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留下一首詩,晉文公慚愧不已,從此有了清明節

古史新談/文

眾所周知,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其實在清明節之前還有一個節日叫寒食節,兩個節日時間相近,相差只有一兩天,而且寒食節一般要禁火三天,延續到了清明節,因此在古代時兩個節日是一塊過的。而且唐宋時期,寒食節放假七天,把清明包含進去了,導致到了後來,人們都不加區分,認為兩個節日是一個節。

比如白居易的《寒食野忘吟》有一句:“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提到了寒食節祭奠親人,這顯然是把寒食節和清明節混為一談了,寒食節僅僅是禁火,清明節才是祭奠親人。


介之推留下一首詩,晉文公慚愧不已,從此有了清明節


關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來歷相傳都和一個人介之推有關。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晉獻公有一個寵妃驪姬,晉獻公被他迷得五迷三道,言聽計從。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成為晉國之主,心生毒計,逼死了晉國的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就成為了奚齊的最大威脅。

重耳為求自保,逃出了晉國。他的追隨者們陪著重耳四處流浪,輾轉求生,最後看著渺無希望,追隨者慢慢的離開,最後就只剩下幾個鐵桿的追隨者。

有一天重耳飢餓難耐,幾乎暈厥,大家找不來吃的,束手無策,最後介之推走了出去,從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塊肉混合著野菜給重耳煮了吃了,救了重耳一命。


介之推留下一首詩,晉文公慚愧不已,從此有了清明節


過了很多年,重耳重返晉國,繼承大統,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重耳新君上任,大肆封賞群臣,但是卻忘了介之推,後來有人提醒他還有介之推美譽封賞。晉文公猛然想起了自己竟然忘了有功之臣,再去封賞介之推的時候,介之推卻避而不見,揹著母親去了綿山隱居。

晉文公命令手下,在綿山尋找介之推母子,但是莽莽群山,深林茂密,如大海撈針。後來有人想出一個策略,不如放火燒山,逼介之推出來,結果火勢很大,介之推還是沒有出來。最後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勢熄滅,大家上山尋找,發現介之推和母親抱著一顆大柳樹,雙雙被燒死了,晉文公看到自己竟然燒死了介之推,放聲大哭。收斂的時候,發現介之推後面的柳樹樹洞裡,有一片衣襟,上面寫了一介之推的一首遺作: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勸晉文公勤政清明,晉文公慚愧不已。


介之推留下一首詩,晉文公慚愧不已,從此有了清明節


晉文公為了紀念介之推,把綿山改為介山,並把這天定為了寒食節,舉國在此日不得舉火,只吃寒食。臨走時還從介之推死時抱著的柳樹上,砍了兩塊木頭,做了雙木屐,在宮裡整天穿著,每天看著木屐說“悲哉足下”,這也是睹物思人了。

第二年,晉文公去祭奠介之推的時候,發現他抱柳而死的那棵被燒死的柳樹竟然又發出了新芽。晉文公若有所思,最後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這天定為“清明節”,這清明二字就是從介之推的詩中來的。

晉文公一直把介之推留下的那片衣襟帶在身邊,以此自勉,他緊守“清明”二字,把進過治理的井井有條,成為當世第一強國。


介之推留下一首詩,晉文公慚愧不已,從此有了清明節


當然這個故事只是傳聞,根據《左傳》記載介之推只是隱居起來,從此不見蹤跡,晉文公求之不得,把綿山封賞給他,並未被燒死在綿山。(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這個故事只是人們對介之推高潔品性的一個褒獎和演繹罷了。但有意思的是,竟然因假成真,誕生了兩個節日,實在是難以預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