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已經堅持減肥近1年仍然不見效?

小松語錄


不見效的原因可能您的體脂率有些高,建議先減脂。這樣效果會更明顯呢。一下是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看了一些健身書籍,也請教了一些減脂成功的人。

正確有效的方式應該是: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

前面說過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現在著重說一下柔韌性訓練。

柔韌性訓練,也就是我們說的拉伸,屬於靜力訓練,強度較小。

拉伸一般放在訓練的最後進行15~20分鐘,可以更多的消耗脂肪,通過有效的拉伸訓練,可以增加肌肉彈性,促進肌肉疲勞的恢復。

很多健身的朋友會忽略拉伸,認為拉伸是浪費時間,覺得把拉昇的時間多做幾組啞鈴,多跑幾公里更划算。如果你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單有力量訓練,沒有柔韌性訓練,長時間下去,肌肉可能會被練“死”,發僵發硬,肌肉生長緩慢,彈性也會下降。

至於怎麼拉伸,可以跟著健身軟件的拉伸課程進行鍛鍊。

也可以參照我前面的文章,(史上最全34個拉伸動作,想要翹臀馬甲線的拉起來)。

我個人建議,每個健身的朋友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拉伸動作。那天一個朋友說做完力量訓練手機就沒有電了,然後就沒有拉拉伸,半夜醒了發現自己沒有拉伸。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辦公室休息時候,家裡看電視的時候,隨時隨地都可以拉伸。

最後強調一下,正確有效減脂方式是: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所以在定健身計劃的時候,要適當的分配這三方面的訓練。

完整鍛鍊主要肌肉群體。

初入健身房,難免會被眼前的肌肉佬“嚇”到,難免會有些小靦腆。過量地局部鍛鍊腹部以上的肌肉,這樣會導致整體肌肉失調,這種肌肉失調就會導致身體比例失調,一開始鍛鍊的目的就白費了。

要控制好動作。

不一定是高強度高頻率的動作練習才有用,一開始鍛鍊,動作可能會做得不到位,不但沒有效果,而且白練。

鍛鍊協調性的重要性。

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來說,很多基礎動作還不是很清楚的時候,不要急功近利,慢慢練比動作快的效果要好很多。

控制重量。

不是身體重量,是指啞鈴各種健身器械的重量,不要太輕也不要太重,要適中。

循環漸進。

開始健身以後發現形體上面的一些變化以後,要學會加大量,不要一直堅持一定的量來做,這樣子練習的效果會越來越小。

注意間隔。

每組工作之間的間隔要學會休息一下,不要讓肌肉“過度勞累”。





你就是我的幸福15


我覺得吧,減肥要對症下藥,有的時候減肥的方法可能不適合你。可以查詢自己的情況,看自己屬於什麼體質,然後再進行下一步。也有可能你根本就沒有控制飲食,飲食方面沒有注意,可以嚴格到卡路里,而不是今天什麼菜之類的。你想想影視明星也要減肥的呀,他們吃的東西有的只是幾粒米。所以減肥一定要因人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肉肉最後整成了肌肉。


易小姐的日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減肥一年沒效果,對於肥胖的人來說正常一個月5公斤左右是很平常的,對於微胖的人一個月正常5斤是平常的了。

在這裡我對你是如何減肥的這麼一個過程非常感興趣。知道了你的減肥過程才能更好的為你說明緣由,不是嗎!減肥中千萬不能犯的錯誤我簡單說下,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一:減肥不要服用減肥藥之類的藥物減肥(減肥藥效果明顯,但是它減去的是你的身體的水分,這就是為什麼說喝水都胖的由來)

二:減肥不要節食(節食減肥效果也非常明顯,但是由於身體的生理原因,你仍舊是易胖體質,所以只要你平時一鬆懈,多吃點就會發胖)

三:減肥的鍛鍊不要練一天歇兩天(身體的肌肉要保持鍛鍊時的記憶力,就離不開持續的去刺激肌肉,一旦停止,身體慢慢的就會恢復,堅持鍛鍊肯定是有效果)

四:增加身體肌肉的保有量(肌肉能使身體的代謝能力增加,即使你吃的很多,如果肌肉量多的話,你是不會發胖的!一點都不用擔心,這就是為什麼別人怎麼吃都不胖的原因)

總結:減肥要經常運動,合理的安排,勞逸結合,不要練一天歇兩天,努力把自己的身體調理成易瘦體質吧,加油💪






鍛鍊巴士


你沒有減吧。其實減肥不難,看自己怎麼減


挑戰未來生活


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一年的減肥不應該沒有效果,除了一種先天遺傳性的肥胖。但是這種情況的幾率是萬分之一。

也就是說你的減肥方法出問題啦?

