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15日:“荊州”熱搜

錢江晚報一條《杭州:不得粗暴管控,不得隨意限制居民正常出行,不得一概拒絕人員入杭》傳遞了一個信息——“該是收斂的時候了!”為此,發“疫情蔓延全國~文明卻在杭州/這條信息頓時讓人壓抑的心緒舒緩了不少……”是的,這段時間隨便翻翻微信,在小區、商超、甚至街道“某某因為抗拒檢查、不戴口罩的不當行為而被……”之類的“新聞”比比皆是,留言區也由起初的群起而攻之“不當行為”,漸漸開始轉向對管控者的敢怒而不敢言……除了那些某某的“不當行為”必須依法懲處外,另一些某某管控者的“過激言行”是不是也應該有個說法?當前,對這些總體上屬於非主要矛盾,還是應該“鈍化”而不是“激化”,要學會細緻的說服教育、規勸疏導,而非固守簡單的強力制伏、刻意添堵……

發【今日●新聞】截圖:剛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新聞發佈會舉辦地轉到了防控一線湖北武漢 / 同時為了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採用了網絡提問的方式”,我點贊:戰“疫”下的“陣地指揮”!

而【今日●熱搜】非“你爹可能要大意失荊州了”莫屬……我驚歎:現代版的“父子演義”!此事因湖北一網友發微博稱其“從沒覺得我爸有多大本事,當了一輩子官我沒沾到一點好處,直到這次疫情,在全省封路的情況下,通過他的關係派車把我從天門接回荊州”而起,現在看來事情原委並非有些網友原來的想象,且此事處置迅速,所以,不必無端炒作,理應有所沉思。今天以【北宸智庫●宣】的方式,特別推送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深入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審議通過的消息。我注意到關於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要求——“精益求精、注重科學、講求質量,切實提高服務決策的能力水平。”

“抗疫”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發揮智庫在“抗疫”中的功能價值,是辦智庫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命,而諮政作用尤為重要。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一直關注一個課題,並起草了《關於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對策思考》,於今天編輯列入《北宸之策》。

【邊疆時空】戰“疫” | 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16日:愛的傳遞


今天在朋友圈轉發了兩條鏈接:環球時報微信號《傅瑩當場站起來反駁佩洛西,現場響起掌聲》——我說“傅瑩姐姐依舊是優雅而擲地有聲……”俄羅斯族朋友伊點贊:“我的女神就是這麼帥……這段視頻從昨天到現在,我看了無數次了”;瞭望智庫微信號《美媒追問湖北為何換帥,我大使回應》——“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包括人事調整等,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就是響應人民的呼聲,滿足人民的需要。這是我們當前所做一切的唯一目標。”這句是我粘貼崔天凱大使的一段話。

有一首歌我非常喜歡。今天聽到了這熟悉的旋律,而新添的歌詞和不一樣的演唱者更讓我感動——“醫護版《傳奇》致敬前線白衣天使們”,我在【週日●欣賞】寫道:“這是一首飽含深情的天籟之音——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醫護人員的愛之歌!”

蒙古麗人公眾號一首“雲合唱|草原群星用手機共同唱響《愛的傳遞》戰‘疫’情 暖人心》”,我也推薦給了朋友——“這是一首創新創作形式的愛之歌、跨越地理位置的愛之歌、融合職業崗位的愛之歌”。

與愛的傳遞之歌極不和諧的是傳來“砸”的聲音——朋友哈兒在朋友圈發了一個鏈接:一家三口打麻將遭打砸,被扇耳光!我用泰戈爾的話跟帖:“權力以為犧牲者的痛苦是忘恩負義!”類似這樣“扎心”的視頻諸如沒戴口罩的老人被拳打腳踢;沒戴口罩的年輕人被捆綁羞辱;沒戴口罩的業主下樓買菜被摁倒在地;沒戴口罩的教師路邊跑步被強制隔離……還是沒完沒了的刷屏,權力的傲慢竟如此赤裸裸!

