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被吐槽?奶爸:爸爸帶娃利大於弊!

相信大家也看到過不少網絡上關於"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之類的搞笑視頻或者圖片吧?有很多人都說:媽媽帶娃是一部溫情片,但爸爸帶娃可能就是一部驚悚片。讓"不靠譜"的爸爸帶娃,寶媽的心情是很複雜的,這也引起了不少寶媽的吐槽。

爸爸帶娃被吐槽?奶爸:爸爸帶娃利大於弊!

但神逗認為:爸爸帶娃是利大於弊的!

男性的思維方式更加理性的,行為也是比較大膽的,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並有很強好奇心的,當他們相處時,爸爸會跟孩子大膽嘗試各種遊戲,或者放任寶寶做一些讓我們傷腦筋的事情,比如翻箱倒櫃、翻上爬下、玩水玩車等加重家務負擔的事情。寶媽第一眼看到這些時,肯定是心態爆炸的。但神逗想說的是,不要泯滅了孩子的天性,跟爸爸一起多做這一點點家務又如何呢?

爸爸帶娃被吐槽?奶爸:爸爸帶娃利大於弊!

相反,跟寶媽在一起的孩子,媽媽會不停的阻止寶寶的很多舉動,怕寶寶磕到碰到、怕寶寶撕碎紙巾滿地都是、怕寶寶弄溼衣服不好處理等等。

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爸爸則會帶孩子踢球、爬樹、游泳、爬山、騎車等活動,而這些活動,在孩子跟寶媽一起時就會很少涉及。

爸爸帶娃被吐槽?奶爸:爸爸帶娃利大於弊!

相對來說,寶媽可能更傾向於相信網絡上一些看起來專業的早教課程,按部就班的教科書似的去跟孩子做活動。比如神逗的妻子,就在孩子出身之後,報名參加了很多網絡早教課程,神逗理解這是為孩子好,並沒有多說。最後發現,孩子根本不配合,很少按照寶媽的想法去做遊戲,反而孩子更喜歡毫無規則的瞎搞。慢慢的,課程也沒堅持下去,只是家裡多了一堆寄過來的教材垃圾。規則教育不可忽視,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會體會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有序有規則的世界的。這裡要說的是,理論依據跟現實還是有差距的。每個寶寶都是唯一的,不是機器人,可以裝同樣的操作系統。所以神逗不是很建議參加那些網絡早教課程,有條件的,多帶孩子去兒童中心會更好。當然,這是題外話。

爸爸帶娃被吐槽?奶爸:爸爸帶娃利大於弊!


雖說爸爸帶娃有一萬種不靠譜,但是對寶寶疼愛的心情和媽媽一樣的,只是他們比較大意和笨拙。神逗跟孩子媽媽都有過相同的夢境:孩子走丟了,滿世界的找。

其實當爸爸跟孩子建立起感情之後,對孩子的關心是不弱於寶媽的,這一點請寶媽們務必相信!這裡大家要了解:爸爸跟孩子建立感情,不跟寶媽一樣快,寶媽會從知道懷孕那一刻起就有母子連心的感覺,而爸爸則會相對晚一點,有很多都是跟寶寶相處多了,甚至是到孩子會叫爸爸了才會激發爸爸的憐愛之心。神逗最開始抱著新生寶寶的時候,心裡是懵逼的,心裡想的是,我要是能帶著現在的思維重新活一次多好哇……總之,感覺很陌生,直到寶寶跟我有互動之後,才慢慢的找到當父親的感覺。(不知道其他爸爸跟我是不是一樣的呢?)

爸爸帶娃被吐槽?奶爸:爸爸帶娃利大於弊!

神逗的親身體會是,寶媽帶孩子過於小心謹慎了。比如孩子想學走路的時候,寶媽會放不開手,生怕孩子摔著碰著。因為這事,神逗也被爸爸、奶奶批評過,但當他們發現寶寶能很早的走穩並且知道自己避免摔倒、碰撞之後,其實也是認可我當時的做法的。

北美卡羅乃納大學研究發現,對孩子最初的語言發育,爸爸的作用跟大。而心理學家羅斯帕克在跟蹤研究調查一些家庭之後發現,爸爸陪伴玩耍更多的孩子,身體協調性和情緒控制能力更好。

神逗在生活中,也有觀察,因為身邊不缺乏單親家庭長大的人。神逗發現,單親媽媽帶大的孩子,普遍存在一個缺點就是內向怯懦不自信,做事畏首畏尾,無魄力。而單親爸爸帶大的孩子則過於張狂散漫無自制力,缺乏責任感。


媽媽心細如髮的呵護加上爸爸粗狂如山的關愛,才是對孩子最完美的滋養。二者缺一不可,也是一加一大於二的關係。

所以,神逗認為,寶媽們應該多鼓勵並創造機會讓爸爸單獨帶娃。出現小問題也不要橫加指責,放大事實,從而打消了爸爸帶娃的積極性。

爸爸帶娃被吐槽?奶爸:爸爸帶娃利大於弊!


孩子成長難免有磕磕碰碰,只有孩子在親身感受到危險與疼痛之後,才會在心裡對某些事情產生敬畏心,人都有自我保護意識,但需要慢慢開發出來,如果寶寶一直不知道一件事情的危險性,那何談自我保護呢?總有一天,孩子要脫離父母的視線,開拓屬於自己的天地。而具有自立、自強、自理品質和能力的孩子,父母才能放心的放手。單從這一點上來講,神逗也認為:爸爸帶娃是利大於弊的!


爸爸帶娃,你放心嗎? (單選)
0人
0%
爸爸很細心,我很放心!
0人
0%
爸爸是馬大哈,不放心!
<button>投票/<button>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爸爸帶娃你們都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討論!關注神逗奶爸,每天交流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