1、有沒有至少一週3次,一次1個小時的科學訓練。

2、有沒有戒掉喝酒和碳酸飲料的習慣。

3、高碳水和高熱量的食物有沒有進行控制(比如饅頭米飯、巧克力等)。

4、有沒有吃過減肥藥去破壞人體生理系統的平衡。有些減肥藥副作用特別大,吃了之後體重生理發生紊亂就很難控制體重啦。

5、有沒有熬夜,優質的睡眠對減肥有很大的幫助。

6、減肥中途有沒有突然中斷,突然中斷容易反彈。

7、減脂訓練中有沒有隻做有氧不做力量,這就好比治標不治本,所有訓練都以力量訓練為主。

做到以上這些,不瘦都難,加油!







CC健身


最近這幾年,當來自異域他鄉的“運動是良藥”或“運動是良醫”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大行其道。不論是健身對身體益處的理論依據,還是健身手段的更新方面,貌似我們都處於一個準備好了的狀態,或者稱之為繁榮的大時代。

與主流理念不相符的是,也有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紐約時報》2016年4月1日GINA KOLATA的文章,《運動益處質疑:強身可以,健骨不行?》,他認為運動能夠強健骨骼的這個提法其背後其實並沒有嚴謹論證的支持。此文在微信的留言欄遭到了廣大網友的激烈碰撞與抨擊。另外,《網絡瘋傳的運動能殺癌細胞,此結論並不可靠》認為目前的證據並不完全支持運動能殺死癌細胞的觀點。

這不,又有新奇的觀點來了。本文為大家呈現Julia Belluz和Javier Zarracina 4月28日最新撰寫的文章《Why you shouldn't exercise to lose weight, explained with 60+ studies》,用超過60項的科學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運動減肥是錯誤的。

當您跨入健身房進行減肥時,健身教練會讓你拼命的踩踏動感單車。當你踩完45分鐘的單車之後,身體汗如雨下,你覺得自己鍛鍊得非常努力,且單車上顯示你已經消耗了700多卡路里。

這就是我們常年來奉行的理論:只要你踩上了單車或者跑步機,你就會不斷地沉迷其中,並達到減肥的目的。健身專家、名人、飲料公司、醫生甚至是美國第一夫人都支持這種說法。無數的健身房會員、健身追蹤設備、運動飲料和鍛鍊視頻也以這種承諾為賣點。

然而存在一個這樣的問題:這種說法不僅僅是錯誤的,且它讓我們與肥胖的鬥爭目標誤入歧途。為揪出其中的原因,本研究查閱了60多篇與鍛鍊和減肥有關的研究,諮詢了9名資深鍛鍊、營養和肥胖研究人員,得到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1)機體燃燒卡路里的進化論線索

人類學家 Herman Pontzer 研究過哈扎人的生活方式之後,發現他們燃燒的卡路里量與如今的西方人相差無幾。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忙於狩獵和採集的哈扎人燃燒的卡路里量會與懶散的西方人相等呢?

Pontzer試圖拼湊出一個解釋來。首先,科學家們發現人們日常消耗的卡路里量不僅包括人們的活動,還包括上千種讓人們活著的機能運轉所需的能量。人類進化出的卡路里消耗方式與生活方式之間的關係甚微。有可能哈扎人狩獵採集消耗的能量與西方人做其它事情消耗的能量一樣多,也有可能哈扎人在不狩獵的時候休息時間比西方人長得多。Pontzer說:“哈扎人日常消耗的能量與西方人一樣多,但他們卻沒有肥胖問題。他們不會暴飲暴食所以他們不會變胖。”

目前研究人員們的共識是:人們變胖之後想要簡單地通過更多的鍛鍊來減肥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情。

(2)運動對健康有諸多益處

在我們討論為什麼運動不減肥之前,讓我們明確一點:不論鍛鍊對你的腰圍有何影響,它都對你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有好處。如果你已經減肥成功了,那麼鍛鍊還可以幫助你維持體重。

(3)單獨靠運動對減肥幾乎沒有作用

鍛鍊的好處顯而易見,但2001年的一份綜述發現:20周以後僅靠鍛鍊減肥的人,減掉的體重遠遠少於預期。在這篇綜述涉及的長期研究中,運動消耗的能量與減掉的體重毫無關聯。對此阿拉巴馬大學的肥胖研究員 David Allison總結道:增加鍛鍊對減肥的影響不太大,至少無法達到你的預期。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減肥就是簡單的卡路里進出問題。被引用得最多的是1958年的研究,研究人員Max Wishnofsky總結認為3500卡路里相當於1磅人類脂肪;因此每天通過節食或者鍛鍊減掉五百打開,1周就能減掉1磅體重。同樣,每天增加500大卡的熱量攝入會導致1周增重1磅。

如今,人們發現這一規則過於簡單。人類的能量平衡是一個動態和適應系統。你改變了其中一個因素,比如減少攝入的卡路里或者比平時增加更多鍛鍊,那麼你用掉的卡路里和體重都會受到影響。

根據Allison的觀點:對於減肥而言,限制卡路里似乎比鍛鍊更有用,而限制卡路里攝入+鍛鍊又比前者更有用。

(4)鍛鍊僅能消耗一小部分的每日卡路里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和肥胖研究員 Alexxai Kravitz表示:實際上,鍛鍊消耗的卡路里僅佔一個人日常消耗的10%~30%。

Components of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for an average young adult woman and man.

