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到底是虛增了利潤還是隱藏了利潤?

2020年3月28日,新城控股公佈了2019年的年報,市場一片叫好,普遍認為新城控股業績比較炸裂,遠超萬科等同行。在新城控股原董事長爆出醜聞之後,新城控股經營一度陷入困難。其子接任後,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的穩股價、促經營的霹靂手段。那麼新城控股的2019年的年報真的像報表反應的那麼優秀嗎?我們抱著謹慎的態度來分析分析。

市場認為新城業績超預期好的理由有下面幾個:

一是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8.47億元,同比增長58.58%,歸母淨利潤126.54億元,同比增長20.61%。

新城控股到底是虛增了利潤還是隱藏了利潤?


二是2019年新城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708.01億元,同比增長22.48%,銷售面積約243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4.21%。商業地產方面,新城控股旗下21座吾悅廣場滿鋪開業,全年租金及管理費收入增長至40.69億元,同比增長92.28%。真的相當炸裂。
三是公司資產負債率由2018年同期的84.57%上升至86.60%,主要由於銷售房屋產生的預收賬款大幅增加至1970.18億元,剔除合同負債和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6.53%,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時公司淨負債率由2018年的49.21%下降至16.36%。
四是經營現金流達到了436億元,尤其是四季度單季度流入443億元,在主要地產公司裡也是名列前茅,要知道2012年至2018年7年間累計經營現金流也沒有超過50億,這一季度就達到了436億元。


新城控股到底是虛增了利潤還是隱藏了利潤?

既然我們抱著懷疑的心態來看它的財務報表,四葉君就要說出自己的懷疑之處。

首先我對新城的利息資本化方面有質疑。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利息資本化,它和利息費用化有什麼差別,有什麼利弊。

利息資本化,為購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的專門借款,以專門借款當期按實際利率

計算的當期利息費用,減去將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

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後的金額確定專門借款予以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利息費用化,就比較好理解了,產生的利息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主要區別就是:資本化支出計入形成資產的成本,通過折舊攤銷在使用期內扣除,而費用化的支出就是當期發生就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中,以後不再扣除。

那麼,新城控股利息資本化金額是多少呢?


新城控股到底是虛增了利潤還是隱藏了利潤?

對比同行萬科a。2019 年 12 月 31 日,萬科存貨餘額中含有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為人民幣16,300,324,881.26 元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人民幣 14,679,627,940.51 元) 。萬科本期間用於確定借款利息費用的資本化率為 5.01% (2018 年 12 月 31 日:5.30%) 。新城控股的利息資本化化率6.1%,略高於萬科。新城控股資本化費用佔總利潤126.54億的25%左右,萬科資本化費用163億佔比淨利潤388億為42%。從這個角度看,新城控股利息資本化的比重並不是不能接受。

第二個懷疑之處是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19年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6.47億元,佔利潤總額的比例為15%。投資性房地產值多少錢,基本上公司自己說了算,因此用這個來調節淨利潤,確實太容易了。但是隨意改變會計政策,調節利潤的嫌疑是不能避免的。


新城控股到底是虛增了利潤還是隱藏了利潤?


最後,四葉君並不能得出新城控股是否隱藏了利潤,但調節利潤的手法是很明顯的,這在會計處理過程中並非是不允許的,只能說是合理的應用了財技。我們投資者立足公司的過去,買未來的預期,從報表中我們觀察企業發展的大致趨勢。公司表示:未來,市場的比拼將歸於城市佈局、品牌效應、產品品質、經營管理效率等因素,公司發展重點也逐步由“增量”轉向“提質”。通過把握市場趨勢,在機遇中保持危機感,反思對標,在爭鋒中提升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