醫學院學生就業難難就業,更不要說提高臨床水平了,再加上老中醫的離職去逝,中醫的消亡是顯而易見的事,你不滅它也名存實亡。


老張3151


民間中醫能不能傳承,還能傳承多久?最重要的是大環境的決定因素。

就像“風”,是冬季寒風肅殺;還是春風萬物復甦。國家會在對中醫的啟動和傳承治理方面,不斷摸索出成功激活經驗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眼下正在從事中醫或擁有一技之長或熱愛中醫的門外愛好者,都應該從自身做起,把學習與實踐中的“成功經驗”積累起來,武裝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國家有用的具備全科與精湛專科的合格實用型人才。

民間中醫的傳承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嚴峻現實問題:一、中醫臨床青黃不接。政策及考核分制問題不完善,是造成目前傳承障礙的最關鍵原因。

眼前出現了兩股不和諧的小分歧意見爭執:多學了點書本知識的,認為自己一通百通了,好像掌握了中醫的全部。

為什麼還時不時的遭到民間中醫人的非議,是因為真正的臨床實踐經驗在民間中醫人的實踐中。說到這裡,好些人會很不服氣。

有道是:水深流慢。就像大海,不到海邊,感受不到波濤的洶湧澎湃;不入海底,不知道海底的安逸寧靜。從這段話中,要讓大家知道一個有些人支持中西醫合用的建議緣故:

有些資深的中醫者,在接觸了眾多臨床患者後才知道,臨床就像大海的表面,照到像裡的畫面是“靜”的,但事實是...

所以,無時無刻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自己難以調控的“臨床症狀”,只有藉助西醫才能安心的尷尬局面。是被嚇怕了的臨床經歷。這恰恰是民間中醫臨床中過硬的資本和特色。

二、用人,人才是最重要的關鍵。無論過程有多曲折,中醫的最終目的:不看過程,只看結果的八字方針。聰明的大醫智者,一定會悄悄審視民間的深藏力量,做到最大價值的人才“利用”。

國家剛剛出臺的醫師多處支點行醫的批覆許可,是真正到了“人盡其才,強強聯手”的民院(民間+院校或醫院或醫師)聯手的新醫療時代了。不服氣的話,問患者,有誰會耐心等您研究醫學攻堅三十年?誰的命能等的起?

民間醫道這股力量,才是中醫經久不衰,歷代逆風傳承的“巨大力量”。因為中醫的靈魂和生命在其中,是他們不畏艱險,敢於承擔,力挽狂瀾,挑戰極限等,是一支最“可怕”的“深潛”力量。

