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有所回落 生豬生產還需政策扶持資金“輸血”

生豬產業是我國農業重要的基礎產業,豬肉是中國居民“菜籃子”裡的重要消費品。今年受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疊加影響,豬肉價格居高不下。2月份CPI同比上漲5.2%,豬肉價格上漲拉動了其中3.2個百分點,佔比達到62%。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豬產業,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專門列項部署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工作,並出臺一系列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和保障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2月5日,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加快發展生豬生產,切實解決面臨的困難,確保實現恢復生產目標。3月26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重申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要求,再次強調健全完善生豬全產業鏈防控責任制,切實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保障生豬生產。隨著國家各部門支持政策的陸續出臺,全國多地生豬生產開始恢復,豬肉價格也從比較高的水平上連續回落。

在北京市西城區供銷e家鄰里中心達官營店大紅門冷鮮肉直營店,豬肉產品類別齊全。該店工作人員介紹,受疫情影響,直接到店購買豬肉的消費者明顯減少,一部分消費者轉移到線上下單。為了滿足消費者購買需求,店鋪1月30日恢復營業,豬肉價格平穩。

生豬生產將獲大額金融支持

成立院士工作站,獲得相關專利10項,去年出欄生豬7000頭,與養殖戶的訂單生產從去年的3000頭增到今年的4萬頭……安徽寶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敬利說,雖然公司發展前景較好,但養殖業是個重資產投入的行業,融資難成了最大制約瓶頸。“公司成立3年來,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目前已初見成效,但要滾動發展,資金缺口1000萬元左右。”王敬利說,沒有固定資產不能抵押,貸不到款,制約了企業發展。

資金匱乏不是王敬力一人面對的難題,而是普遍現象。多位基層幹部表示,當前各地的生豬生產正在恢復性增長中,有的養殖戶需要重新補欄、改造圈舍,有的需要進行生物安全防護投入,普遍遇到資金難題,影響生豬生產。

對此,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進生豬穩產保供的通知》,要求加大對生豬生產的財政、金融支持。一是完善臨時貸款貼息補助政策,將享受臨時貸款貼息補助政策的規模豬場條件由年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為年出欄500頭以上。二是增強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作用,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要積極為符合擔保要求的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提供信貸擔保服務。三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將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抵押貸款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積極穩妥開展生豬活體抵押貸款試點。通知強調,金融機構要加大養殖圈舍等抵質押擔保創新服務的先行先試,儘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3年內要安排不少於500億元的信貸規模,重點用於支持包括生豬養殖在內的生豬全產業鏈發展和儲備調控體系建設;農業銀行等國有銀行要在滿足大中規模豬場新建、改擴建及流動資金貸款需求上加大力度。

農發行方面積極行動、認真落實,切實加大生豬全產業鏈信貸資金投放,積極支持了一批生豬重點企業。據瞭解,農發行總行明確2020年生豬產業貸款要新增100億元以上,並要求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年淨增任務。截至3月21日,農發行累計投放生豬全產業鏈貸款120.88億元,貸款餘額220.1億元,較年初增加71.83億元,增幅48.45%,完成全年淨增任務的71.83%。

據悉,農發行從生產端到消費端找準切入點,積極支持生豬飼料產業、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冷鏈運輸和凍肉儲備等上下游產業各環節。如湖南分行,盯住產業鏈上游,支持飼料企業復工復產,做強產業鏈中游,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化養殖,鞏固產業鏈下游,推進屠宰加工與冷鏈物流發展,截至3月20日,累計向30家企業提供貸款12.24億元,貸款餘額較年初淨增6.2億元。與此同時,農發行還加強與政府、發改、農業農村等部門合作,找準生豬重點企業,精準發力。如河南分行積極對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建立雙方生豬全產業鏈企業(項目)推薦清單。加強行業研究,瞭解企業融資需求,做到精準支持。海南分行根據就自身情況,明確海口、澄邁、儋州、臨高、瓊中4個縣為生豬貸款重點營銷區域,並明確羅牛山集團、瑞今農業開發公司、通威集團等客戶為重點客戶。

近日,農業農村部還與中國農業銀行簽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提出在“菜籃子”“米袋子”、生豬等領域,共同做好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全鏈條金融服務。據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農業農村部梳理了一批農產品穩產保供和生豬生產重點企業,中國農業銀行加強了對接服務,支持生豬生產重點企業339家,貸款餘額106億元。

原標題:豬肉價格有所回落 生豬生產還需政策扶持資金“輸血”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