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輞川山河

十八、辛夷塢

辛夷塢自古生長著數不清的辛夷花樹和黃想櫨樹。辛夷花也叫“望春花”,早春二月開花。看上去像粉紅的小燈籠,掛滿枝頭。也像芙蓉花而成為佛家崇尚的禪行八喻之一。黃櫨樹開花後其結成一串串的蝴蝶狀的耳墜,充分地彰顯出天地造化之靈氣。每當秋天來臨,紅葉滿山,如醉如痴,成為一道殷紅的火焰山。是一個神秘而恐怖的山岺區。就是這樣一座山谷卻是一千多年前的王維及其朋友們時常光顧的勝景之一。如此看來他“見獸皆相親”,“雲霞成伴侶”的散朗情懷是多麼的超逸!司馬彪曾說:“獨往任自然,不復厭世也”。王維深入山林,超然物外的禪意之心可見一斑。

下面說說他的《辛夷塢》詩。詩曰:“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裴迪和詩曰:“綠堤春草合,王孫自留玩。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

從兩位詩人的作品看,都是寫辛夷花。王詩的前兩句寫辛夷花結萼於樹枝的末端,欲開而未開時,呈顯出殷紅的顏色,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後兩句寫在寂靜無人的山谷中,辛夷花自開自落,任其逍遙,順其自然。這裡完全看不出無人觀賞而遺憾,更無因謝落而失意。截然是一副沒有喜悅,沒有悲哀的天然而又美麗的畫面。就是這瞬刻的美麗,引發出詩人心靈的振盪。他執迷與這意境,這畫面,這自然界靈異的律動,發他禪心的情感意識,理性的衝擊,終於以二十字簡約的話,寫出了一個重疊交錯,以及與詩人主體內心發生出微妙的關係的詩篇。這是六祖惠能大師所倡導的“外禪內定”的“頓悟‘"。這首詩很有可能是詩人林中坐禪的體驗。在這”“潤戶寂無人”的幽谷之中,詩人自此正化入與世隔絕的幽谷,而成了自開自落的辛夷花,其滿足和愉悅感真正成為孤獨的享受。蕭馳君在談及此詩時有一段話說得很好。他說:“塢,是周邊如屏的深凹處,在輞谷口中可謂谷中之谷。而在隔壁幽谷深處中結萼,盛開的辛夷花,也形如一個小小幽谷,小小桃花源,此處的結萼,開綻和凋謝,皆在歷史時間之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個無人幽谷既無入,亦無出,生命在此無人追鶩,只是開且落的生命本身。謝落之後化為春泥,仍在山谷。這個為圓穹籠罩,為幽谷環繞,又向圓穹和幽谷開出它圓形花苞的自在的生命,最完美地體現了詩人關於存在的生命和理想。”說的更直接一點,就是人也像花一樣,儘管生命是短暫的,但我來過,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詩人樂觀豁達的性情由此可見。而現在有些人因受過一些挫折,便心灰意冷。發牢騷,走極端,甚至做出與社會有害之事。在次不妨聽聽劉曉慶說過的一句話:“人生可以隨時開始,也還可以同樣精彩。”今天我們閱讀王維的詩,其中蘊含著很深的佛意禪理,需要我們深刻領會。但有一點須明白:“佛教是針對入心的。是在於用連類比喻提醒人的內心自省。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應處處鞭策自己,擯棄世俗乏見,為祖國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

下面再談談“辛夷花”在這首詩中的禪義。佛經中五種吉祥靈瑞的花。一曰“優曇婆羅花”;二曰:“曼陀羅花”三曰:“蓮花”;四曰“止玉蘭花”。五曰“菩提樹花”。其中“蓮花”佛教認為是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著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萼白於八種吉祥寶物,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還有“山玉蘭花”每當花開時,恰似釋迦牟尼端坐在蓮座上,這也是“山玉蘭”成為門聖之花的由來。而王維在《辛夷塢》一詩中,把辛夷花稱為“木芙蓉”意即“蓮花”。民間將辛夷花也稱“山玉蘭花”。這即是王維把“辛夷塢”作為二十景之一併加以歌詠的原由。

王維及其母親都篤信佛教。王維一生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佛教是他精神信仰和藝術創作的源泉。自然對“蓮花”及與之相似的靈物皆有深厚的情誼。這裡還有一個故事釋迦牟尼在其九十一劫前,曾以蓮花供養燃坐禪燈古佛,霎時蓮花飄散緩緩落地。釋迦牟尼供養的蓮花紛紛落在身上。燃的幽燈佛便以蓮花授記釋迦牟尼,作未來成佛記。因此釋迦佛在出世後,便是腳踩蓮花。東南西北各行九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念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何況“蓮花”有“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本性,這恰與佛教提倡的身在俗塵,超脫輪迴的理念相同。在汙濁的社會中,貪、嗔、痴、憎、惡等情緒是圍繞我們的淤泥,只有清除了這些雜障,才能還心靈以空靈,才能修成正果。谷,從佛門五花來看,這些花皆隱於壺狀凹陷的花托之中,被佛喻為難得的出世之物。也指佛法之難得。所以被王維選為禪物,禪品,以抒發禪境之情。王維正是通過書寫這一連串的小小空間,(如鹿柴、木蘭柴、竹裡館等)彰顯了他自在自足的生命意義和歸宿。

另外,在佛教教義中,蓮花”也指淨土。佛教經典中稱阿彌陀佛之西方淨土為蓮邦或蓮剎。還有毗盧遮那佛之蓮花藏世界,又稱蓮花國,故以蓮花指淨土。王維《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中有:“得世界於蓮花,記文章於貝葉:。”在《贊佛文》中又有:“包蓮花而為界,又用莊嚴。”由是,可以得出王維把輞川作為無心即樂的淨士。那一個個被他歌頌過的小小幽谷,更是淨土之淨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