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1—

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蒋洪德

蒋洪德(1942年7月4日—2020年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湖南省长沙市,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蒋洪德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2—

神经药理学家-池志强

池志强(1924年11月16日-2020年1月7日),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

池志强于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

2020年1月7日1时43分,池志强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5岁。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3—

骨科专家-卢世壁

卢世璧,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博士学历,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4—

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

卢院士走的前一天,也就是2020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俊,也因病在昆明去世。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5—

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

方守贤(1932年10月28日—2020年1月19日),男,出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原主任。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6—

物理学家-李方华

李方华(1932年1月6日-2020年1月24日),女,生于香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物理学家、电子显微学专家,中国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0年李方华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李方华主要从事衍射物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7—

生态学家-孙儒泳

孙儒泳(1927年6月12日—2020年2月14日),浙江宁波人,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儒泳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啮齿类动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和动物生态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成绩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段正澄

段正澄(1934年6月15日-2020年2月15日),男,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9—

药学家-周同惠

周同惠(1924年11月8日—2020年2月23日),生于北京,籍贯广西桂林,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和色谱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10—

公路工程专家-沙庆林

沙庆林(1930年5月7日—2020年2月23日),江苏宜兴人,公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沙庆林于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沙庆林长期从事公路路面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与施工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11—

农业工程学家-蒋亦元

蒋亦元(1928年11月17日-2020年2月24日),男,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农业机械化专家、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蒋亦元院士一生致力于农业装备研究,长期在科研教学第一线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12—

教育家-宁津生

宁津生(1932年10月22日-2020年3月15日),出生于天津,籍贯安徽桐城,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原副主任,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主任

宁津生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工程测量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宁津生长期从事大地测量领域的研究,在大地水准面、地球重力场模型、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等方面成果显著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13—

建筑学家-李道增

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2020年3月19日),出生于上海,系李鸿章后裔 ,祖籍安徽合肥,师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道增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建筑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专精于剧场设计,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

谨以此纪念2020年逝去的13位院士


前后算下来,整整13位。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关注科学界的人来说,心情是很复杂的。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老一辈的科学家离开,新一辈的科学家迎难而上,这是科学接力棒的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