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這句詩是寫景物的嗎?怎麼樣?

手機用戶95892501453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這句詩是寫景物的嗎?怎麼樣?

這首詩是小朋友們都會隨口吟誦的唐詩《蜂》,作者叫羅隱,原文是這樣的: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佔。

釆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是一首借景寓事的詩句,要解讀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唐代背景和個人經歷,你就不難悟出其中寓意。因為羅隱歷經十幾年總是考不中進士,才流傳他是十不中人士,可想難免傷感,所以詩人就有種憂天憂民的情懷,他才會以蜜蜂為題,訴說蜜蜂凡是有花的地方哪裡都去,看似它不論高矮地方,凡大好的風光都被覽遍了,因為人們感覺能覽遍勝景是驕傲自豪的。接下來話鋒一轉寫蜜蜂並不是欣賞風光,而是忙碌在廣闊的天地間,為的釆回花粉釀成蜜,可嘆它並不知道如此勞苦,是為自己還是為了不勞而獲人的享受?


想到與那些民謠:紡織娘沒衣裳,泥瓦匠住草房,賣鹽的喝淡湯,編涼蓆的睡光床。一對比,本詩都有種為勞動者叫苦,整天勞碌還不是為別人勞苦為別人享受?,只是"蜂"的寓意隱而不露,比較含蓄深沉,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此詩句出自唐代羅隱的七絕《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是這首七絕的前兩句。意思是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

《蜂》是羅隱創作的一首詠物詩,看似詠物,實則喻人。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

後兩句寫蜜蜂採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為人辛苦,給人甜蜜。這首詩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這首詩體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詩人對當時的考試製度、朝廷很失望,在這樣的情緒下,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憤滿。這大致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這句詩不止是寫景的,同時,從整首詩理解,寓意頗深!

這首詩是《蜂》出自唐朝•羅隱,全詩: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兩句詩描寫蜜蜂採蜜時的辛苦,飛過平地,飛過高峰,不辭勞苦地來回採花釀蜜,雖然他們經過了千辛萬苦,同時也盡情領略了無限風光,這兩句詩很好地

詮釋不經風雨難以見彩虹,只有不畏艱險拼搏進取,才能夠收穫無限風光,才能夠更好地獲得成功,梅花香自寒中來,沒有隆冬寒雪哪裡得來的梅花香?

體會詩詞的寓意,不是單單摘出一句兩句,就能提現全詩主體,還要從詩的出處,、背景以及詩人的思想出發來理解。

《蜂》是唐朝羅隱所作的詠物詩,還得從他所處的時代看這首詩,羅隱自幼聰明,才學匪淺,但是宦途不平坦,以詠物來抒發自己對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思考。

蜜蜂不辭辛苦採花釀蜜,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一切到底為了誰呢?

詩的後兩句來了一個轉折,先揚後抑,獨具匠心地提出問題。以蜜蜂來比喻勞動人民,蜜蜂的大家族分工明確,採花釀蜜是自養也是貢獻,同時,更是自我價值的提現。

現在,我們抗疫的戰鬥已接近尾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全國上下一條心,眾志成城,全員參戰,各司其職,同戰鬥共進退,舉國上下一盤棋,不必說“吹哨人”李文亮,不必說老院士鍾南山,更不必說那些負重前行的英勇就義的醫務戰士,他們是“為誰辛苦為誰甜” ?不為奉獻,只為責任只為擔當只為後方的家人同胞有一片淨土藍天。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這句話和《蜂》這首詩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沙灘陽光飛


這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七言絕句《蜂》。前兩句是寫蜜蜂飛歷平地、山尖,辛苦奔波,卻也經略了無限美麗的風光。比喻不辭勞苦,不畏艱險的去拼搏進取。方能收穫風光無限好的體驗和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