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满京城情思华夏丨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大家这样做……

忆满京城情思华夏丨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大家这样做……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又是一年春草绿

又是一年清明时

鸣笛、降旗

这是我们致敬英雄、缅怀烈士的方式

寄托着我们无尽的哀思和尊崇


忆满京城情思华夏丨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大家这样做……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时间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据史料记载,扫墓习俗起源于周代。唐朝之后,扫墓祭祖,便成了清明的节俗传统,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特殊时期,我们号召大家

用科学、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

来引领时代新风

为防疫工作尽自己的力量

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

清明期间出京旅行返回以后

相关的人员必须落实

居家隔离14天的相关措施要求

也提示大家

疫情还远未过去

切不可有任何麻痹的思想


“理性追思·文明祭扫”

这里有一封给东城居民的信

请您详细阅读

“理性追思·文明祭扫”

——致全区居民的一封信


东城区居民朋友们:


清明时节逢疫情,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祭扫,在此倡议我区广大居民朋友们“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少出门不聚集,尽可能选择家庭追思、网上祭奠和代为祭扫服务新方式。对确有到现场祭扫需求的居民,实行预约登记,分时限流新模式。请支持、理解祭扫服务新举措。


1、预约祭扫不聚集。请登录“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通过清明节祭扫预约登记系统和陵园电话预约祭扫。减少家庭人员聚集,祭扫同行不超过3人,按预约时间到达。推荐选择预约代为祭扫,减少出行和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染风险。


2、做好防护减风险。春寒料峭,疫情犹在。疫情防控不放松,出门必须戴口罩,到达陵园要排队,间隔一米保安全。主动出示预约码(号),接受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后入园。避免交叉感染,请提前自备祭扫用品、毛巾和鲜花。


3、听从指挥守秩序。避开高峰日高峰时段,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车辆拥堵。听从引导有序行进,自驾车有序停放。祭奠仪式从简,减少驻留时间,完成祭扫后尽快离园,共同维护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


4、身体异常不预约。外地、境外返京的居民隔离不满14天的不能预约,这是您对奋战在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服务一线全体人员的最大支持。体温检测异常者也不得入园,请您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爱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


5、防火安全要牢记。注重安全、防患未然,不在街边、路边烧纸,不乱扔烟头和垃圾,不供放不易降解和污染环境的祭扫用品。所有祭扫活动严禁燃香烛、烧纸钱、放鞭炮。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参与。


6、文明有礼树新风。勤孝敬,厚赡养,使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传承弘扬尊老孝敬文化传统。从简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倡导绿色节地生态安葬,做文明有礼东城人!


广大居民朋友们,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革除旧习俗,培树新礼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东城区社工委区民政局

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3月19日

心中有情不分远近

做好自身的防护

落实好生者的平安和健康

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


校对:张坤坤

分享周知,请点“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