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我畫古裝人物畫,也有一點個人的歷史原因。

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抗日戰爭的最後4年,我的家鄉成為淪陷區,無處上學,就近找了一處私塾。第一位老師是位老秀才,教《論語》,每天一小段,只教字音,不做解釋,放學前必須背書。但我常背不出,老師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見到他避道而行。一年後,來了一位姓陳的青年老師,他教唐詩、古代散文,全用現代文法解釋,用最明白的語言講課。我好像忽然頓悟了,一下子就愛上古詩與古文。直到考進美術學院,去杭州報到上學,還專門從家中選了一大包古書帶走。從此,我與這些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就連“文革”那些年在農村參加勞動,總還是帶著它們。

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也許作為一箇中國人,見到或遇到的磨難太多了,我對古詩文中那種蒼涼悲慨的意味,不必教就能強烈地體會到:杜陵野老吞聲哭,幽州臺慷慨悲歌,蘇東坡對月起舞……朦朧中,我似乎看到他們的徘徊與嘆息。

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怎樣重新獲得生命力,也還是個難題。如果把古人畫成一個現代人,再穿上古裝,當然不算好;就是按傳統一樣去畫,也非我的本意。我想,數千年古文化厚積的中國古裝人物,應該是既有現代文化的體現,還必須要有古文化的積澱,這樣才能有中國現代氣派的古裝人物畫。

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但想象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往往是很大的,改變畫風談何容易。一個已經形成某種特定表現手法的寫實畫家,要離開自己去找另一條路,是很不容易的。有一時期,不少好友來勸我,應該我行我素、堅定不移才是畫家骨氣;也有朋友說,現成的倒不要了,人老了還要另找出路,會弄成邯鄲學步,但更多的阻力是我自己身上的習慣勢力。我能離開我自己嗎?

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我有時冥思苦想,有時在紙上亂塗,我體驗到一個熟悉某種風格的畫家,要走出自己特定的圈子,是多麼艱難。我曾畫了一幅神仙圖,題上一首詩:

直道艱難大道回,玄珠無奈逐靈臺。

葫蘆若賣通神藥,玉露金丹乞一杯。

方增先:古裝人物怎樣現代化?


實際上,我既不相信有神仙來指點迷途,也不相信有神藥能開啟靈性,這詩只能表現我無可奈何的心境。不過,我仍然相信人的能動性。只有春耕,才有秋收。即使秋獲不豐,春耕還須力行。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