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你1億期限5年的貸款,到期後一次性償還2億,期間貸款只能用作投資,收益需到期後才能提現,你會不會要?

paocai


我不會要,因為我自認為沒有把握達到那麼高的收益率,而且我很好奇,究竟有沒有人說要還能拿出具體方案來的。

給你1億期限5年的貸款,到期後一次性償還2億,相當於年利率20%,單利而不是複利,同樣的,期間貸款只能用作投資,收益需到期後才能提現,也就相當於收益是單利,不能用於再投資。

比巴菲特還牛

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但你真的瞭解巴菲特的投資收益率嗎?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從1957年到現在,只有1976年的年收益率超過了50%,其餘的年份沒有一年超過50%,複合增長率只有21%左右,而且在2008年虧損了 9.6,2001年虧損6.2%。

也就是說連巴菲特都不敢保證連續5年平均收益率20%,我不知道那些說要的人,拿什麼保證能做到,是梁靜茹的《勇氣》嗎?

在一個時點賺錢很容易,連續5年賺錢,還要年年賺20%就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了。


鑫財經


不會要也不敢要,自己多大的本事自己知道,關鍵這個錢怎麼可以再生錢,而且五年後要翻倍,年收益回報達到20%,確實沒有這個本領。



估計看到這個問題的人,基本都不敢要吧,因為還有閒暇時間去看頭條,對於四處拉贊助、創業的人群來說,時間寶貴,也沒時間去看這個,但是真給他們一億塊錢做投資,他們會很高興接受。這是為什麼呢?

一些投資遠遠超出這個收益,當然這裡指的不是股票、基金、證券等投資,而是投資實業,坤鵬論曾經一個朋友,當初投入三十萬開個小麵館,一年就翻本,所以有時投資實業做好的利潤很大,年收益100%。但是當把一個億交到他手裡讓他做大做強的時候,他肯定會猶豫,為什麼?沒接觸過,沒幹過,誰幹第一次都不一定能幹好,而且平臺、機遇和野心非常重要。



如果當初馬雲四處拉攢助的時候,你給他一個億,他肯定會要,因為在他的心裡,有一種信念,就是將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往往有野心的人都是這樣的,不成功便成仁,但最後還是那個幾個人成為商業大姥,成千上萬的創業大軍犧牲成為了墊腳石。

普通百姓為什麼不敢貸款投資,因為都有責任感,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承擔家庭的責任。創業者一成功,別人採訪的時候就告訴大家自己有一種信念,有為國家做貢獻的責任,有解決就業問題的責任,有支助貧困山區的責任等等,那是因為他們成功了,說什麼都是對的,大批也抱有同樣信念的人投資失敗,人跑路了,欠款不還了,親戚朋友坑了。所以無論敢不敢要這一個億,也並不代表人慫不慫,只是所站的角度不一定而已。


坤鵬論


先不說我能不能在五年後還這兩個億,我這輩子能見到一個億這麼多的錢嗎?

如圖所示這是一個億的體積質量,一個億的現金有1噸多,相當於20個我的體重。我生活在河南的一個三四線城市,一個月也就5000元左右的收益,一年也就是60000元左右,賺到一個億我要用1666年。也就是說如果我回到西晉時期,以現在的工資水平不吃不喝到現在才能賺到一個億。對於像我這樣的窮人來說,這一輩子都可能見不到這麼多的錢了,現在有人說要借給我這麼多的錢我為什麼不要?別說一個億了,10個億隻要你給我都敢要,能享受下億元的身價,操作下億元以上的資金也是不錯的人生體會,也不枉此生了。

再說下投資收益這個事情吧,一個億的投資也並非不能在五年內翻倍。

一個億五年後還兩億,也就是平均每年都有20%的利息。雖然現在市面上的普通理財產品是不可能達到這個收益的,但是也並非沒有一年超過20%收益的理財產品。比如房產投資,股票投資,生意投資等都是可以在一年內獲得20%以上收益的投資。房地產過去五年漲了兩倍還要多,股市過去三年下跌了50%,但是正是大跌才有大漲的可能,做生意投資的話就更多了,你擅長做什麼就可以給自己投資什麼,開個飯店一年20%的收益也是可以有的。本來就是窮人,大不了從頭再來嘛!現在給你一次翻身的機會,給你一個億為什麼不要呢?如果真有人給估計中國估計有13億的人都排隊要。


