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之要,重在發矇啟智


大家好,我是本妙堂文化的馮堂主,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現在做的工作,本妙堂文化的宗旨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只要是正知正念正見的文化傳承我們都會去進行。所表現的形式無論是視頻以聊天、交流的模式,還是音頻、圖文講故事的形式。

中華之要,重在發矇啟智,變化氣質,涵養心性。


中華之要,重在發矇啟智


傳道有很多種途徑,傳統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五德(溫良恭儉讓);四修(自省、克己、慎獨、寬人);現在的茶道、花道、香道、傳統樂器、詩詞曲賦、中國古建築、戲劇,遊學、玩習等等,這些都是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


中華之要,重在發矇啟智


我們通過故事的形式、圖文的形式、交流的形式、音頻的形式等等方法去進行傳播,同時也會在線下開展各種活動。

授業方面,就涉及到了商業和廣告方面,在這裡就不多講了。我們現在已經在線上開展了花道和古箏古琴的課程,讓大家可以學到一技之長。

解惑就很簡單了,如果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方面有什麼疑惑,我們也會找到適合的老師來給您解惑解答。


中華之要,重在發矇啟智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句句口號,需要是一次次的行動去證明,更是要在國人的心目中,樹立正知正見。

將傳統文化簡單化,生活化,並將傳統文化最有趣卻又有豐富文化內涵的部分進行設置,便於初學者學習,並不斷地優化課程細節,這就是本妙堂文化一直在做的事情。

通過各種的形式匯聚傳統文化愛好者們,親近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傳統文化活動的豐富業餘生活,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生命。


中華之要,重在發矇啟智


那麼今天說到這裡,我就在最後講個故事:

宋朝末期,元初的時候,有一位書法名家趙孟頫,他呢,有個族兄叫趙孟堅,也是當時非常著名書法家。有這麼一天,趙孟堅得到一個非常好的拓本。很高興,就去乘船回家了。可是不幸的是,他乘坐的船在途中漏了,要沉了。於是,趙孟堅使勁舉著拓本,儘量不讓水打溼。緊急時刻,有人乘船趕來,要救他。他卻說,你暫時不要救我,先救我手上的書。

是不是愛書愛到不要命?這位趙孟堅手中拿的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的一個好拓本。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在一個書法名家的眼中,好拓本、好字帖可能比書法家的生命還重要。

這就是文化保留下來的精華,也是傳承。

這個故事是我們荊州的大書法家蔣開之老先生分享給我們的,老先生曾惋惜地說:可惜我們有很多書法精品沒有傳承下來,有的被毀了,沒毀的也有一部分被外國人用廢銅爛鐵換走了,我們沒保護好啊。

心有歡喜,就是藝術,心生歡喜,方是正道。


中華之要,重在發矇啟智


我不是一個文采很突出的人,每天的工作比較繁瑣,這裡會以視頻、音頻的形式與大家分享,而圖文上可能不會使用太多的遣詞,儘量以對話及口語化的文字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