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鬥魚之爭落幕,遊戲直播進入“100%騰訊時間”?

虎牙、斗鱼之争落幕,游戏直播进入“100%腾讯时间”?

騰訊控股虎牙的靴子終於落地。

4月3日晚間,虎牙發佈公告稱,騰訊旗下全資子公司Linen Investment Limited已向虎牙和歡聚集團提交了書面通知以行使其購股期權,以約2.626億美元現金總價向歡聚購買虎牙16,523,819股B類普通股。

交易完成後,騰訊將成為虎牙最大股東,在完全稀釋的基礎上佔虎牙總投票權的50.1%,或佔虎牙總流通股投票權的50.9%。騰訊將合併虎牙的財務報表,而虎牙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且仍保持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身份。

另一方面,騰訊目前對鬥魚持股為37.2%,已經是鬥魚最大股東。此次騰訊這次控股虎牙,被外界解讀是虎牙、鬥魚兩大頭部遊戲直播平臺合併的重要一步。

而伴隨著虎牙、鬥魚之爭進入尾聲,騰訊重金投資新生代的快手、B站亦進軍遊戲直播主戰場,騰訊系目前全面掌控遊戲直播賽道,只剩左右互搏。目前來看,給戰場帶來變局的,或許只有頻頻試水遊戲直播和研發的字節跳動。

受騰訊控股虎牙的消息影響,鬥魚在4月3日美股開盤後開啟上漲模式,收盤價報7.16美元,漲9.31%,虎牙股價則微跌6%,收報15.97美元。

虎牙、鬥魚開啟話語權爭奪

騰訊控股虎牙的伏筆早就埋下。早在2018年3月8日,YY發佈公告稱,旗下虎牙直播獲得了來自騰訊的約4.616億美元B輪戰略投資。當時雙方即投明確約定,騰訊有權在2020年3月8日至2021年3月8日之間,按照屆時的市場公允價格購買虎牙的額外股份,達到50.1%投票權。

據此前媒體報道,騰訊互娛早在2019年3月時曾專門成立遊戲直播業務部,協調虎牙、鬥魚與自家企鵝電競的業務,之後內部也曾小範圍探討過虎牙和鬥魚合併的可能性。也是去年開始,虎牙管理層也開始為迎接騰訊做準備。

“2019被董榮傑看作關鍵一年”,接近虎牙的內部人士告訴時代財經,早在2019年初,虎牙CEO董榮傑曾經在小範圍內對員工表示,這可能是YY系管理團隊自主決策的最後一年,因而十分關鍵。

時代財經獲悉,2019年以來,虎牙調整組織架構,按照直播內容成立遊戲中心、娛樂中心、電競中心三大部門後,在電競板塊重點發力,此後又宣佈成立電競公司,從架構上將電競升級為公司級戰略。2019年全年,虎牙直播了超過400場第三方電競賽事,總收看次數超過20億次,較2018年增長了25%。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來看,鬥魚的優勢在端遊、電競、主機等重度遊戲領域以及遊戲品類的多元化,而虎牙的優勢在於手遊以及自身強大的創收能力。

“不論是技術、內容,還是資金實力,兩家公司都旗鼓相當、競爭激烈。”一名直播行業人士對時代財經指出,“對於雙方的大股東騰訊來說,為節約成本,合併應該是最好的結果。”

而在未來,鬥魚、虎牙皆為騰訊控股的形勢下,雙方管理團隊都需要為自己爭奪更多的話語權。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對時代財經進一步指出, “互聯網平臺合併會以一方為主導,而參考58同城、趕集,美團和大眾點評,誰的體量和估值更高,就會以誰為主。”考慮到虎牙相比鬥魚,在營收、市值均處於領先狀態,丁道師認為倘若合併,未來“會以虎牙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文提到的運營思路不同外,雙方公司也擁有完全不同風格的創始人和管理層。鬥魚創始人及CEO陳少傑是曾買下A站的創業明星。相比之下,從YY遊戲直播事業部一路成長起來的董榮傑更像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而根據此前眾多互聯網平臺的合併案例,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的創業明星或許會黯然離場。

本次控股交易完成後,騰訊向董事會增派了三名員工,進一步加強對虎牙管理層的控制。騰訊互娛集團總經理黃凌冬被任命為虎牙董事長,騰訊助理總經理程志、騰訊總經理蒲海濤和騰訊互動娛樂集團總經理許光被任命為虎牙董事。加上此前派駐擔任董事職位的鄭磊,共有4名騰訊員工進入虎牙董事會。

而今年3月24日,騰訊曾變更了派駐鬥魚董事會的員工,從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財務管理副總經理周頌,變更為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財務管理副總經理周婷。據悉,財務出身的周婷同時擔任騰訊旗下多家公司的監事。

不過,與虎牙相比,鬥魚的管理層仍未見大幅騰挪。

在前不久的鬥魚財報分析師會上,被問及騰訊可能增持虎牙,以及未來是否有可能與虎牙合併的問題時,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回應稱,二者合併的問題主要取決於大股東騰訊決策,但與騰訊增持虎牙並無關係。

“騰訊一直是鬥魚的第一大股東,持股38%,對鬥魚有很好的業務支持和資本幫助。從治理結構上看,騰訊也賦予了鬥魚管理層很強的決策權和主導權。”陳少傑說。

騰訊系大亂鬥?

