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一點,你也可以成為保持“10年日更8000”的高產創作者

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郝博特·西蒙曾經說過:“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而他的觀點也被稱之為注意力經濟。


看過我上篇文章的朋友應該瞭解,提高效率最關鍵是要做好注意力管理。英國作家格雷厄姆•阿爾科特在《高效忍者》一書中也講到,“高超的注意力管理才是通往高效的新鑰匙”。


注意力是一種有限資源,是比時間還稀缺的最寶貴的資源。

“時間是金錢,效率是生命”這句話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就被奉為金玉良言。時間很寶貴,但能提高效率的注意力比時間更加寶貴。


注意力主要分為三種:主動型、積極型和不積極型三種

一,處於主動型注意力期間,我們不僅能全神貫注,而且非常機警,此時是你最佳的工作狀態。


二,處於積極型注意力期間,雖然我們一樣能夠投入到工作中,但是容易分心,工作勁頭也很容易消退,做事常常出現馬虎。


三,在不積極型注意力期間,不能說我們的注意力沒有起到一點作用,只是其價值已經非常有限。此時的你腦子變得十分遲鈍,做起事來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會犯一些低級錯誤。


由此可見,我們的注意力並不是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的,會根據不同時間出現高峰和低谷。注意力管理就是先找出自己的注意力波動時段,然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注意力,特別是主動型注意力,要將它集中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


學會這一點,你也可以成為保持“10年日更8000”的高產創作者

如何找到自己的注意力波動時段呢?我們可以通過記錄自己一天內的工作狀態,包括起止時間、休息時間以及工作前後的活動等,用流程圖、清單、折線圖、思維導圖或者表格,只要你覺得哪種合適就用哪種,通過記錄表你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特點,什麼時候注意力能達到峰值,什麼時候注意力在低谷,達到峰值時就是你的主動型注意力時段。


主動型注意力是我們最佳的工作狀態,非常寶貴。在主動型注意力期間,我們可以用來做一些關鍵性決策或者是創作,也就是說,可以把一些特別困難又重要的工作放在主動型注意力期間完成。


唐家三少,是一個保持“連續10年日更8000”的高產作者。GQ主編何韜在《網文大亨》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唐家三少的高效寫作“(寫作15000-20000字)這三個小時被他安排在上午9:30-10:30,下午3:30-4:30,晚上7:30-8:30。這被他認為是靈感最豐富、頭腦最清醒的三個時間段。……唐家三少選擇自己最高效的幾個時間段,

在且只在這些時間段內寫作。”這就是主動型注意力被充分利用的效果,每天只需寫作三個小時,就能讓唐家三少保持10年日更8000字的記錄。


既然主動型注意力如此寶貴,我們該如何保護其免受分心和打斷的影響?我們先來看,有哪些事情會打擾到我們。總體來說,會干擾到我們的因數只有兩種:內在干擾和外在干擾


一,內在干擾來自我們自己的想法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別的事好像都比自己要做的事有意思。當你集中注意力準備開始做一些重要的工作時,本來是想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工作相關的材料,結果打開網頁後發現了一些標題似乎很有趣,於是點進去看了一下,結果等你再回過神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瀏覽了各種與工作無關的資訊半個多小時。這種情況還可能發生在你看了一眼朋友圈、或者是去倒杯茶和同事聊了一會天,總之,這個時段的注意力就這樣被白白浪費了。


格雷厄姆•阿爾科特在《高效忍者》中提到:“我們需要無時無刻在與來自我們自己的干擾做鬥爭,但只要我們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就能有效的抵抗來自自己的干擾”。我們必須讓自己養成專注做某件事的習慣,比如要求自己在這個時間段裡暫時不看社交軟件信息;如果需要處理郵件,那麼就只處理而不是去查看其他的;選擇性忽視一些資訊和行業信息,可以等到其他時段再看;刻意避開一些容易讓自己分心的事物或網站等等。


學會這一點,你也可以成為保持“10年日更8000”的高產創作者


二,來自外部的干擾。

另外一種干擾來自外部,外部干擾涉及到人際關係的溝通,就需要我們運用一些技巧性的、經過美化後的“手段”來避免外來的干擾


在《高效忍者》一書中,作者格雷厄姆•阿爾科特介紹了一些避免外在干擾的方法,比如推掉部分和你或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會議;把手機調成語言留言或關機;關掉信息提示;在家或其他地方辦公;說“不”;設置一個防干擾的明顯標誌物,讓大家都知道這個標誌物一出現就表示現在不要來打擾你等等。


學會這一點,你也可以成為保持“10年日更8000”的高產創作者


瞭解自己的注意力時段和知道如何避免被打擾的方法後,就能讓我們更好的分配和利用自己的注意力,養成無往不利的行為習慣。


作者簡介:淘氣花貓Nancy,用文字表達觀點,在閱讀中修煉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