考慮怎樣“用的了,用得起”,才是當前該考慮的重中之重問題。

~~~放下各種姿態,請高人,拜名師,學理論,驗臨床,積極進取,不要錯過重整旗鼓的機會,以免妄失最佳時機,讓真正的傳承空失幸運,造成民族家國的遺憾。


鬱金香184995999


民間中醫的傳承亙古未變,永不衰落,為什麼呢?中醫本來自民間,經歷了大量的實踐傳承,雖後世著書立說眾多,各述己見或長或短,然當以內外之經為根本,辯證論斷。從古至今,民間鄉坊的古偏方(其實也是良方),始終未絕,有癌者用核桃枝,貓眼草煮雞蛋,感冒了生薑紅糖蔥白水,咽炎金銀花哈蟆草等等不勝枚舉,這種樸素而實用的中醫文化何曾消絕過,似乎中醫一直在默默地關愛者中華大地的貧困人,民間因病成醫自救者,歷來有之。他們或因不入仕轉而學醫,或因病被庸醫誤診轉而習醫,用己所學,不為名利,濟世度人,亙古未變。善文遺墨之醫者,留史冊者亦甚多,今復如是。中醫之發展自古靠得是民間以傳承,何曾見御醫療貧民之疾苦,況貧窮與富貴之體病,治法亦有二端爾,不是嗎?中醫始於黃帝岐伯雷公,盛於唐宋,明後至清流傳於民間龍門,始終伏藏,綿綿不斷,那又何必擔心中醫衰敗無傳承呢?擺好心態,努力學習吧,因為未來的日子,瘟疫的繁沿,非中醫而不能達,天道如此,何不努力自學而自救呢?學之則利己利人的大好幸事,何樂而不為呢?今朝恰逢同入玄門,華龍赴會之期,光復中醫,指日可待,勸君努力,那些善學又善心者登殿入堂之時會遠嗎?


普化先生


中醫真刀真槍的都幹了幾千年了!😄幾百年的西醫披著身科學的外衣就把人忽悠的暈頭轉向?😄🌹西醫才不放血治百病多少年?!

中醫西醫各有優點又各有不足!準確的說西醫屬於中醫的一個分支!只是西醫這個孫子生在了國外!現在穿著“科學的西服”回到母國變得六親不認,到處鼓吹埋怨宣傳“中醫老母”又老又醜😄🌹

西醫若無中醫開眼,不過是盲人摸象 腳痛醫腳 自欺欺人!

中醫博大精深 包羅萬象!中醫是道 西醫是術;中醫源遠流長 以人為本。😄西醫半路出家 獸醫為母!😄

西醫貴在手術救急,而非治病!西醫是把利劍,若無中醫理論根基,只會視蒼生為草芥,拿人命當零件害人無數!

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也各有不足!但中醫是治病,西醫是除了手術外科生物醫療外,多是被經濟利益綁架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瞎胡鬧!😄🌹

中醫藥泰斗鄧鐵濤老先生曾警告:用不了10年,中醫藥將毀在我們這一代手上。

德國慕尼黑大學波克特教授早在1980年代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中醫藥在中國至今沒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誠對待,沒有確定其科學傳統地位而進行認識論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學探討,所受到的是教條式的輕視和文化摧殘。這樣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國的醫務人員。他們不承認在中國本土上的寶藏,為了追求時髦,用西方的術語胡亂消滅和模糊中醫的信息,是中國的醫生自己消滅了中醫。”


墳沙二號


民間中醫會疲弱地支撐下去!

民間認為西醫過“散“,中醫可治可“補“,偏向中醫,然而在“文憑”、“證件”的現代,民間醫生只能在“狹縫”裡生存。高文憑的醫生深藏在大醫院大樓之中,民眾小病不願去醫院,而低文憑有證的只是赤腳醫生,赤腳醫生靠“證”,民間醫生靠祖傳技能而平分秋色,給民間醫生提了狹窄的承傳之道。


雲開山夫


《老中醫》的教訓。幾位醫生的態度,徒弟們的德行都把他們演得很真實。中醫,民間醫生,草藥醫生還是救過很多人的病的。中醫,西醫是可以互相貫通的。中醫幾千年的臨床經驗,西醫的檢測儀器,互補又為啥不可以呢?

久病成太醫。藥店多過飯店。不準民間醫生開業,但阻止不了病人到藥店買藥。

有時在大醫院花幾千上萬的錢,不見好轉。出院死馬當活馬醫,一付草藥,一個單方就把大病都治好了。主要是平民百姓得不起病。死都死不起。有時葬身之地的價格也昂貴。自己上山採藥自己吃,不會犯法吧?


自在瞭然1


中醫與人類共存亡。只要有人生存,中醫是永恆伴隨。因為人們的許多飲食就是中藥材,副食品或者調味品,許多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


糊塗神70366116672


民間中醫只能傳承一步,不可能再傳承下去了,中醫技術也是一門生存的技能,只家傳,父輩艱辛的行走在世間,無力養家餬口,留在下一代的是滿眼的失望,年輕一代不願再繼續向父輩一樣艱苦勞作,所以,年輕一代都不願意傳承祖先的密技,另幹他業,所以,民間中醫後繼乏人,無法再繼續傳承下去了,現在傳承的人都是年齡偏大,幹其它工作又無能,只能吊死在這棵樹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