我只想說:疫情面前,不應該側漏的是人間的蠻橫,而應該展現的是人性的溫暖。

這一天,呼和浩特的天氣格外晴朗。我把白天和入夜同一角度對比拍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呼和浩特●晝與夜】“晝:天高雲淡 / 夜:萬家燈火”——第一次發現夜晚的河對岸幾乎所有窗扉一望通明……

【邊疆時空】戰“疫” | 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17日:小城故事


【早安●晨曲】發了一首“為疫奮戰的人們 | 一曲薩克斯《等你等了那麼久》送給所有牽掛的人”;【截圖●分享】“點贊今晨西甲 / 皇馬球員身穿特質T恤為中國加油!”

我認真閱讀了內蒙古日報公眾號推送的《二連浩特首例治癒出院新冠肺炎患者:如需要,我願意捐獻血漿!》的文章,並與大家【鏈接●分享】這篇“小城故事~大愛新聞”……

關於發生在二連浩特的這個故事,我像是在“新聞聯播”:從“半途而廢”的俄羅斯之旅,來自武漢的小琪(化名)並不知道自己和這座邊陲小城會開啟一段怎樣的緣分,到在醫院的14天,與“親人一般的醫護人員”朝夕相處;從除夕晚上醫護人員送來的餃子、水果、瓜子、糖果和那紙條上的話語……“瞬間熱淚盈眶”,到每天上午總會意外收到的小驚喜:奶豆腐、鹹奶茶、話梅、芒果乾;從痊癒出院時,小琪留下的感謝信——她永遠不會忘記這裡的親人們,到她所擔心的“密切接觸者都平安無事”;從前幾天小琪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康復患者的血漿可以救治重症患者”的消息,馬上電聯“醫院或者內蒙古需要血漿嗎?我願意捐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到希望“等這次疫情過去了,我明年還會再來二連浩特,再回到醫院,當面對他們再道一聲感謝!”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正如在採訪時小琪動情說道:“我從未踏足過內蒙古這片淨土,這次經歷讓我對內蒙古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這裡的醫護人員,他們非常的純樸,都是打心眼裡對我好……”我相信,小琪的小小遺憾——並不會由於醫護人員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至今都沒見過他們的真面目,甚至連名字都叫不全而變得遺憾……

發生在另一個小城的故事,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第二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疫情發生後,最年輕的技術能手王飛燕,在身處發熱門診隔離病區期間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她寫道:“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我身邊的共產黨員都爭先恐後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奮戰在第一線,我深深地受到鼓舞。衝在最前面,舍小家為大家,不怕犧牲,不怕困難,這就是我對黨的認識。”這種認識,樸實無華,言之有物,令我百感交集。是啊,與之相比,為什麼有些本來是充滿正能量的舉動,反而會讓人無動於衷呢?簡言之,說出來的話越來越不像是說話了……而王飛燕則用真情實感、言有所冀的入黨申請表明瞭她“逆”行武漢抗“疫”的決心。我期待她早日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期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湧現出的更多優秀分子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讓“火線入黨”這一光榮傳統在這次抗“疫”戰場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邊疆時空】戰“疫” | 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18日:“悲壯光環”


近日,我【聚焦●關注】一件事:一艘郵輪“鑽石公主號,奢華無比,堪稱一座移動的海上五星級酒店,共有客艙一千三百三十七間,吃、喝、玩、樂,一應俱全……”是因為新冠狀病毒肺炎“上船”了!雖然我在朋友圈裡沒有找到相關信息,但是我還是通過“訂閱號”得知了一些情況,便發給朋友:鑽石公主號郵輪“海上隔離”最後一天……我不願意看到“把鑽石公主號郵輪儼然演成了一個‘居民大樓裡’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傳染‘實驗模型’”的說法變成現實,我不想看到另一個版本的“泰坦尼克號”!我希望疫情千萬不要波及到更大區域——只有攔截在可控範圍,我們才能早日解除疫情的威脅……

