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今天是一個特別沉重的日子,舉國哀悼!

銘記英雄,緬懷同胞。是他們用鮮肉的身軀在這個冬天替負重前行,打了一場硬仗換來了我們的平安健康,謝謝您,平凡又偉大的英雄。

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寫道:“人總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義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作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你們都是為人民的安康而犧牲,我們永遠敬重您,銘記您,謝謝您!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我很慶幸生在中國,是一箇中國人,我為你們而感到驕傲,在過去的兩個多月裡,因為新冠疫情我們失去了無數溫暖、笑容和生命,今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清明節。

今天10點,聽到汽車、火車、艦船的鳴笛聲,防空警報的拉響聲,不禁淚流滿面:我們迎來了春天,卻失去了你,我們會永遠記住這個春天,記住你,請你安息。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看到朋友更新說她七歲的兒子再讀《雷鋒的故事》時被雷鋒感動得哭了,為他的早逝感到惋惜,他說以前看只覺得雷鋒是個大好人,但沒有哭。

再長大一點再讀便多了一些感受,更深一點引起共鳴,我為那麼小的孩子能有這種感受感動,同時又感到很欣慰。

雷鋒雖然逝去很多年,但是雷鋒的故事永流傳,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因為他是人民的英雄,那些在抗疫救災中犧牲的人跟雷鋒一樣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會被我們永遠記住,傳承下去。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腦科學家大衛•伊格曼曾說過: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佈了死;


第二次,在追悼會上,人們宣佈你的個體生命逝去了,人際網絡消失了;


第三次死亡,是被活著的人遺忘了,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自然發展規律下,死亡是人的歸宿,但並不是終點,遺忘才是,而那些死去的英雄烈士和同胞將永遠被親人、被我們所記住,你們永遠不會離去,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居住—活在人們的心中。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記得之前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被感動哭的一塌糊塗,我媽總是笑話我一個成年人總喜歡看動畫還能看得淚流滿面,但其實陪同我一起看電影的媽媽也是噙滿淚水。

《尋夢環遊記》靈感來源於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拖在五彩斑斕的神秘的亡靈世界去冒險的奇妙故事。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簡單點說這就是一個標準的“鬼故事”,從陽界穿越到冥界,那裡沒有想象那麼陰森與恐怖,也沒有黑白無常,而是一個燈火通明,炫彩斑斕的世界,讓你分不清是天堂還是地獄,雖然那裡的人都是骷髏的樣子,但是一點也不覺得恐怖。

很難想象,我們故去的親人和那些逝去的英雄同胞生活在這樣一個夢幻絢爛的地方。

很多人說看這部電影時,是笑著走進影院哭著出來的,我尤其喜歡兩個細節,當太奶奶看到相框被打破,米格拿出相片時,她小聲叫了一聲“PAPA”;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當她陷入沉睡時米格用吉他彈奏《remember me》被喚醒,她滿臉的皺紋也慢慢舒展開來煥發出新的生機,隨即她不自覺地跟著米格一起歌唱,滿臉洋溢著幸福。

清明節,我們悼念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這部電影的感人之處在於生者的緬懷是對逝去的人生意義的延續,那些故去的親人朋友同胞並未真正離去,因為他們會一直被我們記得,被我們的後代記得。

Remember you,雖然你身在遠方,但一直住在我心窩,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