據他解釋,能量消耗有三個主要因素:基礎代謝率,用來分解食物的能量以及用來體力活動的能量。

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基礎代謝率,但它是我們日常能量消耗的大戶。它佔我們日常總能量消耗的60%~80%,而消耗食物所需能量佔總能量消耗的10%。

而餘下的僅僅有10%~30%為體力活動負責,事實上運動只是處於一個附屬地位了。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就不足為奇了:為什麼運動效果往往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但是對體重改變很小的原因。

(5)僅通過鍛鍊很難產生顯著性的熱量赤字

假設一名200磅的男士每天增加6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每週堅持四天並保持熱量攝入與之前一致,他堅持30天之後,按照之前景點的3500大卡理論,那麼他將減掉5磅體重。如果這個人決定增加食物攝入量或者因為增加了鍛鍊而增加休息時間,那麼他減掉的體重將會更少。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ody Weight Planner.

因此如果肥胖人士打算減掉很多體重,那麼他將需要許多時間、毅力和精力才能通過鍛鍊取得減肥效果。

(6)鍛鍊會削弱其它因素帶來的減肥效果

我們的運動量與我們的食量有關係。而鍛鍊會讓我們更餓,因此我們吃下的熱量可能比我們之前消耗的熱量更多。

你在那臺機器上幸苦的鍛鍊了1個小時,但是這份努力能夠被運動後5分鐘的小吃一通抹殺掉。

另外,增加了鍛鍊的人可能會休息得更多,乘坐電梯而不是像他們之前那樣走樓梯,這些改變通常被稱作“補償性行為”。

(7)鍛鍊會讓機體產生生理變化,幫助我們進入節能模式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代謝補償”的現象,人們通過鍛鍊消耗更多能量或者人們減掉了體重,那麼他們的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

他們確信,在某些情況下,代謝適應會發生,代償也會發生;雖然,這種代償發生了多少和為誰發生目前並不清楚,但它確確實實存在。

(8)能量消耗可能會有上限

另外一個僅靠鍛鍊很難減肥的假設認為,能量消耗會在某個特定的點進入平臺期。在Pontzer的另外一個研究中,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某個最高上限的證據。

他們從加納、南非、塞舌爾、牙買加和美國徵集了332名成年人,並將他們分為三組:靜坐少動者、中等運動強度者以及每天都鍛鍊的人。他們發現中等運動強度者比就做不到的人每天多消耗兩百多大卡的熱量,但再加大運動量,能量的消耗似乎就遇到了壁壘。

換句話說,經過特定的運動量之後,你不必再保持一樣的卡路里消耗率,總的能量消耗可能最後會停滯。當然,這種說法目前還只是Pontzer的假設,他們仍需要更多證據來證明這一點。

(9)政府和食品行業提供的建議並不科學

缺乏鍛鍊和攝入過量卡路里常被認為是造成肥胖的同等重要的原因,但正如科學家們說的那樣:“你永遠跑不過一個壞的飲食習慣。”但美國人一直被告知說我們可以。

不幸的是,由於我們吃得比以前多得多因此我們正在肥胖的戰場上屢戰屢敗。然而,食品和飲料行業依舊在採用這種鍛鍊誤區,並因向我們出售過多不健康的產品而飽受詬病。

證據目前非常清楚的顯示:運動對健康有諸多益處,但它對減肥並不重要。在肥胖的爭論中,運動和飲食不應該被給予同等的地位。

(10)那麼,究竟什麼對減肥有用?

研究人員們發現減肥成功的人有著不少相似之處:他們至少每週會稱一次體重,他們會限制卡路里攝入量,遠離高脂肪食物並關注他們的身體比例。他們也會經常鍛鍊。

但請注意,這些人除了鍛鍊之外也會計算卡路里,他們的其它行為也有變化。我問過的每一個可靠減肥專家都說一個人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限制卡路里攝入量,並關注健康飲食。

如果你正準備通過增加鍛鍊和減少卡路里來減肥,那麼專家警告你最好不要計算你鍛鍊消耗的熱量,從而甩開膀子多吃東西。

你要假裝自己根本沒有鍛鍊,避免自己出現補償心態,你要告訴自己鍛鍊只是為了你的健康而不是為了減肥。這也許才是一種對待運動的正確態度。




全球健身微邗


節食


Aa快樂平安


那就是您沒管住嘴沒邁開腿


gyh19761124熱心人


堅持一年可看出您毅力之強大,十分自律

但是減肥因人而異,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計劃

我覺得減肥沒效果有兩點

第一,你覺得自己減肥努力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並沒有努力,因為你吃飯比以前多或者你運動量只有你自己覺得多。還有一種可能是減肥動作不標準,造成沒有明顯效果甚至產生不好的影響

第二,有的人減肥比較困難,基因決定,但是隻要堅持下來就一定有用,路不會白走。也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重等,造成減肥困難,如果是這樣的話,建議內調外養


一隻豬帆


一般都是沒管住嘴,一邊喊著減肥,一邊吃得開心,不胖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