近日,每日甘肅網發佈的一則“頗為悲壯”的援助湖北的女性醫護人員出發前上演的一出集體剃光頭儀式,讓我詫異。記得第一次看到奔向湖北的女性同胞,為了在一線抗疫時工作方便,自願剪掉長髮,頓生敬意。而這次,全然沒有這樣的感受,反而是一種莫名的情緒讓我心情不爽!這樣的“儀式”——聞所未聞,莫名其妙!畫面可以用“慘不忍睹”形容,這分明是被某種“悲壯光環”強行籠罩!我反覆看了這段視頻,從中截屏“被集體剃光頭、女孩兒哭泣、剃完頭把頭髮給人看”三張圖發到朋友圈【聚焦●關注】“集體剃光頭?還拍視頻上傳?……剪個短髮不行啊?”錫林郭勒盟朋友白閃回:“就說麼,不知是為了噱頭,還是???”我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

今天,黑龍江的朋友丁老師向我約稿:“寫寫戰疫時期自己的感受”……很受感動!

今天,內蒙古品牌建設促進會的朋友胡與我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報送具有推廣價值的內蒙古品牌”聊了不少……很有收穫。

今天,社科聯楊老師給我發過來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用精品力作引領時代、奉獻人民》,他雖然很謙虛和我聊天,但無形中好像滿足了我說不出來的虛榮心……

今天,完成《關於察哈爾文化研究情況的評估報告》初稿。

【邊疆時空】戰“疫” | 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19日,雨水:你快回來


每到一個節氣轉換時,我都會拍拍照,留留言,在朋友圈分享——很多年了。今天我當然要出門走動走動,拍夠九宮格照片:“【呼和浩特●雨水】/【心情●簽名】今天12:56:53,呼和浩特迎來雨水節氣~初春的暖陽,薄薄的灑在身上;曠野的氣息,輕輕的拂過臉龐;塵封的冰雪,悄悄的消融腳下~讓你我一起,迎一場春雨來,滋潤所有正在等待春天的心靈……”

聽說過這樣的說法,由於北方在雨水節氣時天氣變化無常,容易引起人的心神不安……我就想著讓大家【放鬆●一下】“別繃著!笑一笑吧,一切都會好起來……”並轉發圖:疫情下,第一批扛不住的是單位的綠植,它們心裡想的是“你快回來,我一人承受不來……”

你快回來——包巴士!包專列!包飛機!做得極致,當屬浙江。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在用工大省浙江一場轟轟烈烈的“搶人式”復工大戰就此打響。以下是我整理的2月16日的統計數據:

——16日下午,浙江長龍航空GJ8025航班載著154名嘉善企業返崗員工,從四川廣元機場飛抵杭州蕭山機場,這在全國是首次。

——16日22時07分,載有60餘家企業的近300名貴州籍復工員工的G4138次專列到達杭州東站,這是全國首趟復工人員定製免費專列。

——16日開始,義烏通過專車、專列、專廂等形式,派專人隊伍攜口罩、體溫計、消毒水等,分批次赴雲南、貴州等地接回千里之外的員工。

——截至2月16日,各地通過“點對點、一站式”直達包巴士、包專列、包飛機等運輸服務,累計接返員工13704人。

既要抗擊疫情,又要企業復工,還要解決員工後顧之憂,如何兼得?浙江給出了答案!

有一首MV特別符合我的心意,作為【今日●欣賞】——“美女演唱《濛濛細雨》聽了一遍,又一遍!”我留言:“雨水時節,因為有生命和自然的約定,多少人盼望那些戰鬥在最前線的人~與朦朧細雨中,凱旋而歸……”

【邊疆時空】戰“疫” | 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20日:榜樣力量


鍾南山,一個臨危受命的“逆行者”,正如在2003年抗擊非典中站在最前沿,這次依然負重前行,再戰防疫前線,令人肅然起敬!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戰“疫”中的鐘南山,告訴我們什麼是“醫生的天職”;一扇風景,自帶凡人情趣——看生活中的鐘南山,回答我們什麼是“健康的陽光”。今天,我把一張鍾南山練槓鈴的照片發到朋友圈——這就是“【健康●防控】榜樣的力量!”獲朋友紛紛點贊。

看到微信上有不少疑問:“鍾南山不戴口罩,出席發佈會?”人民日報微信號對此作出瞭解釋。我配圖摘抄“知識點:會場內需每天嚴格消毒通風;公園等空曠通風場所不用戴;普通民眾不需要戴N95口罩”——這就是“【科學●防控】發佈會上,鍾南山為什麼不戴口罩?”

