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鄉村民俗:偷青

湖南炎陵,德哥的家鄉,很久以來,便流傳著一個特別的民俗:偷青。

炎陵鄉村民俗:偷青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晚上,本是舉家歡慶元宵佳節之際,但炎陵許多鄉村的客家人,男女老少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別人的菜地裡“偷”上一把青菜回來,名曰“偷青”。

炎陵,是客家人居多的地方,從粵贛遷涉而來,很多客家人的風俗習慣便也帶了過來。舊社會,客家人由中原南遷廣東、江西一帶,常年漂泊不定,居無定所,所以老百姓極切盼望安穩、平靜、富足的生活。而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是正式開啟新的一年的開始的日子,為了討一個好彩頭,人們約定成俗的在那一天晚上,相互到各家的菜地裡“偷生菜"。生菜與“生財”相通,是舊時窮苦客家人對新的一年發家致富的熱切期盼。後來,正月十五晚上,便成了我們客家人偷青的節日,在漫長的演變中,除了生菜,別人家菜園中其他的青菜,也會順便扯上一把。

炎陵鄉村民俗:偷青


據說:偷到蔥,有小孩子來年更聰明之意;偷到蘿蔔頭,則代表有好彩頭;偷到蒜,又代表了人們生活會打算會過日子……等等,每種青菜寓意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人們希望來年好運、生活美好的寄託。

被“偷菜”的人家,正月十五這一天也是不會生氣的。對於被“偷”,也表明主家所有的不順暢、不吉利都鄉親們送走了。為了應彩,被“偷”人家的主婦還可以在菜地裡“狠狠”的“罵”上幾句,頗有喜劇之感。

當然,所有的“偷”,都僅是象徵性的扯上一兩棵。近些年來,更多的人去別人家菜園裡扯了菜,還會留下一個紅包。善良的客家人民,深知鄰里鄉親耕種的不易,並不會大肆糟踏,因此,這流傳久遠的風俗,更多的只是一種形式、一種象徵。

炎陵鄉村民俗:偷青


題外話:偷青是讓人開心的,但農家菜園子裡,為了澆灌方便,往往都有小糞池,晚上黑燈瞎火,難免失足。所以,我曾聽說許多熟人正月十五晚上“中招”,想想那情形,確實是令人忍俊不禁、開懷大笑了。

朋友們,你們那有這種風俗嗎?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