然而,除了虎牙、鬥魚,新生代的短視頻網站快手和B站,均在奮力爭搶遊戲這塊大蛋糕。有意思的是,這幾大平臺之間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籤——“騰訊系”。

虎牙、鬥魚不必說,目前騰訊控股已通過旗下子公司持有B站約43759萬股Z類普通股,持股比例達到18%,已經成為B站第二大股東;而騰訊與快手也越走越近,2019年12月3日,快手被傳即將完成IPO前最後一輪30億美元融資,其中騰訊領投20億美元,持股比例或達到20%。

但是幾家公司在遊戲直播業務上短兵相接,頗有賽馬之勢。

去年12月4日,B站擊敗快手、鬥魚、虎牙等平臺,以8億元總價拍得了英雄聯盟全國總決賽中國地區三年獨家直播版權。

15日後,B站再次加碼直播業務,宣佈簽約前“鬥魚一姐”馮提莫。在B站日前發佈的2019年業績報告中,其直播和增值服務收入為5.7億元,成為除遊戲業務外第二大營收業務。

而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佈 《2019快手直播生態報告》顯示,快手直播日活用戶數突破1億,其中的快手遊戲類直播日活已經超過5100萬。報告中稱,2019年快手首次直播英雄聯盟總決賽(S9),首日在線觀看人數突破2500萬,總觀賽人數達7400萬,從數據上已經有趕超鬥魚、虎牙的趨勢。

鬥魚財報顯示,2019年Q4期內鬥魚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量為1.66億,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量為544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29.3%;而虎牙直播月均活躍用戶數達1.50億,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數達到6160萬。

在龐大的用戶體量下,快手的成績得到騰訊認可,其在今年1月拿下了王者榮耀職業賽事直播版權。

易觀分析師董振向時代財經表示,鬥魚與虎牙的核心業務之前都是以遊戲直播為主,而B站則是以二次元社區為主的垂直的平臺。目前來看,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用戶的大盤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市場競爭已經不侷限於單純的遊戲或者直播之間的競爭,而是綜合的泛娛樂直播平臺競爭。

“騰訊目前的佈局是在打造一個行業的生態,促進行業整體的融合,未來這種新型泛娛樂視頻平臺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董振指出。

騰訊作為上游內容廠商,手握絕大部分的遊戲版權和電競內容,也具備向全產業鏈滲透的能力。YY董事長李學凌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明確表示,遊戲直播行業離不開騰訊的遊戲版權資源,遲早是騰訊的主場。而騰訊的資源分配決策和戰略調整事關遊戲直播的終局。

遊戲領域“頭騰大戰”或開啟

多年來,騰訊一直在內容領域擁有至高話語權。不過,新入局的字節跳動試圖分食騰訊的蛋糕,也給騰訊這個遊戲帝國版圖增加不確定性。

早在2018年數據統計平臺AppGrowing發佈的《抖音廣告分析報告》顯示,遊戲業已經成為了在抖音廣告投放佔比最高的行業,為34.48%。

而據AppGrowing最新數據顯示,遊戲行業各大買量投放平臺中,字節跳動系產品以47.1%的手遊投放數量佔比擠開了騰訊廣告,位列第一;2019年前100名廣告支出最多的手遊當中,有63個將大部分廣告投放於今日頭條。

遊戲研發能力是目前擺在字節跳動面前的難題。為此,字節跳動已經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自研中心四地組建了超過1000人的開發團隊,進軍自研重度遊戲。

對於騰訊而言,來自字節跳動的挑戰是全方位的。為此,騰訊早在去年發起對字節跳動的內容管控,火山小視頻、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字節跳動系產品相繼被禁止直播《王者榮耀》、《穿越火線》等遊戲。

此外,此前抖音牽手羅永浩進軍電商直播,首秀雖然“翻車”,但當天超1.1億的銷售額,4800萬次圍觀,顯示了抖音強大的流量變現能力。未來字節跳動如果通過自研打通遊戲版權問題,抖音入局遊戲直播,或許也並不是難事。

“字節跳動在遊戲上的推廣和流量是佔據優勢的,現在的問題是騰訊和字節跳動在遊戲版權邊界化的問題。”董振認為,隨著騰訊進一步收緊手中的遊戲版權和電競內容直播權,字節跳動要突圍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