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好人卡並不代表你是個好人,活出自我才是真的“好人”!

討好型人格的評價是貶義還是褒義?很不幸,在心理學角度上來說,討好型人格其實是屬於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那麼,討好型人格到底是怎樣的?

先來做一個自我檢測:

1.不會拒絕

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經驗?別人拒絕你時,你就會屬於一種“算了,沒關係”的心態。但是當想到要拒絕別人的請求時,就好像犯了滔天大罪!往往會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拒絕之後,會拼命的道歉告訴自己的苦衷,希望可以得到對方的諒解。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好像都是自己的錯。

2.對事情都特別的敏感

可能他人的一個眼神看向了你,你就會開始覺得自己今天是不是穿搭都特別奇怪,或者是更糟糕一點的想法:“他是不是討厭我啊?”討好型人格往往會對身邊的事情很敏感,以自己的判斷察覺到問題的存在後,就會開始慢慢的改變自己,想要符合他人眼中的審美觀。

3.十分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

討好型人格有時會在辦一件事情之前就開始深思熟慮,比如“我這麼做,他會接受嗎?”或者“他會不會想我為什麼這麼做啊?”別人的想法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擔心自己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別人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4.對方永遠都比自己重要

你是否也嘗試過,在幫別人辦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確保是完美的。又或者認為幫別人做好這一件事情是應該的,不要求回報。而當別人責怪自己時,想到的不是“我都幫你了,你怎麼還嫌棄?”反而是“對不起,是我做的不好。”也因此成為老好人,也常被朋友們稱讚說:“你人真好!”

5.戀愛中總是特別卑微

討好型人格特別害怕自己會惹怒對方,所以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確保對方是開心的,因此往往求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如果中了兩條以上,很可能你就是屬於討好型人格。


收到好人卡並不代表你是個好人,活出自我才是真的“好人”!


討好型人格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其實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小時候曾經被孤立過、被朋友排斥過,或曾經被霸凌過。基於生存之道,就會開始用各種方法討好其他人,來獲得所謂的“朋友”,討好型人格就是這樣逐漸形成的。他們會認為“只要我不停地對他人好,滿足了他們,他們就不會再欺負我,就可以跟我和好了。”但是他們內心裡,其實很渴望被關心和關愛,外加討好型人格一般比較不自信,也因此會做一些事情來博得關注。


收到好人卡並不代表你是個好人,活出自我才是真的“好人”!


討好型人格往往都會被所謂的“好人情結”折磨著自己

他們會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因此會不斷地用各種手段來博得對方的喜悅,生怕對方一不開心就會開始覺得是自己的錯,更糟糕的是認為自己做這些都是應該的。這些所謂的好人情結,影響了他們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指數。所以這些別人表面上看起來的“老好人”,在心理學角度來說卻是一種很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想必,擁有這樣的性格,每天總是顧及他人,忽略自己,也特別辛苦吧?


收到好人卡並不代表你是個好人,活出自我才是真的“好人”!


如何改掉“討好型人格”呢?

其實討好他人真的是一件很沒有必要的事情,這不止浪費精力,還會使自己永遠處於一種卑微的狀態。

1.停止討好任何一個人

從這一刻起你必須以自己為中心,先暫時做一個“自私”的人。這意味著,什麼都先以自己的立場去想,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你可以像往常一樣,該笑的時候笑,該幫的時候幫,而不是盲目不追求結果,毫無意義地去幫別人。當你有了自己的立場,其實也能夠慢慢的得到別人的關注和和認同,而不再是那一位軟弱的“老好人”。

2.從改變自己的想法開始

必須給自己樹立一個觀念:“我也是生而為人,別人也是生而為人,憑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那麼委屈來讓別人滿足呢?”要記住,自己也是一個有感受,活生生的人,沒有必要刻意去委屈自己。

3.有自己的主見

每次在被別人問到要吃什麼的時候,總會說“隨便吧,我聽你的。”也是害怕自己的意見和別人不一樣,然後得到對方異樣的眼光,其實內心已經有一家想去的餐廳。從現在開始,可以多嘗試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不要害怕別人的眼光。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