今日【防控●動態】“內蒙古無新增病例!”——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2例重症病例轉為普通病例。北京朋友點贊:好事!

【邊疆時空】戰“疫” | 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21日:獄中疫發


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看到朋友圈很多與此相關的話題。對此,我特意上網查找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併發朋友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宣佈: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老鄉斯哥留言:“對母語(語言文字)的使用和發展,保護和傳承很重要!”

監獄罪犯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直到多家官方媒體正式披露信息,我依然感到吃驚——今天的【疫情●動態】非同一般:全國共有湖北、山東、浙江3省的5個監獄發生了罪犯感染疫情……“都是輸入型病例!”從司法部監獄管理局通報看,“獄警去武漢後刻意隱瞞繼續上班”“幹警未如實報告生活軌跡”以及防控不給力、隔離不到位而導致這一現象,值得反思。

送的東西吃都吃不完?如此赤裸裸的炫耀權力,是什麼樣的人膽大包天?是什麼樣的人有恃無恐?這兩天,一條湖北鄂州一女子在朋友圈炫耀其派出所的老公發的東西太多,並嘲諷羨慕者誰讓你老公不做大官的微信,引發網民鋪天蓋地的質疑和指責。這可是國難當頭的時候啊!國人在“捐”,有人敢“發”,正如和這位“官太太”對話的那位“羨慕者”所說的:“我們老百姓傷心!”

這些讓人細思極恐的事件屢次上演,說明了什麼呢?

還是把注意力放在【防控●動態】吧——剛剛,青海省累計18例確診病例全部治癒出院~實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清零。我為此感到興奮:“呀啦嗦~那就是青藏高原!”

對了,【本週●欣賞】放送的是《蒼天般的阿拉善》——神秘的夢幻在天邊……

今天開始在單位微信公眾平臺編輯推送鄂爾多斯博物館提供的“文化沙龍:專家評說鄂爾多斯文化”系列——這是年前在鄂爾多斯市組織召開的 《崛起之路:鄂爾多斯市改革開放四十年研究叢書·文化交響樂——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書評會專家學者發言要點摘登。我認為這是對去年出版的這一成果的最好褒獎。

今天,完成課題《解碼“模範自治區”》的編寫提綱。

【邊疆時空】戰“疫” | 我和我的朋友圈——呼和浩特日記(四)

2月22日:生死競速


“又一個週末了!記得帶上陽光和微笑,保持一份好心情……”我看到朋友圈“家附近梅花開了”的抖音挺好,就轉發了。

而離“家”挺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今天紛紛上熱搜——關於鑽石公主號。我以【典型●案例】轉發:“‘鑽石公主號’郵輪與‘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之比較……”

在知道“鑽石公主號”郵輪之前,對“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瞭解的人可謂少之又少。謂之比較,比什麼?我覺得用“生死競速”四字足以說明——

“歌詩達賽琳娜號”於1月20日由天津國際郵輪母港出發赴日本進行6天5晚往返航程。24日除夕之夜,返津途中報告,船上15人出現發熱症狀。凌晨1點,天津指揮部發出指令:啟動應急預案!從此,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故事上演了……到26日農曆正月初二,距離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第一條指令過去不到24小時,一場驚心動魄的海上經典戰“疫”全部結束——“歌詩達賽琳娜號”載著1000多位船員駛向公海……

週末了。“有大把的時間慢慢欣賞吧~演出真的非常有水平!”——我把1:30時長的朝鮮藝術家國慶訪華演出鏈接發到朋友圈……

今天,我在部隊時的老搭檔金和我聊了好久,很親切……


作者哈達,微信名山意衝寒,北宸智庫首席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