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爱?真爱的四要素

真爱的第一个要素:恒久。

happy endings are just stories that haven't finishied yet。也就是说,爱是恒久地忍耐和磨合,一时之快,荷尔蒙的飙升,都不算是爱。没有到他陪你到老的那一刻,都不算结束。之所以说恒久,就是说,生为壮年,莫谈真爱。你不曾为一个人恒久忍耐,一直愿意为一个人付出,一直在跟另一个人保持同行的脚步,算不上真爱。中途放弃了,忍受不了了,出轨了,咱们群里很常见。同样,男人跟小三是真爱?未必,过几年,你再看他,八成,重蹈覆辙。

我们的上一辈对离婚的容忍度比较低,也让很多家庭,走到了最后。但,现代社会,对于真爱的要求,就高很多了,因为诱惑太多,太大,没有坚定的三观,超强的自律,严格的信念,很容易就走偏。后来,要么追悔莫及,要么一错再错。所以,想谈真爱,先看长远,不是一时之快,也不是几年的相处,是真的愿意跟一个人走一辈子,看一路人生风景,起伏相伴。

第二个元素,是相处的过程。

这个过程,确实,是要相互滋养的,也就是说,这段感情,不说能疗愈童年,起码能够让彼此更好。刚才讲到了磨合,其实就是建立连接的过程。每对夫妻,相识之前,都是各自成长几十年,不可能相恋之后,就能心意相通。你懂我的痛,我懂你的深沉。前期荷尔蒙撑着,真到了屎尿屁的时候,没有点智慧,撑不下去。

我们为什么要跟一个人在一起呢,其实还是要让自己内心的情绪,有人分担,我的快乐,有人懂,我的悲伤也有人懂。就好像,本来情绪充满了胸膛,但有他,似乎就稀释了一半。这就是连接感的由来。也就是,我的喜怒哀乐,你看得见,听得见。你的所有情绪,我也看得见,听得见。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你的苦闷,从而给你真正你需要的,而不是,我以为你需要的。

但很多家庭中,这个连接感,非常地弱。连接感,断了的时候,那感觉就像,你听不见我,看不见我。无论我怎样做,我理解不了你,你也理解不了我。所以,之所以为真爱,就是两个人,都在这个连接感上下功夫。真正用脚穿穿对方的鞋,再下结论。不换位思考,永远不理解对方的苦闷与烦恼。而不是,单纯地,我为你付出了多少,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什么是真爱?真爱的四要素

是,日常付出很重要,但连接未建立,关注点,价值点都会偏差。就出现了抱怨、指责,当连接感不强时,我们付出多少,对方看不见,对方付出多少,我们也看不见。就形成了,各自觉得自己委屈,各自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谁也不高兴、不被理解的局面。这种情形,是不是很多?真正站在对方角度,去共情,去理解,才能建立这个连接,而且,爱一旦流动起来,是一个正向循环。我理解你一分,他回馈两分。

人,生而孤独,有人懂自己,会热泪盈眶。这里也想到了母亲和孩子的交流。很多姐妹都有孩子,大家是否留意过孩子的情绪呢?为什么他们爱哭?为什么他们要博得关注?如果我们来到一个桌子那么高,马桶那么高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搬不动椅子,挪不动桌子,自己穿不好袜子,会不会着急?会不会有挫败感?如果我们因为拿不稳一个杯子,摔了,如果母亲还要责备,会是什么感觉?

其实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挫败感,充满了情绪,因为世界并不友好。他们可能不记得小时候的困难,但他们肯定会记得母亲的责备。但如果我们跟他们建立了连接,理解了他们的无力,理解了他们的挫败,还会责备吗?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就是,真正站在他的角度去想,他需要什么。

所谓爱,是愿意去理解对方,去思考他的所急所想。

这就到了真爱的第三个元素,是尊重,而不是改变。

给他自由的权利,给他选择的权利,也给自己选择的权利。很多人在用“应该”来要求对方,我做到的,你也一定要做到。但,人有差异性,对方无论如果做,都有这份自由,三观不符不强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剩下的,求同存异。包容,而不是去改造。影响,而不是去强迫。就像我们的国家,从来都是自信地容纳万物。强迫下,必然跟着反抗。但无底线,必然跟着放纵。所以,保持点距离的尊重,笑看他的小打小闹,过分了敲敲,过底线就扔。有人说,真爱是亲密无间,其实,真正能走得长远的爱,都是有点距离的。否则,对方就像苹果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能把你脸上的所有瑕疵都放大开来。所以,有点距离,带点滤镜,挺好。

第四,就是价值了,彼此的价值互相匹配。

谁快了,拉一把,谁慢了,推一把。始终保持价值的均衡。

我是叶安洛,帮你解决情感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