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戰”九書(一):至暗時刻,世界需要團結、穩定和發展


“疫戰”九書(一):至暗時刻,世界需要團結、穩定和發展

01、重申常識:病毒是人類天敵,病毒感染和傳染是自然災害和人類災難

人們故意忘記常識的習慣之一,就是把常識妖魔化。在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百萬的至暗時刻,人類應該將主要精力用於防疫抗疫,同時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便找到應對病毒的方法及長效治理機制,而不是為了逃避風險、推卸責任和佔盡便宜,人為製造謠言聚訟紛紜、陰謀製造是非相互攻擊、有意製造混亂渾水摸魚、相機制造動亂禍國殃民。

相信中國不會這樣,希望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不要這樣,中美兩國理應攜起手來共克時艱,大家鼓起勇氣拿出大國的雄心壯志和使命擔當,帶頭並引領世界各國團結起來眾志成城聯防聯控、穩定世界經濟、發展人類生產。

“疫戰”九書(一):至暗時刻,世界需要團結、穩定和發展

02、至暗時刻,約法三章

在人類與病毒的抗爭史上,勝績有限、敗績累累,大體上以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和巨大的犧牲勉強收場。

歷史上屢遭病毒攻擊和損害的人類,面對“新冠病毒將成為歷史上最難對付病毒,困難超出人類估計”(張文宏)的嚴重形勢和困難局面,除非認知障礙和別有用心,否則不會不認同:世界需要團結、穩定和發展。

為此,建議世界各國圍繞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締結一個“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及共建共享全球防疫長效機制公約”,實現約法三章:

一、反對和避免“疫情汙名化、疫戰妖魔化”的任何政治操縱,共同遏制將“病毒及疫情”作為攻擊他國或他人手段的一切不法行為及主張。

二、在自願、平等、協商的貿易基礎上,攜手加強、鞏固、提升和維護防疫物資及民生產品的生產、供應與消費,提倡、鼓勵和欣賞國與國、組織與組織之間建立基於公益和慈善的無私援助,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主義精神及“全球一體化”的世界情懷。

三、允許並承諾以成本補償方式動用所在國國家資源、要素及市場渠道與平臺,致力於建設“人類共有、全球共享”的世界公共衛生長效防疫機制。

“疫戰”九書(一):至暗時刻,世界需要團結、穩定和發展

03、反思與作為:既然無法戰勝病毒,何不從容相處

新冠疫情或將失控,我們不能僅僅陷於被動防疫抗疫,更需要竭力質疑現實問題和用心反思現存問題,所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結合新冠病毒的“疫情”形勢及“疫戰”特點,需要質疑和反思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問題應該包括三類:一是現存文明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上是否存在著致命缺陷,二是現代化進程中是否存在著城市化、全球化與生態文明的根本障礙,三是現實世界中在國際社會起主導作用的資本倫理面對重大自然災害及人類災難時是否存在著明顯不足和文明短板?

這些問題涉及世界觀及其意識形態,關乎思想啟蒙、倫理認知、科技進步與制度創新。在此不妨提供一種歷史悠久、視域廣闊、格局宏大、志趣深遠的中華文明關懷作參考:

一、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八卦:構築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文明根基,構建了人的自然屬性、生物屬性、社會屬性、精神智能屬性及道德屬性的生態體系及思想層次。

二、民為神主及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標誌著職競由人、為仁由己、大勇浩然的人文道德起點及人格精神境界。

三、道法自然、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及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標誌著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率性而為的生命倫理及其個性園融的邏輯自洽。

四、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知行合一及敬天法地、開物成務、民胞物與、天下為公、匹夫有責:標誌著政治理念、文化品格、道德思想的文明覺醒。

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展示了形而上的繼善成性、見素抱樸、盡心知命、緣起性空與形而下的慎獨、慈孝、致中和、克己復禮、遠施周遍、義者宜也的相得益彰,表現了不言利、兼相愛交相利、貴生重己為我的互鑑交融,促成了天命靡常、天人不相勝、天人交相勝、人定勝天打成一片。

撇開這主義那主義的狹隘與侷限,僅就花樣百出的新老自由主義與變化萬端的新老保護主義之間不言而喻的違和及一百年來的種種不消停,就算教科書式的本位主義及其投機心理作祟,可不可以這麼來認識病毒:既然無法戰勝病毒,何不從容相處?譬如:不要再以貪婪和無知破壞地球生態,不要再以貪婪和無知毫無底線掠奪廣大民眾的吃飯財富,不要再以貪婪和無知作為工作的榮耀!(2020年4月2日)

“疫戰”九書(一):至暗時刻,世界需要團結、穩定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