投資觀


如果將“收益需到期後才能提現”這項要求去掉,我會要這一個億貸款。但如果有那個要求在,便堅決不會要。

如果拋開一切要求和規定,單單說用一個億五年內賺到兩個億,可能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也用不著將一個億全部投資進去,留2千萬自己花,拿8千萬去投資或入股一家效益不錯的五百強上市公司,五年內賺1億2千萬,應該問都不大。到時還了兩個億,自己淨得2千萬.,挺好的事情。只可惜有規定,個人借貸資金不能用於公司入股投資。

但如果有那些限制和規定,五年內能夠讓1個億翻一番到2億就不保險了。因為限制了投資的範圍,基本意味著只能投資銀行理財型產品。現在的理財型產品想讓年化利率達到20%,幾乎是做夢。所以,有了這項限制,這1個億的貸款基本就是個陷阱,到時還那2億時自己肯定得往裡貼錢。相當於白給銀行打五年共,圖辛苦費掙不著還要倒貼銀行一筆不小的費用,費力不討好的事不能做。

如果換做你,你會要嗎?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說實話,我不敢要,我怕還不起!

我認為這筆貸款利息太高了。1億貸款用5年,到期要還2億,也就是說5年的利息是1億,這麼算下來,貸款年利率20%,這可能是民間借貸吧,貸款利率這麼高。

現在好多實體行業一年的淨利潤都沒有20%,這筆貸款年利率把大多數實體行業一年的利潤都吃光了,拿了這筆貸款要麼是白打工賺得利潤剛夠付利息,要麼是幹一天賠一天,賺得錢連利息都不夠,乾的越多賠錢越多。

要是5年到期了,我還不上2億,對方怕是要起訴我的,這麼一大筆錢還不上,預計我要把牢底坐穿了。

如果上天願意多給我一個選擇,我想選擇低利息的貸款,最好是貸款利率10%以內的,利率越低越好,如果有貼息貸款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喜歡這個回答,歡迎轉發、點贊、評論,歡迎關注我,訂閱更多財經、理財、炒股知識和資訊!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3155821038212096"} --}

投融資那些事兒


說白了這個問題可以轉換一下,一個人的資產能否在五年之內翻一番。

我的回答是,只要從事的是正經合法的營生,那麼,1個億是很難在五年內變成兩億的。

1億在資金在五年內賺到100%,那麼每年至少要賺20%,也就是2000萬元。那麼,幹什麼可以賺到20%的受益呢?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估計只有高利貸了。目前中國的民間借貸法律保護的標準為24%,這也叫2分利息。

如果正常情況下,1個億通過放貸做五年,而且還沒有老賴的情況下,能夠把錢全都收到,那麼才可能再賺1個億。

而現在對於高利貸的風頭,能做到這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韓東言


不敢試...真的不確定...可以達到純利潤20%以上...就算做市值...也不確定賣的出去...看來還是膽兒小哈哈哈哈


TeddyYang


不用五年,我只要一年半,給我一個億還你兩個億,我還能至少賺3個億。我有兩個公司,一個是投資公司,一個是醫藥公司。

一個是虛擬經濟,一個是實體經濟,不要輕信什麼實體經濟不好做之類的話,我相信只有不好做的人,沒有不好做的事。

1個億我會用5000萬在我的投資公司,這個公司主要做期貨對沖和短期放貸,我有一個專業對沖團隊,收益率還是不錯。5000W這個資金量不算很大,保守來說,對於一個投資公司而言,一年賺到1倍應該沒有多大懸念。當然這個收益率的模式不適合大資金運作,比如5億以上。

另外5000W,我只拿出2000萬,做醫藥公司的代理渠道深化,可以多為公司增加2到3億的純利潤。這個行業不方便透露收益率,我只能告訴你,絕對超過你想象。

剩下的3000W就作為備用金,就讓它躺著睡覺,銀行保底收益率的產品都不買,不需要。

這樣的模式,按我目前的規模,最多可以運作50到60億左右,而且最多隻需要兩年。如果再大資金,理論上當然也可以,只是週期會變長,但無論怎樣,5年還你一倍這個沒有太大難度的。

我們好多拆解資金是3年就翻倍的,這我們都敢運作,何況五年。


M3星系來客


答:一定要。

1. 1億5年到期還2億。做到年化20%的收益。

2. 拿出3000萬,去券商開個賬戶,專門打新股。線下打新股,中籤率100%

3. 找一個靠譜的券商,他們有衍生品,會為你發一個產品,比如說某券商的產品,1:3配資,選一支股票,只要不跌穿20%,就可以拿到全額月化2%的收益。這個收益比較穩定。

以上兩種投資方式,現有的市場環境下,20%的收益還是能做到的。


財富規劃師


一六年借出,一七年買房,一八賣出;有兩個億理財,年息為五,一年一千萬,兩年二千萬,也算有錢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