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個穩定盈利的模式,你願意和別人分享嗎?

第一,到底有沒有穩定盈利的模式。答案是有的,比如說傑西利用的平臺突破法做多或者多空成為了金融市場中的一代傳奇人物;比如說巴菲特買入後長期持有讓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股神;又比如纏師用100萬十年時間讓財富增加了兩萬倍,並且在網上公開了自己的方法。等等太多的投資大師們都有自己的方法,大多散戶也在複製他們的方法,可是為什麼眾多散戶都成為了市場中的韭菜了呢?是不是大家沒有學習好投資大師的方法呢?還是大家都說了投資大師的方法後失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二,每個投資大師的性格不同,所以方法就不同。比如傑西用的是平臺突破法,而纏師用的是平臺突破後的回踩不進入平臺企穩後的確認才介入。一位是和強勢的力量同行,一位是看到強勢力量後找到最佳的參與位置,而這個參與位置基本回避了平臺突破失敗的尷尬。從這兩位大師的操作方法來看,同是順勢而為,但卻參與位置有差異,這就是所謂的不同的心理素質或者不同的文化底蘊造成的。而我們散戶參與股票呢?絕大部分人靠的是感覺,是沒有方法的,就是有了方法是不是自己的理念或者心理素質能夠達到呢?這些都是必要的條件,比如說同是30歲的人,一位就從來沒見過百萬資金的,和經常操作百萬資金的心理素質肯定是不同的。而作為散戶的大多數人自己的股票漲跌一毛錢都讓自己的情緒波動很大,就是有了投資大師的交易方法也很難在一隻股票上獲得大的利潤。

第三,應對策略上的缺憾。華爾街投資大師們的一條黃金法則是:截斷損失讓利潤奔跑。就是有了投資大師的方法,在止損這一關上散戶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除了割肉疼就是賠錢疼,疼痛的事大多散戶怎麼能做得到呢?還有讓利潤奔跑這一關,股價不是每天上漲的,在上漲中肯定會有回調。正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股票上漲也往往是比價慢的,忍耐就如鈍刀子割肉,只要是盈利時散戶往往比虧損更難以持股,這就是為什麼散戶做不到讓利潤奔跑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大多數散戶就是成功者與他分享的穩定盈利的方法,那麼他不脫胎換骨的情況下也是不可能穩定盈利的。尤其是短線交易者更是背叛了巴菲特說的那句經典的話: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看到陽線就追成了眾多散戶的死穴,於是,不專業的散戶註定是一茬一茬的韭菜了。

一個機構由於資金量比較大,進去不容易,出來更不容易,但為什麼大多數的機構卻能掙錢呢?第一,有專業人才。我們大多數散戶不專業卻在這個市場中交易,那麼專業的人不掙你的錢能掙誰的錢?第二,制度化。也就是進出是有條件的,規範了交易,而我們散戶大多是憑感覺交易的。第三,時間上就能佔據優勢。機構進出需要時間才能完成,而散戶幾乎是沒有耐心的,散戶像玩雜技的,但卻不是雜技選手,也就是沒有那個金剛鑽卻在攬著瓷器的活。嗚呼!哀哉!


如果你有一個穩定盈利的模式,你願意和別人分享嗎?

時間就是金錢,但並不是今天介入明天出局就有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